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為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在終身發展中對學習多樣化的需求”。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專科的銜接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積極探索,在中職教育和開放教育之間搭建橋梁既解決了中職學生學業晉升需要,又為開放教育拓寬了生源。但是在銜接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等核心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本文選取開放大學與中職學校合作辦學模式下中職會計專業與開放教育會計專科專業銜接課程體系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兩種不同教育層次銜接下課程體系一體化建設問題。
關鍵詞:銜接 一體化 課程體系
引言
近年來,山東開放大學積極適應市場變化需求,拓展生源渠道,與多所中職院校積極開展合作,在中職院校設立教學點進行招生并開展相關教育教學活動。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的有效銜接成為擺在學校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現狀
在合作辦學的背景下,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實現銜接的核心是課程體系的銜接。現階段銜接課程體系仍然缺乏整體的一體化設計,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兩個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界限不清晰
目前合作的中職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統一,有的以就業為目標、有的以升學為目標,有的兼顧就業和升學,同時部分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得過高,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同質化現象嚴重,中職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的不統一以及與專科階段目標的同質化造成了銜接過程中課程、內容重復等一系列問題。
(二)課程設置與崗位能力培養不匹配
無論中職學生還是開放教育專科學生,最終的目的都是就業,課程的安排必須與職業崗位能力相匹配。目前銜接下的課程體系由于缺乏足夠的市場需求分析和崗位能力分析,課程設置與崗位能力培養脫節。
(三)課程設置重復、斷裂現象同時存在
現階段,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專科的銜接仍然是粗放式的銜接,對兩個階段學生生源特點認識不足,開放教育專科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主要考慮高中生生源,其文化知識基礎扎實、專業零基礎,人才培養方案在制訂時側重專業基礎課的開設,而中職生在校期間有專業基礎,但是文化基礎薄弱,需要補充文化基礎課。兩個階段課程體系簡單疊加或粗暴的合并必然造成部分專業基礎課程設置重復,而部分文化基礎課程斷裂,不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四)教材選擇隨意缺乏統一規劃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教材的選擇必須服務于教學需要,目前兩個階段教材的選擇由任課教師自行決定,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審批程序。從而導致部分課程教材內容重復,嚴重損害了師生的教學積極性,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下課程體系的構建原則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既要兼顧學生就業和晉升的需要,又要考慮到不同渠道生源的差異性,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不能顧此失彼。
(二)堅持職業能力的提升
培養技能技術型人才是中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專科的核心目標,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必須堅持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立足崗位實際致力于學生基本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高。
(三)堅持一體化的系統設計
兩個階段教育的銜接,并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內容和功能的融通,最大化兩者的教育資源,達到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在兼顧兩所院校現有師資隊伍、課程資源、實踐實訓基地等辦學條件的基礎上堅持一個目標,分階段培養進行一體化的課程體系設計。
(四)堅持“分段培養、內容銜接、能力遞進、資源共享”的原則
所謂“分段培養”,是指在堅持一個目標的基礎上,將目標分成中職和專科兩個不同的階段來完成,從而實現學生就業和學業提升的多樣需求。“內容銜接”是指在課程設置時避免出現課程重復、空檔等現象,“能力遞進”是指在滿足學生認知特點和技能形成規律的基礎上實現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逐步提高。“資源共享”是指充分發揮山東開放大學線上優質課程資源和中職豐富實驗實訓資源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
三、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下課程體系的構建策略
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的核心是課程體系的銜接,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確定中職與開放教育專科一體化的人才培養目標
職業教育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一體化的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社會客觀需求的基礎上,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的,結合學校辦學實際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以會計專業為例,中職與開放教育會計專科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會計技能技術應用型人才,分成兩個階段來完成,其中,中職階段培養會計技能性人才,強化學生會計基本技能及基礎崗位職業能力培養,滿足會計初級崗位需求,學生能夠從事諸如收銀、出納、倉管、初級電算化等會計初級崗位。開放教育專科階段培養會計技術應用型人才,注重會計理論素養的提升以及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二)構建以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一體化的課程體系設計以會計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通過網上招聘信息、畢業生實習就業單位走訪等形式對山東省中小微企業會計崗位進行調研,匯總相關崗位需求,分解核心崗位能力,并形成相應課程。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及崗位職業能力培養規律將整個課程體系分為三個層次,中職課程為第一層次課程,按中職標準設置,以就業為目標;中職與開放教育專科銜接課程為第二層次課程,提升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為專科階段學習打下基礎。開放教育專科課程為第三層次課程,執行部分原國家開放大學專科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在具體課程進程安排時在實行中職與專科套讀。例如,部分專科基礎課程在不違背認知規律的前提下,前置到中職階段,縮短學生的學業完成時間,或與原中職課程合并實現內容的延伸、擴展。
(三)組建中職—專科聯合課程教學團隊
教師是整個教學的組織者和實踐者,中職—開放教育專科銜接下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有效實施有賴于中職—專科聯合課程教學團隊的共同努力。組建中職—專科聯合課程教學團隊,一方面加強兩所院校師資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教師走出去、引進來,促進教師師資隊伍培養。另一方面,集中各階段教師,群策群力,共同探討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評價標準、教材選用、教學方法等教學過程,并制訂完善各課程教學大綱、實施方案等教學文件,避免出現類似教學內容重復、空檔等問題,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體驗。
(四)基于PDCA理念不斷改進
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下課程體系一體化設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每學期針對課程設置、教學滿意度、教學效果等對學生、教師、用人單位開展座談調研,并結合學校辦學實際對一體化課程體系進行調整,不斷優化一體化課程體系。
綜上所述,中職和開放教育專科的銜接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實踐出真知,我們相信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中職教育與開放教育銜接定將為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所選擇。
參考文獻:
[1]勵聰英.開放教育高職與中職教育銜接的探索與實踐—以象山電大與技工學校合作項目為例[J].教育研究.2020.
[2]畢冬梅.中高職銜接“3+2”教學模式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科技經濟導刊.2020.
[3]黃林凱,曾憲寧,羅義.高職與電大開放本科學習成果縱向銜接模式應用研究—以江西廣播電視大學為例[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1
作者簡介:
陳明(1984-),女,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山東開放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開放大學科研項目“中高職課程與電大課程有效銜接實踐研究—以會計專業為例” (編號:2019Y00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