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妹
(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桑澗小學 安徽 滁州 233241)
春節前后,新冠肺炎肆虐,黨中央一聲令下,全國人民在家不出門,不給政府和醫護人員添麻煩。作為人民教師,既要配合縣政府與社區的工作安排,同時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積極備戰網絡授課。從3月2日到5月5日,兩個月的網上授課,感觸頗深,現將自己的感受粗淺表達如下:
網絡教學分為兩大形式,一種是看網上教學視頻,另一種是教師自己網上授課。
1.1 網上教學視頻。網上教學視頻包括名師教學視頻和微課小視頻,這樣的教學視頻都是精心制作,質量高,講解透徹,可回放。省教育廳此次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就是請名師錄制視頻,讓學生統一觀看。
1.2 教師自己網上授課。網絡課后,很多家長學生就反應聽網絡直播課的效果不太好,這就要求教師自己通過網絡親自給學生們上課。有的老師通過學科微信群錄制短視頻講授新課,但很多老師利用釘釘群直播更加方便,而且每天有多少人在聽課,有誰沒交作業都很清楚。
2.1 優勢。
(1)空間優勢。不受場地限制,學生無須忍受車馬勞頓,學習場所不再局限于課堂,可以居家學習,特別是通過手機、電腦、平板、在網絡上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獲取的知識?!白悴怀鰬魧W遍天下”。
(2)時間優勢。網課具有快捷性和時效性,一方面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來規劃學習,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同時線上資源也可反復觀看,便于重溫。
2.2 不足。
(1)網上教學沒有面授教學的體驗好,學習效果、記憶效果都存在差異。看似個個獨立自主,但沒有“導游”,缺了老師的“導游”指引,往往會迷失的。
(2)歸宿感空虛,缺少環境而壓抑,缺少社交而孤獨,缺少監督而隨意。網上教學缺乏約束力,比較適合自學能力強、自制力較強的學生。教師主要是通過線上打卡來約束學生的學習行為。
(3)教育的本質是育人。網課教學在肢體語言、眼神交流上比不上傳統教學。在純知識的傳遞這塊,網課比較合適,但在樹德育人方面傳統教學效果更好。
網上教學能夠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但無法完全取代面對面的教育。有關專家表示,網絡教學能夠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但無法完全取代面對面的傳統教學。大體上講,教育有三個本質,分別是人的品格教育、智慧教育和社交能力教育。網絡教學無法取代面對面的傳統教學,原因就在于網絡教學無法完成對人的品格、智慧和社交能力的教育。如何促進網上教學和傳統教學高效融合,顯得至關重要。
3.1 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和使用。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信息儲存量大,傳播速度快,而教師要學會利用這些優勢,讓教學更加高效,更加科學。課堂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課后也可以把優秀的課程資源錄制下來,避免重復勞動,開展微視頻教學,開展翻轉課堂、微課堂等。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融合。
3.2 營造網絡教育環境。“思維決定出路”。首先要改變教學觀念,與時俱進。每一位教師都親身體驗線上教育,挖掘線上教育的潛能;其次要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獲取知識;最后要并建立自己班級的學習資源庫,便捷快捷獲取教學資源。
3.3 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在教師職業生涯中,培訓能讓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時俱進。“互聯網+教育”對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職業生涯和師資隊伍建設等都提出了挑戰。
3.4 吸收傳統教學優勢。傳統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融洽的優勢,彌補網絡教學中師生分離的弊端,虛擬的聯系并不能培養真實的人類情感,在實施網上教學時,應該規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在校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培養他們之間的同窗之情還可以相互激勵鞏固所學知識。
網上教學的發展依托是線下傳統教育課程內容和的整合,在保證教育內容的質量后,才要有技術上的支持和平臺上的互動。線下傳統教育為網上教學提供了知識上的資源,網上教學有了保質保量的課程,才會得到受眾們的信賴。傳統教學互動性和課堂感是網上教學無法取代的,網上教學只有滿足了受眾傳統互動交流,才會贏取真正線上平臺的互動式學習。網上教學與傳統教學融合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發現。目前,網上教學隨著新的互聯網產品的出現會提供更好的應用模式。將網上教學的優勢成功地、有效地融入線下傳統教學,不僅能提升教育教學的水平,還能讓廣大師生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結合,將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這也是時代的進步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