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43)
體育學院健美操課程的開展是為了加強學生技能學習,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由于大多數教師一直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和評價模式,課堂教學主體顛倒,教師一講到底,使得健美操教學缺乏應有的溫度、活力和效率,學生對健美操傳統教學不感興趣[1-2]。因此,經過課程組教師團隊在教學的反復實踐,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課堂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這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可解決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課堂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問題。
健美操“課程思政”課程教學模式倡導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并將課程內容結合思政教育理念,使學生具有必備的健美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結合技能特點融入思政教學內容,掌握從事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時使思政教學貫穿在每節課中,具備適應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第一線崗位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與思想品質,為學生指導體育鍛煉與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關注學生素質,關注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與正確價值觀的樹立[3]。
使學生了解健美操“課程思政”的課程價值,對健美操的課程內容產生興趣,對音樂的內容有一定了解,增強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根據健美操“課程思政”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思想積極參與性,教師在指導動作的同時給學生講解健美操“課程思政”深層含義,使學生邊學技術邊提升愛國思想,提高教學質量。
這是執行健美操“課程思政”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前提,也是在健美操“課程思政”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導學案”主要涵蓋的內容包括健美操“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教學過程設計環節、課堂互動、學生評分、教學反思。“教學過程設計環節”是健美操“課程思政”導學案的重點,優秀、全面的“導學案”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課程學習目標與內容,使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健美操技能的重難點,既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根據健美操“課程思政”課程特點、教學內容的特色,課程設計了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學情的若干活動。活動設計要有可行性,活動形式應多樣化,如問題探究、合作創編、小組合作、成果展示等,一般以問題探究和合作實踐為主要形式[4]。
3.2.1 合理分組
結合班級具體情況和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水平、學習能力等,以6~8人為一個小組,并選擇優秀的組長作為小組核心人員,小組后期開展活動時組長可以給予幫助。
3.2.2 推選核心人員
核心人員是健美操“課程思政”課程小組的關鍵人員,是健美操教師的小助手。組建健美操創編小組,每組推選1~2名技術能力強、創新能力強、有號召力的學生,能將技術動作教授給組員,能在小組練習時協助教師指導學生,并在教學展示環節中,能有效指導組員展示學習效果,在創編環節中,能有效組織學生展示小組的成果。
3.2.3 確定小組的組名與組訓
核心人員組織大家,在組員的積極參與中,集思廣益確定健美操小組的組名與組訓,讓學習小組更加有凝聚力,組名應體現小組人員的特點,組名積極向上,能讓學生在小組的成員展示環節中凸顯小組的團隊精神與健美操“課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核心人員擔任小組長,在展示成果時讓組員一起大聲喊出凸顯健美操“課程思政”的組訓,提高學習活動小組在課程學習展示中亮點。
教學環節中技術動作的學習是“課堂導學”模式教學的主體和重點。根據“導學案”中設計的“課堂技術學習”,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教學,其健美操“課程思政”教學流程如下。
教師流程:教師課前錄制健美操微視頻,課中指導學生分組,檢查預習效果,教授動作并觀察指導,糾正更改,引導評價,點評提升。
學生流程:學生課前觀看健美操微視頻,課中學生分組,確定小組與分工,明確目標任務,跟學與對學,群學合作創編與實踐,成果展示,自我完善。
在授課前教師提前將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中的課程內容創編完成并錄制成分解教學微視頻,通過學習平臺讓學生提前預習,在教學中檢查預習效果,應用微信平臺進行“翻轉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根據“導學案”提供的活動方案,跟著教師的分解動作進行學習,完成相應的階段性學習技術的任務。
學生在獨學環節未熟悉的技術動作,由學生自行結對反復練習,形成同伴互學。
“獨學”和“對學”完成后仍未解決的技術動作作為小組共同的問題,由各小組組長組織學習技術,練習不熟悉的技術動作,形成“群學”局面[5]。小組中核心人員教授組員使用“傳教法”,可以使核心人員在教授組員技術的同時提升其教學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增強學習小組的團結向心力與凝聚力。
經過各小組合作練習,提升學生的合作、協作能力,各小組集體展示健美操“課程思政”學習的成果。將技術動作與隊形、音樂內容、造型創編等進行展示,在各組進行展示的同時,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展示環節中,引導學生文明觀看,學會分享與鼓勵,教師呼吁其他小組為展示小組鼓掌加油。
針對健美操“課程思政”的學習成果,進行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點評等,提高技術動作要領。經過教師指導與組間學習,學生完善創編隊形,掌握技術動作,熟練配合音樂完成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的成套動作[6]。
邀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小學體育教研主任、體育教研中心專家及課程組教師,結合學校、俱樂部等就業單位工作的實際要求,對完成需要教學任務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做出詳細描述,同時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的規律,開發健美操課程的教學模式。
將實際教學內容的設置與崗位職業素養相結合,突出應用性、實踐性。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中國人的宣言健身操舞》與《京劇健身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政內容融入課程,提倡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翻轉課堂”采用的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探究性學習方式。“實踐教學”模式遵循“教師引導,學生實踐,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原則,注重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課堂體驗教師與教練員的角色進行實踐教學,練習多種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實踐教學能力與創新能力,通過微信平臺使學生打卡身體素質練習,積極參與健康中國行,在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同時,培養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與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提升學生的成功感與責任感。
注重評價方法的多樣化,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評分標準細致明確,具體如下。90~100分:能熟練掌握動作套路,動作美觀,有力度,幅度大,樂感好,有充分的表現力,效果好,允許有1~2個小動作的輕微失誤。80~89分:能熟練掌握動作套路,動作美觀,但力度稍差,樂感好,表現力稍差,允許有3~4個動作失誤。70~79分:能熟練掌握健美操動作,動作美觀性稍差,力度一般,樂感好,表現力一般,允許有4~5個動作失誤。60~69分:能熟練掌握健美操套路,動作的美觀性合理度較差,樂感較差,小動作失誤在6個以內。60分以下:不能獨立掌握健美操動作,動作不協調,姿態不規范,動作與音樂不一致。
健美操“課程思政”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對于健美操課程發展來看,充分挖掘課程的育德功能,不斷優化課程建設。從健美操“課程思政”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來看,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健美操“課程思政”教學中實現高效改革典型案例形成。
健美操“課程思政”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形成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五步二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典型案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實踐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教師團隊徹底轉變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摒棄一講到底的陳舊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提高教學質量。
綜上研究,體育學院健美操“課程思政”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學校、俱樂部等就業單位工作的實際要求,對完成需要教學任務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做到高效培養,同時結合思政教學內容,遵循學生自身發展的規律,按照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的課程標準,將具體教學標準與思政內容相結合,提升健美操“課程思政”示范課的德育價值,為課程思政改革教學模式指明了方向,實現了“育體”與“育人”的有機融合,提高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