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菊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畢節六小 貴州 畢節 551700)
1.1 我國現在大部分實行的主要是大班額教學,課堂上老師需要照顧到的學生太多。導致一些合作學習的活動無法開展,這一學習模式的推廣有難度。
1.2 小學生的注意力、自控力都不夠穩定,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此方法需要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出來,因為這是實踐與推行素質教育政策的必然選擇。
1.3 隨著合作學習模式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開始使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在開展合作教學時,存在分組不合理的問題。在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學生合作學習積極性也存在極大差異。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是合作學習的關鍵,很多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表現出不友好的情況,影響了最終教學成果的展現。
2.1 合作學習對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合作學習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望,以及喚醒或者增強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行為,讓學生對學習小學語文的熱情越來越高,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另外,小學生采取合作學習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增進學生之間的同學情誼,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營造出和諧、融洽的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氛圍,取得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2.2 合作學習對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規范地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教師指導學生使用一些討論、陳述觀點和評價等方法,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對于一些事情有自身獨特的看法,對學生的思想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促進構建和諧、積極向上的小學班級學習氛圍,形成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促進學習以及提高自身小學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良好班級風氣。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就談論式學習方式而言,促進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其中包含了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等形式,促進小學生形成完善的語文知識結構,使得小學生能夠自行發現語文學習能力,并且能夠獨立自主地解決語文學習問題,具備一定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1 創新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緊密相連。教育是針對學生進行的,需要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好奇心的萌發,這才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尤為重要。
3.2 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保證教學成果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只有如此才能夠使學生學有所成。對此,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來教授小學語文閱讀時,這就需要通過營造令學生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之間交流溝通,并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經驗的分享,讓學生對語文產生強烈的興趣。借助這種方式既能夠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3.3 教師適度參與,給予學生適當指導。小學生尚處于思維成型期,還不具備完善的思維體系,如果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完全依靠學生進行內容討論,這樣即便討論方向和內容出現偏差學生也無法意識到。這就需要教師能在其中適度參與,并對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恰當的引導,只有如此才能保障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3.4 科學的建立分組。科學的建立分組有利于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一般一個組4到8人,分組可以由老師分配,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分配,同時,小組的名字可由小組成員自己決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1 進行較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設計。合作學習方式并非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提前做好課程內容的設計,選取合適的語文教學內容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同時還要兼顧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結構等實際情況進行,如可以通過小組相互檢查的方式進行生字生詞的識記以及古詩詞的背誦,或通過角色扮演朗誦的形式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一篇課文的演繹。
4.2 激發小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才能在教學實踐中使得合作學習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小學生有興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能在過程中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和語言表達,并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快樂,這使得小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進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小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促進小學生語言文字應用的能力和交際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其作用已經日益凸顯。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利用合作學習模式,科學規范地開展合作學習,并發揮自身的組織者、引導者作用,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掌握知識,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著力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應試成績,將合作學習的作用進一步放大,保障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