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興運 宋曉彪
【摘要】結直腸癌屬于高發性消化道腫瘤,疾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確診時多已經進入中晚期。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早期確診疾病并進行根治性治療,是提升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的關鍵。血清腫瘤標志物是近年來臨床重點研究對象,可在惡性腫瘤鑒別診斷、病情評估以及預后評估中發揮重要效果。
【關鍵詞】血清腫瘤標志物;結直腸癌;診斷
【中圖分類號】R2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8-078-02
世界癌癥在2018年明確指出,三十六中常見惡性腫瘤中,結直腸癌發病率偏高,每年新增病例達到180萬以上,在每年新增常見惡性腫瘤病例中占10.2%,排第三位[1]。每年因結直腸癌死亡的患者有88萬,在所有因為癌癥死亡患者中占9.2%,排第二位[2]。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在全球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最近十年,受人們飲食方式與飲食結構的轉變,結直腸癌發病率日益升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有研究明確指出,結直腸癌早期確診并接受根治性治療后,5年生存率達到90%。結直腸癌晚期確診并進行對應治療后,5年生存率僅有5%-10%[3]。隨著我國對惡性腫瘤重視性的日益升高,國內積極推出各種癌癥篩查手段,并在癌癥早期檢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臨床應用比較廣泛的篩查方法有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查等等。本文主要分析腫瘤標志物在結直腸癌診斷和監測中的應用。
1·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屬于酸性糖蛋白,也是常用腫瘤標志物之一。在1965年被發現,是一種可在胚胎細胞中篩查出的致癌抗原。CEA可在多種惡性腫瘤中有異常表達現象,但在結直腸癌診斷中應用,并不具備較好的特異性[4]。若人體的CEA持續升高,且比正常人高5-10倍,則可在結直腸癌診斷中發揮較大的價值。從調查研究指出,結直腸癌患者的CEA陽性率在40%-50%,所以CEA的結直腸癌診斷敏感性并不理想。若患者處于疾病早期,CEA水平更低,甚至不會超出正常范圍。所以,CEA不適合作為結直腸癌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但隨著臨床對CEA認識的加深,臨床發現CEA水平和結直腸癌臨床分期存在直接關系。有研究學者指出,Dukes D期患者的CEA陽性率大于Dukes C期、Dukes B期、Dukes A期,達到90%以上。若患者發生轉移,CEA陽性率也會達到90%以上。但是,轉移以及Dukes D期可反映多指代結直腸癌患者進入晚期,此時確診患者的生存率十分低下。所以CEA雖然具有一定診斷價值,但整體價值并不理想。但有研究指出,在結直腸癌術后檢查中應用CEA,具有較好的效果。CEA的異常表達直接提示臨床患者存在結直腸癌復發或是轉移現象,可提醒臨床早期應對這一情況。若結直腸癌患者經治療后,CEA水平基本恢復正常,但在術后復查發現CEA水平再次升高5-6倍,則可提示預后不良,臨床醫師需警惕患者是否發生復發與轉移。
2·糖類抗原199
糖類抗原199(CA199)也是腫瘤標志物中的一種,屬于糖蛋白,可在多種惡性腫瘤組織中出現異常表達現象。但是,不同器官的CA199水平也不一樣,胰腺癌的CA199表達水平最高,所以臨床將CA199作為胰腺癌的特異性診斷指標。與胰腺癌比較,在結直腸癌診斷中應用CA199,靈敏度較低,檢出陽性率較低。但CA199依然是臨床鑒別診斷、療效評定以及預后預測中的重要腫瘤標志物。有研究明確指出,在結直腸癌鑒別診斷中應用CA199,單一檢查陽性率比較低,若聯合其他腫瘤標志物檢查,可提升檢出陽性率。結直腸癌患者的CA199檢查敏感度比較低,但CA199含量、陽性率和腫瘤臨床分期息息相關。若患者發生淋巴結轉移,CA199陽性率顯著提高。也有研究指出,CA199陽性率及水平和結直腸癌臨床分期相關,且與淋巴結轉移、腫瘤侵襲程度相關。若患者的腫瘤侵襲程度越深,發生淋巴結轉移,CA199含量越高,CA199陽性率越高。也有研究通過比對結直腸癌死亡患者與生存患者,結果顯示死亡患者的CA199陽性率顯著高于生存患者。這一結果無疑表明,在結直腸癌病情評估以及預后評估中應用CA199,具有顯著價值。
3·糖類抗原50
糖類抗原50(CA50)也是一種常用腫瘤標志物,多由各種上皮惡性細胞體液組織分泌。CA50還是單抗所識別抗原,和CA199具有一定交叉抗原性。CA50主要在胰腺癌、結直腸癌、膽囊癌以及胃癌等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病情監測中應用。有研究明確指出,在胰腺癌以及膽囊癌中應用CA50,其檢出陽性率是85%、80%;在結直腸癌中應用CA50,其檢查敏感性是59.8%,檢查特異性是93.8%。若能在結直腸癌診斷中聯合應用CEA與CA50,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可提升至81.5%、88.8%。還有研究明確指出,結直腸癌患者的CA50陽性表達情況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結轉移存在直接關系,但和結直腸癌的組織學類型無明顯關系。若能在結直腸癌患者進行病理形態學檢查的同時,同時檢查患者的CA50水平,可更客觀、理性的評估疾病惡性程度,分析疾病生物學特點,從而提升結直腸癌的檢出價值。
4·結束語
目前,結直腸癌患者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測,已經成為國內外臨床研究熱點。但是,多數研究學者認為,腫瘤標志物盡量不要單一應用,單一應用檢測陽性率往往不夠理想,檢出靈敏度與特異度往往較差。但是,結直腸癌的臨床診斷與病情評估過程中,腫瘤標志物的實際組合形式以及應用范圍,國內外尚無明確定論。臨床實際應用腫瘤標志物檢測時,應結合結直腸癌患者的疾病特點,選擇特異性標志物,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吳林峰,鄭夢夢,陳偉克,等. 伊立替康輔助FOLFOX化療方案對結直腸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及miR-200a、miR-190含量的影響[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21,29(6):299-305.
[2]葉新英,鄧云剛,章新華,等. 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對老年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質量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2):2862-2865.
[3]曹亞萍,趙國棟,劉益,等. 血漿胞裂蛋白9和多配體蛋白聚糖2前體甲基化聯合檢測與4種血清腫瘤標志物對結直腸癌診斷效果的對比性研究[J]. 中國綜合臨
[4]田赟,溫賀新,吳華濤,等. 結直腸癌患者術前血清學指標及腫瘤標志物與術后腫瘤特征的大樣本研究[J]. 徐州醫科大學學報,2021,41(2):113-118.
第一作者簡介:姓名:紀興運(1995-9) 性別:男 民族:蒙古族 籍貫:內蒙古通遼市 職稱:住院醫師 學歷:研究生在讀 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包頭臨床醫學 研究方向:普外科 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編:內蒙古包頭市 014040
第二作者簡歷:姓名:宋曉彪(1969-12)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內蒙古包頭 職稱:主任醫師 單位:包頭市中心醫院 研究方向:肝膽胃腸外科 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編:內蒙古包頭市 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