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瓊
摘要:護林防火工作對于當前基層林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顯著保障意義,體現了護林防火工作全面融入基層林業實踐過程的必要性。護林防火工作的基本目標是精準預防森林火災,依靠森林火情預警與監測的網絡平臺來提供護林防火領域決策支撐,有效避免森林火災損失。在此前提下,基層林業管理部門必須要深刻認識護林防火工作的價值作用,結合林業防火需求來改進護林防火的工作實施模式。
關鍵詞:基層林業;護林防火;改進策略
森林火災的重要產生根源主要涉及雷電災害氣候、人為焚燒易燃物質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森林火災一旦產生,則會迅速蔓延至更大的森林區域,會造成較為明顯的基層林業損失。目前護林防火工作已得到基層林業部門的全面重視,現階段的護林防火專門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完善。護林防火工作在基層林業實踐中必須占據核心地位,林業管理部門應重視。
1.1 保護珍貴的林業生態資源
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與蔓延性,而且經常起源于某些不易察覺的易燃物質成分。同時,森林火災還可能受到雷電災害氣候的誘發影響,造成快速蔓延的森林火災效應。林業生態資源容易被森林火災燒毀,導致損失珍貴的樹種生態資源。因此為了保護珍貴的林業樹種生態資源,作為基層監管部門必須將防控火災工作納入林業監管核心工作的范圍。
1.2 降低林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損失
護林防火工作的總體實施原則就是保護珍貴林業資源,對于火災造成的林業經濟效益損失予以最大限度降低。林區的珍貴樹木品種需要經過很長的樹木生長周期,珍貴樹種如果被燒毀,那么很難迅速對其進行生態修復。因此,降低林業效益損失的最重要舉措就是消除森林火災的誘發根源因素。
1.3 增強護林防火的警惕意識
基層林業管理人員本身需要具備防火警惕意識,并且還要保證公眾都能具備上述的警惕意識,對于可能誘發森林火災的各種風險因素都要做到盡早察覺。社會公眾以及林業監管人員之間必須要密切配合,完善林區防火監管機制以及安全預警機制,警惕林業安全隱患因素。
當前時期的護林防火各項基礎工作正在全面推進,護林防火工作具有保護珍貴林業生態資源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值得受到各地林業部門的充分重視。但是從根本上講,護林防火工作仍然存在被忽視的可能性,某些地區的基層林業部門針對防火實踐領域沒有投入充足的物質資源支撐,或者由于忽略了護林防火的常規安全宣傳,導致公眾存在相對薄弱的護林防火認識。由此可判斷,護林防火工程的總體開展狀況未能達到完善程度。
護林防火的日常工作繁多而且瑣碎,客觀上要求基層林業監管責任人員對此保持認真與科學的心態,正確對待護林防火宣傳,對于各種潛在的森林火災誘發因素應當始終保持警惕。進入新時期后,護林防火工作已經被納入基層林業常規監管工作范圍,充分展現了護林防火工作在保護林業物種資源以及降低林業經濟損失層面上的重要實踐影響。
3.1 健全森林火災的信息化預警平臺
火災預警平臺具有實時監測森林火災隱患的重要實踐作用,依靠實時監測的信息化手段來控制森林火災風險,有效確保林業資源安全。在目前的情況下,基層林業部門對于智能化的森林火情預警網絡監管平臺已經能夠融入日常工作范圍,因此證實了智能化手段在預測林區火災過程中的精準性與時效性優勢。與人工收集火災安全隱患數據的傳統工作方式相比,依靠智能化的火情預警監測平臺更加有助于基層林業部門完整收集森林火災信息,創新森林火災預警平臺的運行監管模式。基層林業部門在監控森林火災安全風險的具體工作實踐中,必須要配備林區值守人員,通過查看智能化的火情預警軟件顯示數據來判斷森林火情風險,及時匯報存在較高安全風險的森林火災狀況。林區值守技術人員應當做到熟練運用智能化的火災預警監管軟件系統,增強林業安全防控與監管的意識,結合林區的空氣濕度條件、災害氣候的出現頻率以及人為誘發火災的隱患因素來綜合判斷。
3.2 完善護林防火實踐領域的基礎設施體系
護林防火系統不能缺少基礎設施平臺作為支撐,基層林業部門在預測森林火災以及開展火災防控宣傳的環節過程中,需要投入基層林業保障資金作為物質支撐,建立護林防火監管的完整網絡平臺系統。基層林業部門對于全面建成林區火災預測系統的舉措應當給予重視,完善林業監管領域的資源投入保障機制,有效支撐林區防火預警體系的順利運行。例如在監測林區的空氣濕度過程中,林業監管部門對于智能傳感器應當予以全面的安裝操作,依靠智能傳感器來實時監測林區空氣濕度與風力變化狀況。林業技術人員對于林區生態監測數據應當實施綜合性的判斷,及時察覺林區干燥氣候誘發林區火災的隱患,提醒林業管理人員采取相關的火災防控措施。
3.3 拓展護林防火常識的普及宣傳范圍
目前仍然存在社會公眾缺少護林防火安全常識的現象,公眾在缺少護林防火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森林火災的潛在隱患因素將會被擴大,不利于保持森林資源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因此,基層林業部門必須要增強教育公眾的力度,引導啟發社會公眾認真遵守護林防火的日常行為規范,自覺摒棄可能誘發森林生態資源損失的不良行為現象。基層林業部門對于林業生態監管法規應當納入林區防火宣傳的核心范圍,增強宣傳護林防火監管法規的力度,運用護林防火領域的立法規范來約束社會公眾,嚴格禁止可能引發森林火情的危險行為。近些年,基層林業部門對于網絡宣傳平臺已經能夠融入護林防火宣傳,依靠網絡平臺作為媒介來溝通社會公眾,對于公眾的護林防火行為提供正確的引導。在網絡宣傳渠道的支撐下,護林防火宣傳的成效性表現得更加顯著,公眾的森林火災自覺防控意識也得到了全面的增強。同時,網絡信息化媒介能夠幫助基層林業部門合理降低護林宣傳成本,實現護林防火宣傳的良好工作效益。例如對于林區基層群眾經常容易出現的外出烤火、吸煙、燒荒與狩獵等危險行為而言,基層林業監管人員應當耐心實施教育與引導,倡導公眾自覺愛護寶貴林業生態資源,消除林區火災的潛在隱患因素。
經分析可見,健全的護林防火預警體系以及科學的護林防火措施構成了防控森林火災的根本前提。護林防火工作屬于基層林業部門的日常工作要點,護林防火舉措的深入推進必須依靠基層林業宣傳,確保公眾能夠加深護林防火認識,增強公眾配合基層林業部門的能力。同時,基層林業部門有必要建立護林防火的網絡預警平臺,實時察覺森林火災的安全風險,做到在根本上消除森林火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