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嫻
(江蘇省泗洪縣虹州實驗學校 江蘇 泗洪 223900)
“問題鏈”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在課上提出的層序分明、緊密連接的一系列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思考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將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從“問題鏈”的理論基礎、設計原則及其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三方面進行闡述分析。
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心理學大致涵蓋三個基本觀點: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知識觀指出在解決具體問題時,人們需要針對具體問題的情境對原有知識進行二次加工和二次創(chuàng)造。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生個體主動構建知識,主動地對外部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和處理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學觀認為教學不能無視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存在。教師不能做知識的“灌輸者”而是要做知識的“傳遞者”,教師應在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教授新知識,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中主動建構新的知識經(jīng)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共同處理問題、共同探討,并不斷進行交流。因此,基于此理論,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鏈”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原則,提出的問題起著指引啟發(fā)作用,教師要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深度思考能力。
1.2 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要人對某件事或事物感興趣,就會加強對它的注意力,從而全神貫注,思維敏銳。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jīng)指出:“興趣,實則是需要的延伸,它所表現(xiàn)的是對象與需要之間的聯(lián)系。人們之所以會對一個對象產(chǎn)生興趣,是因為這個對象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鏈”時要注意對學生興趣的刺激、培養(yǎng)與保持,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對學生興趣的刺激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在需求、感知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設計相關的“問題鏈”,使課堂變得生動且形象。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時的,而是要從教學的初始就要不斷地培養(yǎng),它需要一個長期的持續(xù)的過程。興趣的保持則需要教師更好地運用“問題鏈”策略,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變通,設計科學合理且有針對性的問題群。
2.1 “問題鏈”趣味導入話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導入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有趣的導入可以直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展階段,這時學生的思維由抽象思維慢慢轉向理性思維,此時他們的記憶、想象能力迅速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運用與閱讀材料相關聯(lián)的話題、圖片或運用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基于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對學生進行視覺刺激,喚起他們的聯(lián)想能力進行“問題鏈”趣味導入教學。
2.2 “問題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問題鏈”的設計應遵循漸進性和邏輯性的原則,因此在讀中階段,問題必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且有邏輯關系,形成一組有序的問題群。這樣的問題模式,既啟發(fā)學生思考,又鍛煉其思維能力。在閱讀中應用“問題鏈時,教師應該把設計好的問題逐步分解形成一個個的子問題,通過輔助學生一步步地完成問題,使學生最終形成對閱讀材料的準確把握與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仍以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中的2B為例,讀中階段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問題用以輔助學生學習,為其進行脈絡架設,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Who write this article? What is their purpose to write this ar-Ticle?然后教師通過逐段提問輔助學生進行脈絡構建,如提問“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elephants in Thailand? “答案顯然在第一段,學生可以輕松找到。接著教師提問“What can elephantsDo? What can they play? Can they draw? Can they get lost? Why?“這些問題是基于第二段的內容提出來的,他們不是聚集性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為那樣會給學生造成精神壓力,而是在學生回答完每個問題后,教師一一地向學生提問,井井有條,循序漸進。接著進入文章的重要部分,即大象處在危險中,教師可以提問“How many elephants are there today and before?“通過對比前后的大象數(shù)量,激起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考試中占有大量的分值,現(xiàn)如今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成為廣大英語教師的工作之一。“問題鏈”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所教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的基礎上,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提出的科學合理的一系列層序分明、緊密連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