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翠波
摘要: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齡特征以及教學大綱,創設帶有趣味性、引導性的問題,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邏輯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構建初中數學互動課堂的有效性進行了探究,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動課堂;有效性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學內容更具深度,教學節奏也加快很多,使很多學生都難以適應,經常會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這樣自身的學習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問題積少成多導致學習興趣不佳,上課時難以集中精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通過課堂互動提供更多師生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就所學問題展開討論,并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對數學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互動課堂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活力、熱情似火的年紀,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新鮮感,懷揣夢想,有自己的獨特想法,這時期也是形成良好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中學生年齡尚小但是已經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并有自己獨特見解,思維跳躍性強。課堂互動是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的一個過程,在課堂上擁有“主動權”和“話語權”,能夠充分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引領下,營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學生們能夠融入其中,全身心投入保持熱情飽滿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教師采取多樣性提問環節,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共同探討,相互交流學習經驗,通過實踐操作、對知識的探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學習起來更有激情和動力。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輕松、自由、平等、愉快的學習環境,這種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緩解緊張的情緒。
二、構建初中數學互動課堂的有效性
(一)小組合作積極互動,樂于思考自主探究
分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貫穿于整合教學,不僅能夠創造課堂教學的活躍氛圍,還能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成效,教師可以將串聯后的知識點、知識框架進行傳授,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分析,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嘗試著讓自己在問題中探索,揭開數學神秘的面紗。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從表面上看知識比較零散化、碎片化,但實際上每個知識都有各自的節點,它們之間有著強大的關聯性。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遵循這一特點,尋找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善于發現、勤于思考,進行知識的融合以及歸納,將曾經所學過的知識與新學的知識進行深度整理,新舊融合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知識的新構架。
例如,在初中三年級復習《一次函數與方程、不等式》這一節知識點時,教師可將授課重點放在一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的概念定義上,讓學生深入理解這些數學概念的含義,提升他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們團結一致、齊心合力,小組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等,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扶,幫助他們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他們答疑解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傳授自己的學習經驗,并鼓勵他們,為他們加油打氣,增加其自信心。另外,在學生之間相互幫扶中,也是給予學習好的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成為“小老師”,體驗到教師的辛酸不易,從這一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成就感和喜悅感,在為學困生講授的時候也是自己對知識的不斷積累和鞏固,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這樣能夠很好構成班級的風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們你追我趕,比、趕、超的精神狀態帶動學習,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
(二)借助思維導圖教學,實現自主探究復習
課堂當中的許多案例和場景,都可以被用來當中教學資源,從而指導學生學好相關知識。教師要做的就是不斷搜尋課堂教學資源,創新基礎知識的載體和表現形式,以新穎的課堂場景指導學生學好知識。
例如,優化復習教學方法初中的數學教師復習階段,想要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復習效果,那么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復習方式,這樣才能讓學生基于自己的實際水平更好地進行復習,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理解能力。在初中階段,很大一部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喜歡使用形象化的思維去思考一些問題,所以在復習階段,數學教師就需要適當地使用一些比較直觀的元素來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教師就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獲得更好的復習效果,思維導圖比較系統化、嚴謹、結構清晰,這是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學習的習慣,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適合就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去制作思維導圖。
綜上所述,在多元化教育的今天,教育部門對課堂教學互動性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探討的一大課題。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發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問答來增加課堂趣味性,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要具備共情能力、精神共鳴,教師講授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帶動性,這樣才能達到互動問答的最佳效果,同時彰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張前進.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21(10):8-9.
[2]陳文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1(3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