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慢
(安徽省六安市匯文中學 安徽 六安 237000)
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教育核心原則,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進而實現了學生品格、語言、思維,以及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完善教學工作的合理性規劃,充分發揮英語教育的作用與價值,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想素養,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跨國際的優秀人才,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基礎。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師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為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結合教師指定的主題完成學習任務,如情境對話、趣味故事、短劇的編排等。如關于一個“shopping”的情境對話,教師只需要明確主題,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小組,讓學生自主編排對話內容、對話場景,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自主編排情境劇,并完成表演,對話,類似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夯實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
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僅僅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地接受。因此,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就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探究活動是促使學生全面實現英語學習進步的重要活動,關系著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優化發展,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經之路。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切實解放學生,讓學生學會搜集材料、處理信息、表達有效觀點與合理質疑,使其漸漸掌握英語學習的自主權,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就如在“What Color is it”單元教學中,我們可以在英語課堂上組織一些小組合作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分析英語新知識。第一步,各小組需通讀單詞表,認讀音標,及時訓練自己的語音能力,通過小組討論規范英語發音。第二步,各小組需通讀教材對話,學習豐富的英語知識,嘗試利用單元語法與新單詞進行英語對話,初步訓練自己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最后,各小組需歸納有效結論,總結出重要句型的表達結構。待小組探究活動結束之后,筆者就在英語課上組織了小組展示活動,各小組可選擇由“代言人”單人發言或者小組統一發言兩種形式去展現探究結論,及時共享探究成果。
英語教學雖然是語言教學,但是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及應用性,其最終落腳點也是回歸到日常生活應用中。因此,英語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的知識及經驗,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及深化。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生活例子進行引入,如把時鐘展示給學生進行讀數,然后讓學生制定自己的每周學習計劃,并把具體的時間寫在計劃表上。隨后,讓完成了基本的知識講解后,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以“What time do you...?”或者“What time does he/she...?”等重點句型進行故事講述,并抽選幾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演講,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及學習。
近些年來,網絡信息化越來越普及,很多行業包括教育行業都使用信息技術進行發展。在幾十年以前,我國教育資源非常匱乏,尤其是英語教學資源,受到外部條件和資源的約束,學生只能在線下通過老師上課傳授學習知識,無法接觸到無窮無盡的網絡資源。但是在現代社會中,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視頻、幻燈片等多媒體技術,將英語知識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這門語言。通過VR技術,可以實現學生與老外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通過音頻視頻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幻燈片展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課文中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加深記憶。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升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教學問題,真正地讓學生由借助教師這根“拐杖”學習,到能夠獨立學習,真正獲得思考的快樂,獲得獨立依靠自己解決問題的勇氣,真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