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課承擔的任務很多,不僅要讓學生認識、會讀、學會運用漢語這門語言,也就是在閱讀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體現我們的工具性,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去探究漢語的文化底蘊,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語文素養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正文:語文閱讀課堂就應該是一個不斷提升、不斷優化的過程,這樣的一個不斷提升、不斷優化就需要我們教師要立足我們的語文教材,從文本出發并不斷的鉆研,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創造性的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調動。針對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作者主要從自己平時的做法入手,簡單的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注重指導閱讀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整體的認識結構
我們認識的過程,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語文閱讀教學也不例外,也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學的第一步是讓學生去感知文章,也就是讓學生去初步閱讀我們的課文,讓學生初步了解一些字面上的意思,知道我們文章寫了什么。閱讀教學的第二步,就是引導學生去理解,讓學生在引導和思考下,在初步理解文章內在聯系下,理解我們文章的事物的寫作方式。閱讀教學的第三個階段,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和遷移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抓住重點段落及詞句去研讀,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并能夠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的說寫方面的練習將剛習得的知識轉化成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閱讀教學過程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式,也就是先讓學生去初讀文章,了解文章所寫的大意,接著就是讓學生去理解每一個部分的敘述層次和具體內容,最后一個階段,就是學生在理解各個段落的基礎上,進行全文上的一個歸納,讓學生去明確我們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如何來突出這個中心的。
例如部編版的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這一課是以兒童的視角來描寫園中的景物,在教學中,我先是讓學生自己初步去閱讀我們的文章,然后理解我們文章是按照這樣的一種條理順序:初識園子—園中往事—再寫園子,在學生初步了解我們課文的主要內容后,對于文章有一個總體的印象后,再去了解我們文章部分的細節是什么。初識園子,主要介紹了各色的昆蟲和園中的一些樹木,讓讀者感受到一些活力。接著介紹了園中的一些往事,跟著祖父一起去栽花、拔草、鏟地、種菜、澆菜的過程,自己在園中玩耍:摘黃瓜吃、追蜻蜓、去采花、捉螞蚱等等。第三個部分再寫園子,寫了太陽下的園子,非常的漂亮和健康,園中的動植物,自由而有靈性。最后,我會讓學生再重新回到文章的整體上去,再次齊讀課文,讀出作者的這種喜愛之情,思考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念念不忘呢?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一種整體的認知,這樣的閱讀教法指導,既對學生進行了一些閱讀方法上的指導和訓練,也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現了學生的這種閱讀主人公的精神。
二、加強讀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基本功就是要理解文章的字詞和句,這個也是我們閱讀教學的開始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就要注重加強對于學生這方面的指導,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和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反復的去閱讀、反復的去品評。
例如在教學《梅花魂》這一課的時候,我們通過研讀后能夠知道,作者的外祖父旅居國外多年,把梅花當成祖國的象征,深愛著梅花,也就是作者深愛著祖國和家鄉。在了解這一課的中心思想后,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讓學生去理解,文中外祖父三次流眼淚,每一次的流眼淚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自己有針對性的去閱讀相關的片段,理解外祖父每一次流淚的原因以及情感上的宣泄,通過學生的自行閱讀及與同伴的交流,變成教師引導、師生、生生間互相去啟發對方思維的過程。這樣,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也能夠讓學生在自行的解決問題中自信心得到提高,研讀課文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整合的思維語言,讓學生的思維訓練能力得到培養
我們語文閱讀教學上的“發展思維”就是我們所說的“啟發學生去想”,所謂的“發展語言”就是“引導學生去說、指導學生進行寫”,所以說,發展學生的思維語言也就是我們語文閱讀教學的歸宿。作為教師,就是要做好“啟發學生去想、引導學生去說、指導學生去寫”這樣的一個工作,這里的“想”只是基礎,而“說”和“寫”卻是“想”的一個外在的表現,也是針對于“想”的一個反饋。針對這樣的閱讀教學的核心,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思考和設計一些具有銜接性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月是故鄉明》這一課的時候,在學生閱讀文章之后,提出了一個問題:這篇文章以什么作為線索?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后,能夠很快的得出這篇文章以“月”作為線索,回憶了在故鄉時候的童年生活。接著,我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我”為什么稱故鄉的月亮為“小月亮”?在學生沒有回應之后,我接著引導:用“小”來修飾月亮,為什么呢?在課堂上引導著學生去逐步分析、推理,讓學生去改正自己課堂上盲目解答的心理和猜測,讓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推理的嚴密性得到培養。
結束語:我們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我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理解學生,以學生的視角來閱讀文章,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教學,讓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海云,《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大江周刊:論壇,2020(05);
[2]唐玉琴,《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培養策略》,《讀與寫》,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