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娟
1+X證書制度是2019年年初由國務院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1+X證書制度中,“1”指的是學生的學歷證書,而“X”指的是多個與職業技能相關的證書。“1”是學生受教育的體現,而“X”是學生的專業能力證明。在高職教育教學中,應該將學生的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進行結合,從而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融合,為社會培養出實用型人才。而物流專業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必須重視學業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結合,從而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
1+X證書制度是高職院校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相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中的“1”是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認可,而“X”是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的認可,這兩種證書疊加在一起才能夠展現出學生的真實水平,更容易被社會認可,對日后就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兩種證書互相補充,互相證明,從而實現高職院校培養的目標。職業院校開設的課程基本都是以實踐性課程為主,通過1+X證書制度的創新,能夠真正地將學校教學與社會就業相結合,從而使得學生的實踐學習貫穿于理論學習中間,是學生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前提保證[1]。
在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運用1+X證書制度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有利于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創新。首先是教學目標的創新,很多高等院校在進行學校教學時,理論性教學比較多,很多理論知識也過于陳舊,經常不能夠很好地應用于現實工作之中,從而造成學校教育與社會脫節,不利于學生的就業發展。而1+X證書制度要求培養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全面性人才,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在教學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創新,將學生的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實現學生學習情況的證明,又可以讓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實踐應用能力,有利于學校學習與社會就業的接軌。而學生取得的專業證書都是獲得社會認可的職業證書,是學生實踐能力的最佳體現。
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在進行相關等級證書培訓的過程中,應該針對專業術語和專業能力要求來進行學生的實訓和考核,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專業人才技能的培養。物流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有關物流的倉儲、運輸、配送、信息處理、物流系統的使用和維護、市場開發、客戶服務等多種專業技能,通過1+X證書制度的職業教學,能夠讓學生具有多種專業技能,為學生的日后就業提高了很大的競爭能力。除此之外,1+X證書制度還注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理論是學生實踐的基礎,實踐是學生理論的檢驗,將二者相融合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物流專業技能,提升職業院校教學質量。
通過1+X證書制度的應用,有利于快速實現產教融合。產教融合指的是在院校教育的過程中,以學生的就業為最根本的目標對學生進行培養,進行校企合作,從而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物流專業素養。學校在教學課程的設置、教學標準的設定以及教學實踐項目的設計等方面應該與實際應用進行對接,從而實現學校教師進企業學習,有利于打造“雙師型”教學隊伍。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企業實訓,從而有助于快速實現產教融合,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
現階段職業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主要是通過全日制的形式進行相關課程的開設,包括一些公共基礎課程以及專業課程。專業課程中還可以分為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而理論課程的教育實踐比較多,實訓課程主要是畢業實習,然后實現就業。對于學生的學歷要求,只要學生在校期間能夠修滿153學分就能夠取得畢業證書,為其學歷提供證明。而物流專業的就業方向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有的就業直接面向一些商業企業的物流部門,也有的可以就職于一線的管理崗位,從而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包括與物流專業相關的采購、生產、運輸、銷售、倉儲等多種技能。但當前的高職院校沒有達到教學要求,普遍過于注重學生的專業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聯系不夠。很多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問題,學校的理論課程無法被應用于實踐,從而導致“讀書無用論”的產生,讓學生的家長對學校教育失去了信心[2]。
1+X證書制度要求學校教育應該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系統操作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實現“育、訓、評”三位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其中的“育”指的是理論課程教學,而“訓”指的是專業實訓教學,“評”指的是課程評價,通過三者相結合,從而實現1+X證書制度下的職業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
在進行物流專業理論教學時,應該針對于企業實踐要求進行課程改革,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將原有的物流專業課程進行一定的調試,從而制定出符合崗位要求的相關課程,有利于實現學生的理論課程學習。對于一些傳統的理論教材,我們可以將其優化為符合實際應用的教學課程。比如對于課程“物流服務營銷供應鏈管理采購管理實務”可以轉變為“物流市場的開發與客戶管理”,針對于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客戶的開發計劃和實施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學會物流項目的投標工作,面對客戶的投訴應該如何處理等。而“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系統規劃”可以設置課程為具體的實踐內容,包括倉儲作業管理、倉儲布局、庫存控制等。而“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可以優化為配載與配送路線的優化,還需要學生學習配送作業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專業課程“物流成本管理”可以優化為核算物流成本,并且讓學生掌握控制物流成本的技能,認知物流績效指標,準確分析物流績效等。對于“物流信息技術”“物流系統規劃”課程可以優化為智能化倉儲系統管理等。總之,就是將原有的比較大塊的理論課程改變為與崗位需求相關的具體技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有利于實現學校與實際崗位的對接。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創新,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比如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形式進行教學,實現現代化教育。
在1+X證書制度下,應該有效實現校企合作,從而不斷將學校的實訓內容與崗位應用相接軌。通過實訓教學能夠將物流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并且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考取相關的“X”證書,為日后的就業提供實力證明。在實訓的過程中,學生應該掌握多種實際操作,比如倉儲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操作液壓搬運車、物流作業設計等,從而不斷實現學生專業技術的提升。為了提高學生實訓的有效性,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集中時間進行強化訓練,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市場模擬訓練,模擬運輸路線的設計、產品的競標等,從而增加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利于促進學生實訓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一些實踐操作的專業技能,比如對裝卸車的使用,學校可以引進當下物流企業使用的各種類型的裝卸車,從而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訓練。學校還可以與周邊企業進行有效合作,使得學生能夠在物流企業進行實習,在實踐工作中去磨煉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成長[3]。
1+X證書制度中對教學評價環節非常重視,只有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才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審視,從而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知。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制定合理的考核評價制度。我們可以根據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考核來實現對學生專業能力的認可。
1+X證書制度下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教育優勢,不但能夠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創新,還能夠有效提高專業物流人才的理論與實踐技能,實現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為學生的日后就業奠定了基礎。為了有效實現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進行結合,同時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而實現1+X證書制度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