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陽 唐玲玲(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現,高校被迫開始線上教學。在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截至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既包括理論課,也包括實驗課;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融合了“互聯網+”“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網絡公開課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有很大的提升。教師們開始將優秀的慕課資源通過混合式教學的模式引入課堂,實現由“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從單純的知識傳遞向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轉變。由于網絡資源異常豐富,學生容易迷失在各種各樣的信息中,所以教師搜索重要、合適的教學內容,將更高價值的知識推薦給學生是每個教育者應當承擔的職能。我校營銷教研室組織教師,對《市場營銷》課程網上的公開課資源進行了調研,了解網絡上該課程的公開課資源狀況,以便指導學生學習更有效更有價值的資源。

公開課資源指可用于大學專業課程學習的網絡學習資源綜合,包括各平臺專門設計的各課程的學習資源,如課程大綱、教學視頻、課件、學習任務安排等。本次調研大學《市場營銷》公開課資源狀況,調研了該課程公開課資源的內容、活動設計、評價等方面,對于入駐平臺數量、基本授課信息、課程播放量、課程評價度等信息進行了統計。
本次調研采取網絡調研的方式。在37個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入選的網絡課程資源平臺和技術平臺中,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公開課資源的網絡平臺有14個,具體是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網、學銀在線、優課聯盟、好大學在線、融優學堂(原北京高校優質課程研究會)、高校邦、優學院、人民網公開課、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安徽省網絡課程學習中心平臺(e會學)、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騰訊課堂。上述14個網絡課程資源平臺中,融優學堂(原北京高校優質課程研究會)、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安徽省網絡課程學習中心平臺(e會學)、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等4個網絡平臺,因為是地方性網絡平臺,覆蓋面和影響力相對較小,課程資源的參與人數平均不足千人,所以不納入本次調研范圍。騰訊課堂平臺上,課程資源基本為收費學習模式,也不納入本次調研范圍。本次調研重點關注其余的9個網絡平臺中,參與學習人數累計已超過1萬人的相關課程資源及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的分布情況。本次調研的數據截至2020年8月31日。
《市場營銷》及類似課程資源總量為38個。在38個資源中,本科院校資源24個,高職14個,累計參與學習人數超過1萬的資源數量為12個,約占總數的34%,本科院校課程資源的影響力明顯大于高職院校。在38個資源中,有5門是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在《市場營銷》課程資源的網絡平臺中,以愛課程網(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資源最為豐富和優質,其次依次是智慧樹網和學堂在線。MOOC資源因為有互動、證書等優勢,其關注度明顯高于資源分享課,由于只有在開課的時候才能學習,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資源分享課具有靈活、方便的特點。
根據《市場營銷》精品課程的特色,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課程知識體系建構類。由福州大學陳章旺主講《市場營銷學》和由四川大學左仁淑主講《市場營銷》學科體系性比較強,突出概念的講解與體系的建立,采用的教材都是營銷專業的國際經典教材《營銷管理》(
第二,大概念的揭示和意義的理解類。由昆明理工大學寧德煌、李媛媛、王來、馬琳等四位老師所授的《生活中的市場營銷學》和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杜鵬、謝志鵬、袁春平、樊帥等四位老師所授的《人人學點營銷學》,把營銷學的概念和原理融入生活,通俗易懂,有很強的趣味性。教材分別是由他們自己編著的《生活、營銷與智慧》(寧德煌主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和《市場營銷教程》(第四版)(萬后芬、杜鵬、樊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這兩門課程的累計參與學習人數分別是31526人和116236人。
第三,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升類。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楊洪濤主講《現代市場營銷素質與能力提升》,以素質和能力提升為導向設計整個課程,以學生中心,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設計了系統的活動與任務,引導學生學習,全面提高素質和能力。使用的教材是由楊洪濤編著的《市場營銷:網絡時代的超越競爭》第三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出版),該課程第1次開課時間是2017年3月,目前已完成6次開課,累計參與學習人數42941。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不僅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時也是同行老師可以參考和推薦給學生的優質資源。老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有效地選擇和組織資源,支持預期結果的實現,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即使是最好的資源,也許只能幫助我們實現一部分的預期結果,而許多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積極主動地、有創造性地重新組織,同時確定適當的基本問題、評估以及體驗活動來設計單元內容。事實上,這些問題、任務和活動通常需要教師補充課程內容或根據需要選擇性地組織內容。
前面盡管對于《市場營銷》精品課程的特色分了三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是綜合性的,任課老師應根據需要進行組合。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需要,對于有效使用《市場營銷》國家精品課程資源有如下建議:
第一,在幫助學生建構學科知識體系的時候,可以多參考第一類的課程資源。該類課程的知識架構,是根據營銷經典教材組織課程內容的,具有很好的學術性,便于學生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
第二,在涉及大概念的揭示和意義的理解時,可以多參考第二類資源。該類資源中有許多基于生活中的場景,而大概念的揭示和意義獲得在于合理利用多種資源和活動,這類課程中的資源和活動,許多是同行老師可以借鑒的寶貴資料,有很好的啟發性。
第三,當進行以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時,可以多參考第三類資源。該類課程資源的組織,是以該領域職業崗位所要完成的任務為導向設計的,有很強的教育培訓特征。無論是專業任務的設計,還是關于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與素養的描述,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另外,關于各項能力的評價標準,也有一定的參考性。
作為教育設計師的老師,不僅有責任選擇好的資源來支持目標,還要確保使用資源中設計得好的部分,使用以經典教材作為教材的課程資源來幫助學生建構體系;在大概念的基礎上圍繞基本問題和復雜的評估來組織教學并提供不同的觀點;使用資源來組織信息和提供練習,以增強關鍵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