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志遠
我國現階段所取得的抗疫成果,既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也展示了我國持續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效。治國安邦重在基層,提高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治理創新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鶎诱鳛榭挂唧w系中的重要一環,在抗疫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后疫情時代,基層政府如何改善在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地方治理的主體是地方政府,黨員干部這一群體的綜合素質在推進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多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沖鋒在抗疫工作的第一線,充分發揮了先鋒帶頭作用,更有不少同志倒在了基層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闡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有許多學生黨員走進社區,為抗疫隊伍注入了年輕力量[1]。
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推進,展示了我國超強的社會動員能力。社會動員能力是黨和國家治理能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直接表現。在疫情暴發后,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先后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預案,疫情防控的命令迅速下達,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也通過各類媒體及時得到宣介。在黨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下,全國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從每個社區到每個人,都積極響應了上級動員。就筆者戶籍所在地而言,鄉政府第一時間下達了封村指令[2],要求社區基層干部走上防控崗,走訪排查外來人員、統計相關信息,并與當地大型超市進行合作,保證居民防疫生活物資的供應,動員全體居民居家抗疫,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抗疫成效。
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地方治理的最基層組織,是依照憲法和法律在城市和農村根據居民的實際居住地區建立起來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組織,也是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最為直接和密切的組織。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結合當地實際[3],以具有中國特色的自治組織形式,充分體現了自治組織高效的行動能力和防控效果。如封城后的武漢各居民委員會組織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外賣小哥和快遞人員等,通過集中購買和發放物資,為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人員上門排查、嚴把社區出入口、規勸防控不到位人員等,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各項具體措施的落實,充分體現了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高效的行動力[4]。
疫情中的基層政府能夠很好地貫徹和落實上級指示和精神,一改懶政、怠政的常見病。在往常,基層政府在出臺某項帶有指向性決策時往往要經過長時間的醞釀,生活在基層的人們在接收有關決策信息的時候也會受到宣傳范圍、接受渠道等方面的限制。另外,基層政府也會因為附加性任務過多,出現“拍腦袋”決策的現象?;诖耍鶎诱疀Q策的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空間巨大,這一現象在疫情暴發前后格外地凸顯[5]。
在線政務一向被視為推進基層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手段。但近年來,在線政務發展的熱度卻仿佛在降低。而且部分電子政務的推廣和使用需要一定的媒介—智能手機。對于農村而言,即便隨著信息化的推進,智能手機的持有量在不斷增加,但仍有部分群體不具備使用智能手機的條件或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基層政府電子政務的發展。這一點在疫情期間多有體現,如部分農村老年人群體因無法在網上申請當地的健康通行證,在出入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遭拒。而在城市,此類情況便少有發生。這既是基本公共服務分配不均的表現,也說明基層在線政務服務確實存在需要進一步強化之處[6]。
除此之外,有些政府網站未能對一些比較熱門的、關注度高的服務信息在專題專欄顯著位置展現,僅在信息公開專題或公共服務專題下的防控舉措、防控動態、通知公告等欄目列表中以文本類信息形式展現,不方便群眾查詢使用,大大降低了群眾對在線政務的體驗感。
政府行政觀念現代化是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它包括:法治觀念、平等觀念、公共行政權力觀念、效率觀念和創新觀念。基層政府作為最低一級行政機關,非常有必要在行政觀念現代化的轉變中作出迅速反應。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是一種差序格局,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人情社會。在地方監管尚不完善的現狀下,基層政府最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誘惑而滋生腐敗,導致權力的濫用,使其行政行為離法治漸行漸遠。而在基層政府與村委會和居委會的關系上,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雙方應該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是一種平等協商關系。因此,基層政府沒有權力、沒有理由對兩委的事務進行過多干涉,政府行政人員也不能對群眾有任何的歧視。
1.找準定位,樹立新觀念。基層政府是提高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體,要始終牢記政府是黨和人民的政府,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行政觀念現代化是一次思想上的革新,簡單地講,它要求基層政府既要樹立法制理念,也要樹立善治理念。法治是新時代地方政府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式,更是推進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鶎诱纫WC自己的行為合法,也要加強對群眾的法治教育。在善治方面,基層政府既要堅持取政于民,也要堅持還政于民,時刻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信念。
2.重視技術治理,深入開展在線政務,建設數字政府。基層政府技術治理的構建不僅需要制度創新、政府部門支持、管理體系健全,而且也需要基礎設施保障和技術人才培育,才能推進政府治理績效不斷提升。在線政務可以簡化政府辦事程序;網絡論壇可以使地方政府充分了解民情民意,促進公共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政務微博可以向公眾傳播信息,并且與公眾進行雙向互動。在本次疫情排查工作中,大數據的分析統計功能發揮了重要作用,切實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即便在線政務的開發會受到多種因素的阻礙,但隨著5G技術的開發及“互聯網+”的進一步推廣,建設數字政府的可行性已十分明朗。
3.深化與政協的關系,發揮政協的作用。城區和農村人民政協作為最基層的組織,其最大的優勢就是直接面向基層社會和廣大群眾。在提升基層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方面,政協有助于基層治理決策的優化和基層治理矛盾化解。一方面,大量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在社會治理領域得到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需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政協匯聚了各領域的好手、專家,通過有效民主協商,暢通各方面表達渠道,廣納群言、廣集民智,找到人民群眾意愿和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共同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另一方面,政協要準確把握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發揮面向基層群眾協商平臺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民主協商、平等議事的氛圍,推動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有機融合、相互賦能、相得益彰,發揮自身這個陣地、平臺、渠道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參與基層治理的效能。
加強公眾主人翁意識,提高社會參與能力。作為基層政府公共行政權力的受體,公眾在提高基層政府治理能力方面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公眾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一些民間組織的參與者,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切實表達和維護自身的權益。同時,公眾可以通過一定的渠道對基層政府的行為進行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用倒逼的方式使基層政府向服務型和發展型政府轉變。
治理是政府與社會力量通過面對面的合作方式組成的一種網狀管理系統,基層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提高的過程需要第三方力量的介入。隨著“放管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政府有必要將其職責之外的事情交由市場和社會組織,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監督其運行的過程,以確保政府能專注于職責內的事情,提高行政效率。疫情期間,各地有不少公益組織參與到防控中來,極大地減輕了政府的行政壓力。衛生防疫部門也紛紛攜互聯網巨頭構建數字防疫系統,為防疫信息提供權威來源。
地方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中央的政策最終要靠地方政府去落實。疫情下的基層政府展現了不錯的治理效能,成為這次疫情大考取得良好成果的堅實支撐。后疫情時代的基層政府仍面臨著許多艱巨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有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號召,需要我們加緊落實。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中,基層政府都應該及時響應時代的召喚,敢于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形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