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佳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時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在教育新形勢下,我國越來越重視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建設,以此來推動高校教育,加強國民思想政治意識,這些舉措對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等院校應加快思想政治課與公共基礎體育課的探索與融合,以公共基礎體育課程為基礎載體,把“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等思想政治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由于網球運動因為其自身特點吸引大批高校學生,使得網球熱在高等院校中悄然興起。其中,北京工業大學的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程已經成為備受學生追捧的課程之一,其教學內容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甚至呈現出一課難求的景象。此課程之所以受到學生歡迎,是因為在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中加入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及手段[2,3]。北京工業大學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的大部分教學內容是可以與思想政治意識形態教育緊密相結合起來的,在通過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使高等院校體育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為一體,精準輔導,達到“育身育心”的教學效果。因此各高校需要借鑒北京工業大學的經驗,思考如何使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課貼切地融入到公共基礎體育課中,使學生在鍛煉的同時感受到加強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最終將思想政治的務實理念與基礎體育課融為一體,以體載德,以體育德,打開高校基礎體育網球課的新篇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基礎體育課融合也可以全方位、全過程地促進大學生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文化素養的提高,推動大學生養成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為貫徹黨中央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和高等院校培養“四有新人”的精神,需要把思想政治課貫徹到體育教學全過程中,高等院校公共基礎體育課的教師需要全面并深入了解課程思想政治課的內涵,以全新的視野對大學基礎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等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4]。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高等院校公共基礎體育課的教師承擔著重要的教學使命,保持體育教學工作者的思想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同時,加強高校公共基礎體育課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是提升高等院校體育網球課質量的必要手段。高等院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任務,而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又承擔著強健大學生的體魄,培養大學生勇于拼搏的堅強意志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要不斷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加強高等院校體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設,不但可以促進教學環境的和諧發展,還可以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5]。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傳播的重要途徑,只有提升高等院校基礎體育課教師的思想覺悟,才能從根本的思想上端正教學的態度,同時促進大學生具有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努力的決心,使大學生可以為國家的長足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現在高校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教師思想政治覺悟不高,教師教學積極性降低,教師教學初衷更多是經濟利益化,為了賺錢而教課,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這些問題容易導致教師在教學上出現偏差的狀態,違背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的根本問題,教師需要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以及為誰培養的問題。教師要弄清體育教學的本質是什么,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去培養,為誰服務這些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高校的體育教師承載著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覺悟以及學生的政治覺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這樣才能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德才兼備的中堅力量。
作為高校基礎體育網球課的教育工作者,教師應該把強健學生身體、教授學生網球技能的教學目標轉變為育人、育體并重的社會責任來承擔,要做到在思想上全方位、全過程、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通過科學的訓練體系、優秀的網球教學資源、合理的教學體系和堅持人文關懷的管理概念,來更好地進行育人、育體工作,完成網球教學任務。在網球運動中,可以促進學生培養優秀的品質。進行單打的網球運動時需要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進行雙打的網球運動時需要團結作戰、協同合作的團隊意識;在惡劣天氣艱苦訓練時,可以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不怕艱辛、勇于奮斗的精神,也可以收獲挺住壓力最后取得比賽勝利的喜悅果實。教師可以從國家提倡的“三全育人”著手,對網球課育人項目、載體、資源進行科學整合,重新建構更長遠的育人、育體格局、體系和理念。將“三全育人”作為每個高校基礎體育課教師理念轉化的必要手段,構建一體化育人、育體體系,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高等院校的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是掌握和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關鍵階段[6],網球課最終的教學目標應是完善學生人格、加強學生體魄、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這樣才可以在大學生中全面推進素質體育教育,加強大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其中,改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從大學生的興趣上出發,興趣決定了動力,將學生對體育網球課程的興趣轉化為體育鍛煉的動力,可以使大學生們熱愛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并且有意愿積極參加網球技術的學習和訓練,然后參加比賽。在整個參與過程中既是轉變大學生思想的過程,也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自信,在學習網球技術的同時培養學生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其次,舉辦網球雙打比賽中,在比賽中使學生體驗團結協作精神。網球教師與學生之間,團體賽與隊友之間,雙打搭檔之間需要具備一定的默契配合,這種默契來自于每位同學的團隊協作精神,尤其是在雙打比賽中,想在比賽中達到配合默契,就要學會始終尊重并且鼓勵伙伴,并且失誤丟分后,要有勇于承擔的責任優良品質。這種默契的形成會大大加強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進而加強學生的思想觀念轉變。
適當的考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7]。要從根本上讓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但需要網球課上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在期中或期末考試中體現出來。因此,普通高校在制定考核評定辦法時,需要在網球課成績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分值,考慮到學生個體素質的差異,同時弱化網球技術的考察比重,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使學生向高素質人才發展方向邁進。在考核題目的設定上,教師需要與網球理論相結合,發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對思想政治的相關內容充分理解。以考試評定實操作為考核導向,引導學生從心理、思想上接受并且認可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基礎體育網球課的育人、育體的教學理念。
目前,公共基礎體育網球課在高等院校的作用已經不是單純地強健身體、提升自身網球技能、在比賽中得到樂趣等,而是在網球訓練比賽中,培養大學生們吃苦耐勞、永不放棄、堅韌不拔、攻克難關的精神,這些精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網球教學,可以使學生樹立團隊意識,培養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品質。
高校體育網球課的教育理念:一要守護大學生身體健康;二要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要身兼雙重神圣使命,要科學合理地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強健體魄,更好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國之思想,樹立國之信念,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為了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公共基礎網球課中,教師需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球教學融會貫通,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從而使體育教學更具親和力,最終實現通過體育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大學生具備國家自豪感,更好地承擔起社會責任,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加優秀的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