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萍
(康普中心完小 云南 迪慶 674604)
以往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注重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導致疏忽了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感受,長期下來學生沒有學習的成就感,也得不到教師的鼓勵,就會慢慢失去學習的興趣。鑒于此,語文教師要不吝嗇對學生的優秀表現予以夸贊,積極應用賞識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表現合理的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還要將表揚和批評結合起來,避免學生因為得意忘形而輕視學習,從而有效發揮賞識教育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較差,在看待問題和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是學生成長和進步必須要經歷的。對此,語文教師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應該予以更多的理解,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重燃學習的信心,從而有效發揮賞識教育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夜書所見》時,教師就要理解學生,從而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他們進行鼓勵。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古詩就是最好的證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古詩,請大家自己閱讀,并將古詩翻譯成白話文吧。”學生聽我講完之后開始閱讀古詩,并結合注釋進行翻譯,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完成了閱讀和翻譯,并交由我檢查。然后我首先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接著將他們中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引導和指正,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鼓勵他們要再接再厲,重新燃起學生學習的信心。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指正,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之后予以鼓勵,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充分發揮了賞識教育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仍然堅持唯成績論的教學方法,導致許多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行,從而喪失了學習動力。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堅持賞識教育的教學方法,積極發現學生們身上的閃光點,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地學習語文知識。
如在每個學期期末,筆者會給班級上的學生們頒發語文獎狀,在設計獎狀時,筆者并沒有僅僅為班級上語文考試成績排前幾名的學生設計獎狀,而是綜合考慮到班級上每位學生在本學期的表現情況,設計了多種多樣的獎狀:有的學生雖然考試成績不突出,但是他的語文作文寫作水平非常好,于是筆者會為他設計最佳寫作獎的獎狀;有的學生雖然在本學期期末語文考試中成績排中等水平,但是與以往的考試成績相比,他的進步非常大,因此筆者會為他設計了進步獎的獎……筆者設計的獎狀多種多樣,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并使他們繼續發揚自己的優秀品質,提升學習語文的動力。
在素質教育的發展中,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業改評環節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學生作業情況進行及時的修改和評價,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而賞識教育與作業改評環節進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將其作用事半功倍的發揮。因此,在進行作業評語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用鼓勵性的詞句,例如,在改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見字如面,十分靈動,若是內容再豐富一點就更完美了!或是,這次作業完成的很棒,下次一定要再接再厲哦。”但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進行評語的過程中,要避免評語的重復,需要真實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以及特殊性,才可以讓評語在賞識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成為學生成績進步的催化劑,不斷要求自己的同時,產生和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尺度,賞識教育的教學也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的夸贊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較低,如果一直受到表揚,很容易會得意忘形。鑒于此,在現代化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在遇到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應該將賞識和批評結合,注意夸贊的限度,既能讓學生明白自己錯在哪里,還不至于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同時,適當的批評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有效發揮了賞識教育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要把握好賞識教育的尺度,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有很多美麗的風景,今天我們來跟著課文了解一下西沙群島吧。請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找出這篇課文的寫作結構。”學生聽了我要求之后開始閱讀教材,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雖然完成了閱讀,但是卻沒有總結出文章的寫作結構,我對學生提出批評,但是點到為止,最后還引導他們找出了寫作結構,并以了適當鼓勵。
綜上所述,賞識不僅是一種激勵,更是情感上的共鳴和理解。對于小學素質教育來說,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并尊重其自身的發展價值和發展規律,不僅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手段,更是現代化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發展途徑。因此,只有教師真正尊重和賞識學生,才可以促進學生在未來的全面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