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燕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全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要求,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并且積極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傳統的電工基礎教學中,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點,課堂氛圍相對比較枯燥無趣,學生的學習效果一般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為了將全新課程教學目標有效落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地應用導學案教學方法,通過合理的設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符合全新的教學要求,同時也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導學案”教學模式指的就是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將導學案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能力進行鍛煉,通過這種方式在師生的合作努力下,有效完成教學目標[1]。隨著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教學模式開始應用在電工基礎的教學中,主要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以及教學中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并且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編制的一種具備一定引導作用的學習模式。一個完整的導學案教學計劃,需要包含以下幾部分內容:合理的預習計劃和教學目標、學習重點以及難點、課后拓展延伸和練習。由此可見,導學案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引導,通過教師合理的課程安排和設計,為學生定做一份學習“地圖”,引導學生按照“地圖”中的要求,對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并且通過與同學、教師的合作,共同對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1.2.1 實現教材二次創作
由于“電工基礎及應用”教材中包含的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嚴謹,一些學習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一般難以理解其中包含的內容,時間長了學生就會逐漸成為班級中的落后學生。應用該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對教材進行“二次創作”,將教材變得更加立體化,取長補短,除了單純地按照教材中書面知識進行教學,導學案教學模式中還會融入一些包含多媒體視頻、動畫的課件,以及在課前預習時應用的微課等教學資源。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加強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相關知識。
1.2.2 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中,不僅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了明確,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了解接下來學習中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并且利用自主預習、合作學習,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可以保證教師對教學的側重點進行確定,通過了解學生存在疑惑的地方,確定接下來課程的重點講解內容[2]。除此之外,導學案中的習題等都是按照學生比較容易混淆,或者重點難點內容編制的,因此能夠保證學生實現舉一反三,避免學生陷入“題海”中,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能夠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點。
1.2.3 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任何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提升學習效果最好的途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擁有美好感受,逐漸形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良性循環。在導學案的幫助下,學生按照要求、步驟對知識進行探究,能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與同學、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不斷地得到全新學習思路,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能夠保證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在享受中掌握知識[3]。
電工基礎課程中包含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對其進行反復記憶和利用,才能夠真正實現知識的鞏固,學生才可以真正在遇到問題時,使用掌握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因此,課前預習是重要的學習環節,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一個敲門磚。在實施導學案教學計劃的時候,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和帶領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將提前錄制好的預習微課視頻上傳到共享平臺,使學生能夠在課前先對即將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對新知識的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并且明確接下來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其次,在課前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合理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學生在帶著問題的情況下參與課堂,就能夠產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從而更加集中地參與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效率;最后,在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合理監督,如可以預留一些預習習題,保證學生的預習真正是有效率的、能夠對今后學習產生一定幫助的。學生在做題鞏固預習成果時,能夠發現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將預習的質量反饋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強化預習效果,以此保證更加有效率地進行預習。除此之外,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還可以發現真正符合學習實際情況的重點難點知識,從而確定課堂教學中的偏重點。
有了課前預習的基礎,教師接下來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對導學案模式中教師制定的一些探究式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能夠真正在輕松的氛圍中,實現對知識點的深入探究和分析,最終更加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一定支持。在實際的教學中,首先,對于一些比較基礎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簡單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理論部分,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對于一些相對比較復雜的重點難點內容,先將這些內容變成簡單清晰的多媒體動畫演示形式,然后教師需要正確指導學生,合理地開展分組學習模式,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課堂教學,積極地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課堂氛圍。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通過真實的實驗結果,讓學生自行掌握、熟悉相關知識;最后,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觀察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適當地進行點撥,為學生的思考、探究指明方向,保證學生能夠更加準確有效地歸納結果,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學習完成后,學生必然會產生很多問題,或者是對一些知識點有疑惑、不同的想法,這時教師的“解惑”功能就要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引導,使學生自行思考,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并且在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將知識點總結、梳理,使學生能夠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有效完善。首先,答疑解惑主要是指在學生開展了課前預習、自主和討論學習的基礎上,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目標,以及在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6]。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問題,理清思路,以問題作為一個案例,將單個問題升級到探究規律,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形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其次,布置一些課后練習題是保證學生提出問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一些練習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測試。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真正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疑問的地方,并且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及時進行補充;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解決問題的思路、使用的學習方法等進行歸納和總結,并且將各種知識點梳理成線,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同時教師需要將章節中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重點提示,引起學生的重視。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客觀評價,發揮出教師在課堂中的導向作用,真正創建出高效的課堂。
“電工基礎及應用”課程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個內容,掌握好基礎知識對學生今后實踐操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背景下,積極地將導學案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合理地安排教學環節,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學習和掌握知識,真正創建出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