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數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基礎學科,作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學科,為了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其不僅能夠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的學習當中,促成數學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的提升。就此,本文主要從情景教學法的涵義、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現狀和應用策略入手,對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情景教學;小學數學;應用現狀;策略
引言: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各項行為習慣的重要養成階段,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就不能僅僅局限于對課本知識的講授,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創設教學情景來優化課堂教學氛圍,進而促成以情提效、情景交融的教學目的,優化學生數學學習體驗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構建與自我內化,為他們在將來更好、更深入的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教學經驗,就情景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如下,以助力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高效率開展。
一、情景教學法的涵義
所謂情景教學法,就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達成某種既定的教學目標,依據課本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主題,從實際的教學需求出發,營造或者創設的與學科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場景或者教學氛圍,在優化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體驗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的新知識。將其應用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之中,能夠一改以往傳統數學教學“老師教、學生聽”的枯燥教學模式,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死板的數學知識生動化,進而改善數學在學生腦海中的形象,調動起其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的學習當中,進而在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促成學生數學知識的積累,以及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促成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其將來更深入、更系統的知識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1.情景創設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應用,我們經常會以問題的形式來引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以實現學生的主動思考與自主探究。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較深,以至于沒有很好的把握情景教學的精髓,只是在形式上進行情景創設,再加之受考試及升學壓力的影響,使其過多的重視教學進度與教學大綱要求,而容易忽視對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引領,進而使學生還是嚴格的在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進行學習,而沒有在教學情景的引領下實現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不利于學習效率的優化。
2.情景創設占用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景的創設主要是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氛圍,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由于一些教師過多的將注意力放在情景創設的趣味性上,以至于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完全沉浸于教學情景當中,沉浸于情景教學所帶來的樂趣當中,而完全忽視了對于課堂教學知識的學習,與此同時創設的情景也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雖然借助情景優化了課堂教學氛圍,學生的興致也被調動起來,但是并沒有真正達成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與實際教學目的。
3.情景創設沒有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化場景的創設也是小學數學情景教學中的一種常用模式,其能夠縮減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距離感”。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教學場景的時候,過多的追求形式上的生活化,而往往忽視學生本身,沒有從學生的真實生活中挖掘相關的數學元素,以至于出現一些學生不熟悉甚至沒有見過的生活場景,不僅不能有效解決教學指導問題,還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難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
三、情景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設生活化情景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我們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引導學生更好的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就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學生生活中與課本教學相關聯的知識點,進而在為其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的同時,引導感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從而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并且更好的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以促成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例如,在教學《乘法》這一部分時,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使學生能夠利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給學生創設這樣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老師組織班上的學生集體到動物園參觀、游覽,已知全班學生加上老師一共有46個人,動物園門票每張30元,請問一共應該付給動物園多少元大家才能都進入到動物園游玩?這一情景的創設是運用學生非常熟悉的動物園游覽情景來激發其學習與進行數學計算的興趣,使其在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既能夠鞏固課上所學,真正掌握和熟練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又能夠積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經驗,促成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創設游戲化情景
小學生雖然相對于幼兒園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成長,但是他們年齡還是比較小,還是容易被游戲活動所吸引,就此,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游戲活動,借助游戲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借助游戲來優化課堂教學氛圍,進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獲得對于數學知識的積累與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數學課的提問環節,學生都比較靦腆,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就此,我就在課上引入了“擊鼓傳花”的游戲方式,即:事先準備一個毛絨玩具,隨機交給一個學生,然后當音樂響起時讓他以一定的方向將玩具進行傳遞(左右或者是前后),當音樂停止時,玩具就不能繼續進行傳遞,停在哪個學生手里,哪個學生就要站起來回答老師一個小問題或者表演一個小節目,回答完畢后,游戲繼續,玩具繼續進行傳遞,以此類推。這樣的游戲環節設計,不僅能夠一改往日教師點名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被動狀態,還能夠優化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感受課堂學習的樂趣,進而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答題勇氣,助力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養成。
3.創設信息化情景
近年來信息技術在我國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而且其圖文并茂、音視頻結合的優點,不僅能夠給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生命力”,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還能有效轉化數學中死板、平淡的知識,在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多媒體轉化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使其不再認為數學的學習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進而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中“平移和旋轉”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初步構建空間思維,我提前為學生制作了教學課件,首先在圖片的引領下,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鐘表指針轉動、升旗、汽車方向盤轉動、推拉門……然后在視頻的提示下,引導學生用自己手邊的物品或者自己的身體感受一下“平移”和“旋轉”:書本在課桌上的移動,胳膊的旋轉……除此之外,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借助Flash動畫,在大屏幕上為學生展現出物品或者圖形平移和旋轉的軌跡,使學生能夠形象的感知其運動的方向與距離。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人機交互”功能,引導學生用語音或者手勢控制大屏幕上圖形的旋轉與平移,使其感受科技的神奇之處,進而激發起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熱情與探索激情。
4.創設實踐化情景
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很多時候不能很好的理解抽象且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就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就要有意識的借助真實的事物或者真實的場景來給予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引導學生融入實踐教學情景當中,使其能夠在具體形象的支持下促成對數學思維的拓展,進而在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成學生知識探究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例如,小學三年級《面積》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平面圖形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在探究物體形狀和大小的過程中,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并能夠比較出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給學生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圖形,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采用直觀比較的方法辨別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小?然后再引導學生用硬幣或者其他固定面積的物品度量,也可以用尺子量、用畫方塊的方法判斷兩個圖形的大小……一系列的實踐活動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對面積有初步的認識,在比一比、猜一猜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思考,以獲得思維的發散,獲得更多的解決方法。
結語: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符合新時期的數學教學改革發展觀,對學生的數學學習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既要掌握情景教學的應用策略,又要能夠科學的應用情景教學法,并根據教學需求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優化情景教學模式,進而使其能夠真正為數學教學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廖雨馨: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7,(10):83-83.
[2]宋華剛: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情景教學法探究[J].魅力中國,2017,(45):218-218.
[3]吳華林: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應用現狀、問題及構建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9):44-47.
[4]何建偉: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情景教學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淺談[J].教育,2016,(5):220-220.
[5]房燕:試論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應用現狀、問題與構建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8,(9):1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