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三觀養成的的重要時期,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需要將社會責任感樹立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出,青少年是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他們肩負著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所以要將社會責任感時刻地牢記于心,不斷為祖國、社會和人民做貢獻。社會責任感自古以來就有些非常深刻的含義,古人的社會責任感更多的體現在為國家建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而現代的社會責任感則是更多的表現在為祖國謀富興,為人民謀幸福上??偟膩碚f這種責任感的實質并沒有發生變化,不管時代如何的變遷和發展,社會責任感都有其不變內涵和使命,起到不斷地約束作用。學生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增強這種責任感,將這份責任繼承和發展下去。
關鍵詞:小學科學;社會責任感;使命;價值
學生需要從小培養社會責任感,這樣學生不管做什么事兒,都會考慮到會對社會和人民造成的影響,然后就會選擇最優的方案。在培養的過程中,也要練就學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的思想理念,讓他們能夠遵守社會中的規則,待人處事方面都要符合當下的價值觀。處于身心發展階段的小學生,他們學習知識技能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在這個階段貫徹落實學習社會責任感的這個目標,是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的。因此,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一下小學科學課堂上出現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知識,旨在幫助學生提早的接觸社會責任感的內涵,讓他們從小就能夠培養這種精神,做一個對社會國家來說有用的人,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一、以實踐促真知,幫助學生培養刻苦學習的精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實踐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成功。注重實踐教育是目前教育的重點,學生在學習完了理論知識后不能夠準確的應用,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嚴重的損失,因此實踐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的基石。讓學生多參加實踐教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靈活的運用出來,能夠靈活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夠在實踐中體會到過程的不易,培養他們的刻苦學習精神。小學階段的孩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稚嫩的,他們追求自由,追求歡樂,他們會將學習視為一種任務或者是負擔。他們的世界中還是天真無邪的,他們對生活還沒有太多的感知,只是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所以也不會特別用心的去做一件事。所以多讓他們參加實踐活動可以幫助他們了解一下學習或者是生活中的不易,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現在所處的生活之所以這么美好,是因為這是無數人創造來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通過實踐他們知道了想要獲得的東西需要為之努力,也就同樣的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同時幫助學生能夠感恩父母。學生在實踐中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學生需要與這些人相處、生活和互幫互助,這種待人處事的方式在實踐中就會自然而然的滲透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在豐富多彩的世界中生活。除此之外,學生在實踐中還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信息快速、技術全面的高質量的時代,然而這個時代的創造者正是無數聰明才智的人,他們也是通過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失敗才有了今日的成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精神,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去實踐去創造,爭取為社會的發展獻出一份力量。
例如,在學習“用雙手創造”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一種對比的方式來向學生展示一下人類生活的變化。這種呈現要從古代開始,學生可以從交通、通訊、建筑等等方面發現時代的變化,并且這種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然而這些變化是怎么樣得來的需要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學生在感嘆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的同時,也要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只要動手實踐就一定會有收獲。學生必須通過這節課學習到一些道理,任何東西從無到有都是經歷了一個不斷實踐不斷努力的過程,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如果不動手而選擇守株待兔,最終的結果必定是坐吃山空,毫無進步可言。學生需要盡快的成長,不能總生活在家長的庇護之下,而是要在苦難中磨煉,在失敗中成長。所以在學習上學生必須要養成刻苦學習的精神,不斷開發自己的大腦,不斷地思考,不斷地進步,這樣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在實踐中獲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識,努力成為未來的創造者和接班人。
二、以生活為寫照,幫助學生練就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活是現實的寫照,走進生活也就意味著走進現實。學生的世界是純真無邪的,他們認為世界是充滿美好的,充滿歡樂的,每個人都應該是開開心心的生活和學習的,他們之間不應該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然而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個人的生活也有所不同,學生需要在學習的同時走進生活,了解真實生活中點點滴滴,這樣他們才能在生活中不虛度每一天,過有意義的生活。走進生活他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比自己優秀的,也有和自己實力相當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有新生的哭啼嬰兒,有勤勞的爸爸媽媽,有為生活奔波的叔叔阿姨。每個人都為生活勞作著,他們的生活也不盡相同,同時也有著不同的煩心事兒。在學生的觀念中,最大的煩心事兒就是無止境的作業和上課,他們單純的認為上學是一種負擔,希望早一點兒長大成人。他們可能會不滿足現有的生活,希望自己生活的更加輕松美好。所以必須要讓學生接觸到一些特殊的群體,可以是一些留守兒童,亦或是一些殘疾兒童。讓學生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然后再對自己的生活做出評價。起初學生可能不會有什么感覺,因為他們突然接觸到一種全然不同的新環境,他們會有一定的好奇之心,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之后,學生就會有一些感悟。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滿足于現有的生活,還能夠明白生活的來之不易,自己的生活相較于一些不幸的人來說是多么的幸福。在懂得這些道理以后,學生也要注意觀察身邊的弱勢群體,對他們更加的尊重,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的提供幫助,時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學生只有走進生活,才能體察人間的疾苦,懂得自己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例如,在學習“用感官觀察”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這節課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一下關于“關注殘疾人”方面的活動。開展這個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正確的認識到殘疾人這群體,能夠體會到殘疾人的不易。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體會一節課閉著眼睛聽課,學生之間的互動,然后試著一天閉著眼睛吃飯,學習和活動。讓學生體會一下殘疾人的生活狀態,幫助他們認識殘疾人生活的不易,然后教會他們尊重并且理解殘疾人,并且在生活中要關注殘疾人,及時的給予他們幫助。除此之外,學生也要對其他人群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在集體生活中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舍己為人,無私奉獻。實際上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想還不甚成熟,他們難免會有一些自私的想法,因此本節課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科學知識,來幫助他們理解他人的疾苦,同時糾正自己的價值觀,練就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以偉人為標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不僅能夠指引學生前進的方向,還能夠在方方面面鼓舞學生永不放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茖W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除了因為科學學科有著非??b密的邏輯思維之外,它的實驗性是非常的強的。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持的話很容易堅持不下來。所以在學生學習階段有一定的精神支持是非常的必要的,有了偉人作為自己的標尺,學生更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約束自己的惰性,朝著榜樣的方向不斷地努力。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創造性還是非常大的,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只有有著正確的指引,學生才能有所作為。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的最鮮明的特點就在于他們都有著一些過人的長處值得學生來學習。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以其他的偉人為自己的榜樣,比如在疫情期間的白衣天使值得學生的尊重和學習。在疫情期間,他們永遠處在最危險的前線,他們冒著危險來保證全國人民的平安,其實這也可以引起學生的深思和學習。再比如處在邊疆地帶的軍人,學生同樣應該給予尊重和贊揚,他們不管嚴寒酷暑都堅守在祖國的邊疆,護全國人民的安全,為祖國的和平發展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值得學生學習的人物比比皆是,學生要學會通過日常的學習來了解這些人,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以他們為衡量標準,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價值,為祖國和人民不斷地貢獻。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優秀文明,這期間不乏英雄偉人,學生不僅要將這些偉人牢記于心,還要認真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如果在遇到類似的情景下,學生也要做出舍生取義的抉擇,這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高度體現。
例如,在學習“走進科學”這節課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展示學習科學目的,還可以通過介紹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來幫助學生對科學這門知識的向往和憧憬。學生只有有了學習的興趣以后,才能夠欣然的接受知識,有目的地去學習。本節課作為科學學習的第一節課,最重要的不是要讓學生學習到科學知識,而是讓學生先對科學這門課程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興趣,對以后的教學工作的展開就會非常的有利。所以在正式的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些偉大的科學家,聊一聊他們的先進事跡,然后讓學生做一個評價或者是表示一下自己的決心。他們在這個階段需要有一個榜樣來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而偉人總是給人一種引領的作用,在聽過偉人的事跡之后,學生也肯定會有所感悟,他們會潛移默化的被影響,在偉人的引領下他們會形成一定的價值觀,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保持理性的思考,他們在面對利益沖突的時候能夠主動放棄自己的利益來保證集體的利益,這對于學生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都有一定的意義。
總而言之,對于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絕不是紙上談兵,這才是本文提出的最鮮明的觀點之一。之所以探究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的社會責任感的知識,是為了幫助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接觸到它,而不僅僅只是從口頭上說說而已。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實踐也是幫助學生增長認知的一種方法。社會責任感不是口號而是真實的行動,只有學生從日常的小事做起的時候,才能理解其內含的真諦和文中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胡錦標.談核心素養培養與小學科學課的融合發展[J].才智,2018(08):68+70.
[2]王園.淺析綠色環保理念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4(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