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瑋
工匠精神是一種追求完美的態度,以精益求精為核心理念,通過精雕細琢打造起行業中最優質的產品,這一理念融入我國的高職教育中,形成了指導作用。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使高職教育的體系愈發完善,發揮出工匠精神的引領作用,有針對性地培養出具備較強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青年人才,促進高職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培養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工匠精神俗指在傳授手藝的同時,還要將堅持不懈、一心一意的精神傳揚下去。工匠需要具備細心、耐心、愛心,通過人與人心靈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互動,在真善美的影響下改變行為。工匠精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工匠自身在實施技術的過程中,包含著以興趣為基礎或是自身的喜好展開的過程,完善和優化產品的制作效果,并且工匠會享受這樣一個過程,加工產品時追求完美,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產品,展現工匠的內在價值,工匠自身也能夠從這一過程中獲取成就感與滿足感[1]。工匠精神離不開創新精神、完美精神的動力支撐,以此達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產品的目標。當前的社會背景下,許多加工行業和制造業當中融入工匠精神,對于批量制造和產品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將工匠精神深植到員工心中,能夠潛在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將工匠精神作為一個企業的宗旨或發展口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歡迎,使企業的信譽度、知名度均得到了提高,強化了企業的綜合效益。
工匠精神在培養高職學生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2],對于高職教育的深層次發展進行指導,高職教育中將工匠精神的內涵貫徹和落實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將高職教育表面化問題最大限度地消除,更強調深層次的高職教育活動,對于高職教育教學的范圍進行拓展和優化,將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推動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高職教育中,將工匠精神貫徹和落實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端正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樹立正確的觀念,使學生能夠對工匠精神的本質形成更深刻的全面認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內涵中,使學生能夠獲取新的專業認知,加強對自身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的培養。融入工匠精神的培養和教育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起端正的職業理念和自主學習觀念,使學生對高職教育階段的學習目標形成更深層次的認知。工匠精神下的高職教育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較為重視,能夠讓學生在加強對課本知識的把握基礎之上,展開更深層次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自我進行不斷提升、分析、展示和創新發展,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強化工匠精神,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使高職教育的職業化特征更加明顯,實現學生深化學習的最終目標。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動中,學生投入到實踐學習體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培養,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崗位實習、校內實訓和各項專業技能大賽等實踐活動中,使學生提高專業能力,補足短板和缺陷,提高高職教育的最終教學成效。
培養中職學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高職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內容,圍繞著學生的思想狀態、職業技能發展方向,構建起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教育體系,使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職業理想進行反思和自主思考,學生對自身的職業技能現狀可以由此形成更清晰的認知。在工匠精神下鼓勵和引導學生,使其樹立起積極的態度,加強對職業技能的學習,有些高職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內心會存在一定的迷茫感、自卑感,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里,面對人生的迷茫期,缺少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3]。因此,使工匠精神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清晰的認知,使學生加深對自身價值的認識,使學生形成職業自信心,激發自主學習動機,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效果。學生能夠在榜樣力量的引導下,加強對新知識、新技能的不斷學習與探索,學會創新,構建起對未來發展的美好展望,明確認識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學生明確了自身的價值、形成對自身的全方位認知,可以向著清晰的努力方向不斷探索與創新,提高自我認知。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學生能夠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將高職教育的價值充分體現,使工匠精神的作用運用到高職教育的創新改革中,發揮指導理念的作用,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個體發展,為未來的成長、成才夯實基礎。
現代化社會建設對于工匠精神高度認可,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發揮著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對于創新發展的理念愈發重視,對產品的質量投入了更高關注,因此放大了工匠精神的價值。在良好的社會宣傳氛圍下,高職學生對于工匠精神形成了更深刻的認知,落實工匠精神,可以將高職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做為重要的載體,讓學生通過校內外的實踐活動,深刻體會工匠精神,體現了工匠精神在高職教育中的可行性。用工匠精神指引學生的生活、思想和學習活動,能夠使教育教學的阻力被消除,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出來,教師可以將行業榜樣、勞動模范、工匠精神所帶來的財富和收獲,與專業教學相結合,使高職院校的學生正確學習,在楷模的指引下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工匠精神的培養教育與高職院校的專業教育相融合,使高職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了更進一步提升。
高職的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了高職教育的綜合水平和最終成效,高職院校的教師素養有所提升,專業教師隊伍逐漸壯大起來,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在貫徹和落實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為這一教育理念提供了切實的保障。高職教育對于雙師型教育人才隊伍的構建愈發關注,要求高級教師不僅要開展理論知識教學,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專業素質能力。高職教師隊伍當中有大量的專業型人才,將行業專家聘請進來,可以在行業實踐的前沿問題導入下,提高高職教育的專業性和針對性,使高職學生能夠對行業前沿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學習。高職教育教學形式愈發豐富,尤其是教師隊伍的專業性較強,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高職教育的教學形式多種多樣,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和展示平臺。融入工匠精神,參與到技能比賽、創新創業大賽等豐富的實踐活動中,高職教師將專業教育與行業前沿問題相銜接,通過設置和提出前沿性的問題情境,能夠培養起高職學生深入研究的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在情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鍛煉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鉆研能力和實踐本領,將工匠精神落實其中,成為學生個體個性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成長,成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當前的高職教育中,理論和實踐教學一體化作為重要的指導理念,得到了大力的倡導和大范圍的落實。高職院校將大量的實踐教學設備配置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實踐資源和實踐平臺更加地豐富多樣,由此展開工匠精神的培養和教育,為工匠精神的落實創造完善的條件。在前端課堂模擬行業場景,由專業的專家對學生的實習實訓活動進行組織和指導,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活動中,加深對工匠精神的感知和了解,培養自身的工匠精神,學生能夠由此樹立起精益求精的意識。當前的高職院校中,教學體系日益完善,將創新創業實踐的榮譽機制和校園技能比賽的作用發揮出來,吸引學生注入工匠精神,使高職校園文化體系和工匠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更好發展,提高了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效率。
職業技能競賽是高職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學生可在良好的平臺條件下,強化工匠精神,參與到校級、省級、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平臺中比拼專業能力,強化精益求精的理念。圍繞著比賽項目,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創新探索和深入研究,職業技能比賽的項目愈發地標準化、專業化,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讓學生能夠在比拼平臺中強化技能鍛煉,使高職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自主發揮出來,將工匠精神踐行到實踐操作中,領會工匠精神的內涵。高職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技能大賽活動的比拼中,例如進行職業教育聯盟活動,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鍛煉自身的技能水平,增加與同專業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同院校之間的交流互動也由此增加,達到了有效的資源共享,以此促進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和工匠精神,拓展學生視野,增長見識,強化學生的工匠精神,為學生更好地發展作基奠。
高職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舉措,高職教育中培養工匠精神、優化高職教育的體系,有助于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發展主動性。當前的社會快速發展,對于工匠精神愈發重視,高職院校將工匠精神融入和落實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出教學聯盟機制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作用,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人才的綜合性培養效果,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