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浩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明顯的制度優勢以及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為應對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調動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阻止疫情的蔓延。中央和地方各級機關綜合研判、審時度勢,集中社會各界力量,迅速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各地基層組織堅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秉持科學防控和依法防控并舉的原則,全身心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截至目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對世界防疫事業做出的貢獻,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關注和贊譽。這次疫情防控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能夠深刻體現,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探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部署和指揮疫情防控的過程中提出要“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群眾路線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永葆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群眾路線,就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原理,系統運用于黨的全部活動中,從而形成黨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正確對待人民群眾的根本立場和觀點,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1]。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只有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堅持走群眾路線才能贏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積極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群防群控、群策群力,以黨的群眾路線為指導,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力量來阻止疫情快速蔓延。通過廣泛的社會動員,國家集結全國各地醫療物資與醫務人員前往武漢支援,派出軍隊力量馳援湖北,這些前往湖北支援的醫務工作者、人民子弟兵還有參與整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工作人員,他們放棄春節與家人歡聚的時光,不辭辛苦,主動請纓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為了確保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如期完工,那些奮戰在建筑工地的建筑工程師與工人們通宵達旦、努力奮戰,只為在抗爭疫情的過程中贏得更多寶貴的時間。除湖北省以外,全國各地奮戰在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他們用行動組建起了一條抗擊疫情的人民防線,從黨員到群眾大家勁往一處使,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居家隔離,嚴防死守,使得群眾路線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力量,14億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深刻體現出人民戰“疫”的磅礴偉力。
針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通過迅速決策部署,使全國上下統一領導指揮、統一協調調度,集結全國各地力量,動員四面八方人員,在黨中央統一部署下,下好同一盤棋,將全體中華兒女擰成一股繩,凝聚成一股排山倒海的雄壯之力。在疫情暴發前的關鍵時期,黨中央迅速決策,立即作出“封城”決定,堅決阻斷疫情向全國蔓延。之后解放軍醫護人員迅速馳援武漢,來自全國各地四萬兩千多名醫務人員、一百八十多個醫療團隊陸續抵達湖北。同時號召動員各方力量組織建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加緊對各方艙醫院的改造,從疫情開始階段的“人等床”到實現“床等人”。這些例子生動體現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疫情期間,群防群控體系的確立、應急物資的順利運送、人民生活的平穩有序,都離不開全國一盤棋的決策部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分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形成了今天各方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局面。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的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級政府和組織以“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為原則,嚴格貫徹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措施,堅決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的管理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為人民生命安全,作出“封城”的決定,全國各地也紛紛關閉公共場所,不惜一切代價與疫情斗爭。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不斷推進,黨中央和各級政府仍然毫不動搖地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做到常態化疫情防控,為投入復工復產的企業和人民提供最安全的保障。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深入基層調研情況,及時解決和發現人民群眾的問題,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積極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我們也能看到在這次的疫情防控攻堅戰中,有很多基層黨員和組織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勇于沖向一線,成為擋在疫情和人民之間的牢固防線,深刻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原則,每一個中華兒女在此次抗擊疫情狙擊戰中都能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溫暖的一面,人民利益至上是其根本價值取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疫情在三個月之內就能得以有效控制,這離不開黨的堅強有力領導,我們至此獲得的所有成果都是對這一命題的最鮮明注釋。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司其職,一盤棋大局分明。”[2]自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謀大局、把方向、定政策,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整個疫情防控的工作過程,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保障。在疫情暴發后,黨中央立即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的地區派出指導組,地方各級黨委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主要領導干部堅守崗位,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團結一心、科學防控,堅決阻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3]。基層黨組和社區居委會通過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彰顯人民群眾力量。在文化傳播方面,中宣部統一調度,根據實際情況,將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轉變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同步完善新聞發布機制。黨中央對疫情防控的這一系列頂層設計,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了指引方向和根本遵循。
正是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中國共產黨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各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各個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確保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保障,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得以充分發揮,而其更是確保我們最終取得這場攻堅戰勝利的最大制度優勢和保證。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在這次疫情中承擔了關鍵角色,是“中國速度”得以激發的重要動力。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可以注意到,公有制經濟的主導地位是通過發揮各個國有企業單位主導作用所表現出來的。在醫療物資保障和供應工作中,基礎設施建設得以迅速推進的背后少不了國有企業的努力。以中建三局承建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為代表,其在多家國企的支持和努力下,僅在十天之內便完成了醫院的建設并投入使用,展示了令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而這背后同樣離不開電網、環保、物資、網絡和能源等各個領域的企業支持。同時,政府對不幸感染的患者實行免費救治的政策,通過醫保買單、財政兜底等措施,體現出我國經濟制度為人民服務的屬性。為保障醫療物資的順利供給,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代表的國有企業積極調動資源和產能,全力生產口罩和系列醫療防護用品。這些例子充分體現出國有企業大國重器的頂梁柱作用,人民需要什么,國企就生產什么,這是中國國有企業的擔當和責任,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經濟優勢所在。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感悟到了全體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抗疫情的決心和勇氣,目睹了那些可歌可泣的最美逆行者的壯麗身影,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經歷過太多的磨難,無論是抗擊外敵還是面對天災,我們始終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中華民族始終以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不斷向全世界發出宣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新冠肺炎疫情將每個人的生命體驗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將自我之“小我”融入社會之“大我”,那些戰斗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中國精神,什么是中國價值。這次戰“疫”也為進一步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向世界各國提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鮮活資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始終成為黨和人民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堅強制度保障,希望在不久之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引領下,我們將取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彰顯我們的制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