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鹽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江蘇鹽城 224005
在我國,隨著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旅游行業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我國地域面積廣闊,各種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自然人文景觀充滿智慧,民族特色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吸引著海內外游客。因此,在不斷加強國內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融合的過程中,旅游英語應運而生。在此基礎上,將旅游文化納入英語課程,可以對我國的旅游業做出巨大貢獻[1]。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旅游行業的需求量不斷加快,對于旅游人員造成大量的需求。在2020年末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就已經有69.98萬人,而且,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進行,中國旅游市場已經逐步地向世界敞開。因此,旅游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加,其中一些精通外語的旅游專業人員備受歡迎,旅游專業英語就應運而生。然而,就在充分地滿足對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訓需求的情況下,對于旅游英語課程教學的當下現狀卻變得不容樂觀。大部分旅游型英語課程都秉承傳統的課堂模式[2]。而且,大多數的旅游英語課程教學都缺乏文化的氣息,而這種文化又是旅游者的一個出發地和歸結點,它不但是提高旅游景觀吸引力的基礎,也是旅游行業的靈魂所在。因此,在旅游型英語課堂的教學中,缺少文化便像同一個人失去思維,這無疑是最致命的一個缺陷[3]。
旅游英語這門課程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其中包括每個與外國游客有接觸的行業。該課程不僅需要教授學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而且還需要讓學生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英語結識外國游客。因此,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服務質量是外國游客對于我國的第一印象,意義重大。所以,旅游英語課程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為主要的學習目標[4]。
為更好地培養出符合現代旅游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旅游專業人才,學生需要接受各個領域的專業培訓,在學習英語的基礎上掌握旅游行業的各個方面,其專業性需求非常強[5]。
從當前我國旅游行業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目前關于我國旅游行業的從事者平均水平相對偏低,并且具有能夠合理、準確地運用英文進行信息的傳達與講述的專業性人才則更是鳳毛麟角。因此,開設旅游英語課程是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加專業的導游人才,能夠更好地為外國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類專業人員必須對各個領域有非常廣泛的了解,并且這些知識必須用英語口頭表達。由此可見,這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需要教師不斷地幫助學生擴大相關的知識層面[6]。
旅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語言準確表達和理解旅游文化,使受過教育的游客通過語言交流了解文化內涵,滿足審美和學習的需要。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國內外旅游者首選的旅游地。隨著國內生產總值的不斷增長,國內的旅游事業也保持著蒸蒸日上的狀態,各個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十分受到外國游客的喜愛。由于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因此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不斷地加強自身英語方面的溝通技巧與知識儲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旅游英語與英語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在旅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兩方面的要求:一,學生必須明確學習的目標;二,教學內容要足夠的專業,需要充分考慮到各個旅游目的地的不同特色語言,讓學生在了解歷史和其他特色旅游文化,講解不同地區的文化地理的同時,充分掌握專業知識。旅游文化內容太多,學習難度大。教師只有掌握各個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專業能力和溝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對游客進行旅游交流,為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提供幫助。
旅游英語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語言教學,因此,國際文化交流能力、英語口語能力和旅行經驗是旅游管理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此外,旅游專業人士需要了解國內的發展狀況,包括經濟、習俗、文化和政治結構等方面。另外,旅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逐漸滲透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將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進行了解與掌握。方便學生在后續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向外國游客展示我國地域差異的文化特征,還有旅游文化的不同。只有通過對它們的整合,才能創造出具有高文化要求的路標。通過地區間的文化交流,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來中國旅游。總之,將旅游文化滲透到英語語言中,可以促進各類人才的發展,解決旅游行業人才匱乏的主要問題。
通過學習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拓寬知識層面,豐富文化內涵,并且不斷地提高自我表達與溝通的技巧。英語知識的學習是相對枯燥的,需要教師在英語語言課程中加入傳統文化,將文化底蘊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提供豐富多彩的知識背景。旅游文化包含著不同國家的人文歷史和文化特色,學生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和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習慣,可以更好地通過學習旅游英語,加強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能力。因此,英語語言教學在旅游中的文化滲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7]。
旅游英語這門課程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并且還是屬于跨領域的一種專業知識。因此,在整個教學環節中,依然存在部分問題。
教材一直以來都是保障課程有序進行的基礎,只有基礎教材足夠全面,才能更好地輔助教師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但是,目前旅游英語的課程的相關材料數據呈現著嚴重短缺的形式,無法將旅游文化與英語知識進行全面整合。并且,市面上的相關圖書沒有及時地進行更新,部分地區出版的圖書無法真實地反映出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因此,無法為學生提供詳細的旅游行業的相關知識,不能對他們掌握旅游專業技能提供幫助。為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門能夠想辦法積極為學生編訂高水平、更為合理的教材,還可以選取外文原版教材,輔佐一些資料與期刊。
現代旅游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是高素質,高專業,單純地在課堂上傳授遠不能夠滿足實際的需求,并且教學形式太過于陳舊,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各個高校中廣泛使用,但是,由于部分學校多媒體的教學設備相對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學校應該及時更新課堂教學設備,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加大對于課堂教學設備的建立和資金投入。
由于當前的旅游英語教育專業在教學中是一門新興的專業,同時也是我國各類高等院校專門開設的一門專業,講課的英語教師大多都是由以前的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師親自擔任,這部分教師雖然都具有良好的英語教育專業基礎和專業背景知識,但他們卻缺乏與旅游專業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無法向學生傳授與旅游專業相關的基本技能。并且,部分學校對于教師相關知識的技能培訓也不夠完善。為此,學校應該積極引進更加專業的教師隊伍,對已有的教師進行技能培訓,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學生的綜合素質不盡相同。對待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做到同樣的盡職盡責,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由教師作為指導,向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述,但是由于個人能力的原因,學生的接收能力與領悟能力各有不同,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較差。面對此種情況,教師應該需要按照每個學生的自身狀況,為此提供符合情況的學習計劃,并且隨著學習進度不斷進行調整[8]。
旅游文化不僅僅是當地的文化風俗,更是整個國家的歷史情懷。在現階段的旅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講述英語知識,還應該將本國的文化價值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從文化中感悟國家的變化,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另外,各個國家的文化都值得尊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保持中立,不應該持有偏見,從客觀角度出發,為學生教授旅游英語知識。其中旅游文化的包含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主要有飲食文化,傳統建筑、傳統藝術等眾多方面。在進行旅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多地融入旅游文化,例如,將我國特色的飲食文化融入其中,打開學生的交流圈子,鼓勵學生多渠道、多范圍地使用英語知識,在了解自身飲食特色的基礎上應用英語。
旅游行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將我國傳統旅游文化進行深入地學習與研究,更要注重對于外國文化的欣賞、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在教學方式上注重中西方旅游知識的融合,根據不同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使學生區分不同國家的旅游特色。教授中西旅游文化,要求教師客觀、全面地吸收不同國家旅游文化的要素,掌握旅游知識,在不歪曲歷史的情況下,向學生傳授旅游文化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自由汲取英語旅游知識。例如,當教師在課堂上介紹西方建筑特色時,可以舉例同時期中國的建筑物,讓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東西方文化特色的不同,提高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對于國內外文化的鑒賞能力。
情景課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 該課程提供各種模擬旅行的有趣活動。 在交流方面,學生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語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不同國家的旅游文化。同時,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教師可以定制多媒體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例如,在講述少數民族地區的旅游特色時,可以選取傳統節日時民族特有的歌舞進行講解,借用視頻與圖片的方式向學生詳細展現出獨有的文化底蘊,并且配備相應的英語解說,讓學生在獨有的民俗文學中加強對英語的學習。只有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創新,才能讓旅游文化滲透得更加徹底,加強學生對旅游文化的理解。
現階段,教師隊伍的素質是旅游英語教學領域跨文化教學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他們的技能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旅游英語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英語語言文化交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播英語知識,還要傳播英語語言和文化,這也是教師自身的要求。同時,由于旅游學科的特殊性,教師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旅游專業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旅游英語教師應要求專業教師在課程內容和英語課相關材料中添加旅游相關材料。同時,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改變學生對旅游英語的認識,讓學生自覺塑造英語文化[9]。
綜上所述,旅游英語作為文化教育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對于多元化知識的融合。在旅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滲透,可以更好地對外展示我國的文化底蘊。在加強各個國家文化交流的同時,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的整體發展,努力成為旅游業的先行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