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忠才
(廣西靖西市安德鎮三合初級中學 廣西 靖西 533815)
進入初中階段,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提升,學習標準的提高,教學定位的變化,很多學生在認知現狀、學習發展上已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只有以學定教,充分關注不同學生認知特性,進而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活動,方可切實激活不同學生的認知潛能與數學興趣,初中數學教與學的有效性、針對性、發展性也會切實增強。因此,教師在探尋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過程中,應該以學生實際為基礎,多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發展現狀定位教學指導路徑,確立教學發展導向,為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給予更多幫助。在充分滲透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多元突破理念的過程中推動學生認知發展,促進教學效率提升。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不同學生對課堂內容、教學問題的理解不同,其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思路也會出現較大差異。對此,教師在提高課堂效率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不同學生的指導與督促,尤其是針對一些陷入問題困境、出現認知迷茫、產生解答疑難的學生,教師應該即時終止其問題分析,引導其再次回到所學知識之中,并結合其解答問題時存在的具體弊病,就知識開展二次講析,并將不同知識點與對應教學問題有機關聯起來,為科學應用具體知識解答具體問題,切實塑造其數學綜合素養而給予保證。同時,為了確保教學問題有效性得以充分發揮,教師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即時呈現一些具有探究性、益智性、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促進了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培育。為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發展而注入新鮮血液。例如,在“三角形全等”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學,具體自學問題包括:三角形相似、全等的定義分別是什么?如何判斷這個三角形是全等的?在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自學,對“全等”、“相似”等數學概念獲得一定認識后,再拿出兩個不同顏色的三角形教具,通過旋轉、平移、重疊方式,幫助直觀感知其性質、特點及意義。實現對于教學難度的化解,教學效率的提升。
為了切實激活不同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巧設教學懸念的方式來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好奇心,獲得新鮮感,實現其內心學習夙愿的徹底激活,為數學學習興趣激發提供輔助。一方面,多聯系生活實際,盡量讓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對接起來,讓學生在生活與現實的過渡中感知數學知識的內涵和意義,萌生學習欲望;另一方面,多關注學生實情,切實營造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歡悅、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內學習數學,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始終保持在高漲狀態,進而在充分開掘其數學潛能中學習數學,激發興趣。例如,在《幾何圖形》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生活實際為基礎提問:修鐵路穿山洞是不是驗證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我們用的杯子為什么是圓柱形的?讓學生在多元數學問題的驅動下,組織學生研討、探究、交流,讓學生在互動與協作中萌生學習興趣,獲得認知發展。
以學定教思想的核心是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可是,受到長期以來傳統教學思想觀念的制約,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長時間占據主導地位,很多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都以教學為中心,學生的地位和作用被無限消弱,教學實效性較低。然而,在合作學習驅動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切實放大,教學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伴隨著合作機會的增多,學生更愿意以自己的方式,就某一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問題的認識開展自主探究,其數學思維、學習意愿、協作意識也會得到持久性增強。因此,教師在融入合作學習開展數學教學時,應該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并多創設條件、給予機會、提供幫助,讓學生針對自身學習需要,切實投身合作研討、協作交流之中,不斷激活其數學潛能,增強其數學興趣,提升其數學能力,在自主合作中切實釋放其合作夙愿。例如,在《軸對稱》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入網絡媒介工具,借助動畫、視頻、圖片等直觀展示“軸對稱”的特點,讓學生在多元刺激下獲得對于其內容的深刻理解,既化解了教學難度,又提升了教學效率。
總之,在以學定教的基礎上深度探析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是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在落實教學指導中應該關注的重點與核心,而且,這一教學指導思想觀念,既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性,也順應課改定位要求。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開展教學指導、落實教學措施時,教師應該以學生認知實際與發展需要為基礎,對制約教學效率提升的諸多問題、困惑、弊病等充分優化,科學研判,尋求突破。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有效組織教學活動,不斷拓寬教學路徑,讓學生在更為多元、豐富、有效的教學指導下,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對提升自身能力充滿自信。為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推動學生認知發展而注入新鮮血液,提供堅實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