陳云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游戲融入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探索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思維活力,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來引導學生學習掌握一些較為枯燥、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手腦協調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
一、當前小學數學中融入游戲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游戲化教學目標設計不足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對于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定位認知仍然模糊不清,對于游戲化教學與一般教學活動的區別了解不足,因而在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實施過程中,常常出現教學目標與游戲化課程設計搭配不清、教學目的不明確的現象。一些教師認為既然是將游戲融入數學教學,那么就把整個數學教學的活動設計都設計成游戲活動,從而使得游戲成為課程教學的核心,而忽視對于學生數學理論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有效引導,進而導致原有的教學目標難以達成,不利于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在將游戲融入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游戲在優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僅僅將游戲當作整個教學活動的“調味劑”,只是在教學開始或者進程中某個階段引入一兩個簡短的小游戲。這種課程設計模式僅僅能在極小的范圍內發揮游戲化教學的優勢,游戲化應用過于局限,也無法真正對于整個教學活動產生顯著效果。
(二)游戲課程安排不清,游戲與教學結合不夠緊密
在將游戲融入數學教學課程安排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存在游戲課程安排不清、游戲與教學結合不夠緊密的問題。一些教師在運用游戲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對于游戲模式和數學教學目標的有效結合缺乏思考,在教學中過于追求形式,盲目地運用大量的游戲活動,表面上是改善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吸引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欲望和熱情,但是也使得教學目標偏離了方向。同時,部分教師在開展數學游戲課程時生搬硬套,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認知能力,只是單純地機械地照搬一些教材上的游戲案例,使得游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脫離了實際的教學需要,難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探索學習欲望。
二、在小學數學中融入游戲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利用游戲,調動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能夠促進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和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不能完全理解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在此情況下,游戲教學的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游戲的教學模式能夠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還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象化,讓學生理解數學的運算邏輯,以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帶動課堂的學習氛圍變得輕松愉悅。
以小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為例,加減法知識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講屬于重點和難點。在計算五以內的加減法時,一年級的學生可能還會出現“掰手指”計算的現象。對于一些簡單的數學題目來說,“掰手指”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找出答案,但是在解答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時,“掰手指”的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出錯。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引導學生對“加法和減法”的知識進行學習,主動掌握五以內加減法的計算規則。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乘客”,通過上、下車站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2+3-4”這一題目,然后讓學生在講臺上模擬上下車。第一站上車兩個同學,第二站上車三個,第三站下車四個,最后讓學生觀察車上還剩幾人。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將數學運算具象化,把運算過程變得形象易懂。在輕松愉悅的游戲環節中幫助學生掌握加減法的運算邏輯和計算方法,掌握數學運算的知識內核。
(二)通過游戲,提高記憶效果
現階段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相對較為多樣化,因此在課堂上開展游戲教學時,也需增加其豐富性。豐富的游戲形式可以避免學生的審美疲勞,多樣化的游戲模式可以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期待,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開展不同類型的數學游戲,在契合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做到寓教于樂。
以小學“除、加、減兩步計算”教學為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運算順序有關的有趣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除、加、減兩步計算”的原則和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組同學扮演“加號”,其他同學分別扮演“減號”和“除號”,為了方便識別還可以在學生胸前粘貼符號圖片。游戲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投影工具上設置數字,擁有符號的同學對投影中的數字進行觸摸,數字就會依照學生代表的符號進行運算。代表除號的同學還可以在游戲中獲得優先選擇權,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理解并記憶加減除運算的規則,在游戲過后記住除法運算在加減法之前的這一知識點。
(三)根據游戲,判斷掌握情況
游戲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以游戲的形式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往的試卷考試形式可能會讓部分學生產生壓力,導致部分學生因為緊張而發揮失常。利用游戲的形式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下讓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更加及時地了解和把握,及時地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學生在檢測過程中也不會感到焦慮,能夠更加真實地展現學習的情況。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合應用游戲化教學手段,對于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將游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遵循游戲化教學的相關原則,明確數學游戲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實際組織設計一套科學、新穎的游戲課程,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加入游戲活動中,充分發揮游戲化課程在引導、啟發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鼓勵指引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掘游戲資源,補充教學內容,積極運用新技術,不斷創新發展數學游戲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汪廣珍.淺談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有效做法[J].學周刊,2020(16).
[2]桑霄.芻議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
[3]智良軍.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