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娟
(新疆博樂市第六中學 新疆 博州 833400)
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在近幾年已經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很多教師都已經逐漸開始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內容,最終也只是進行了無效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當前最需要重視的問題。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個人特點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教師在開展小組學習時,一定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將能力較為互補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讓小組真正有能力針對知識內容進行探究,也可以將同一個課題分為幾個子任務,讓不同特點的小組進行分別的問題探究[1]。
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一章節時,物質在不同的溫度特點下形態會發生不同的改變,如果將所有形態的變化都交給一個小組進行探究的話,會對小組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壓力,并且想要完整的進行實驗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對教師的課程活動進度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將物態變化具體分為幾種形式:可以讓第一個小組研究熔化和凝固的轉化關系,第二個小組研究氣化和液化的臨界點,第三個小組研究升華和凝華的具體特性。這樣將不同的任務分給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將自己的實驗內容展示出來,就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三種形式之間的不同,方便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進行區分,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內容。
想要真正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能以自己的知識輸出為主導,而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主動的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教師要將自己放在引導者的形象上,將學習主體的角色交給學生。
在物理學中同一個性質,在不同的狀態下也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在《壓強》這一節中,液體的壓強和大氣壓強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流體的壓強又與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有所不同。這時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較為開放的問題,讓學生去進行判斷,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分析。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由于意見不同,小組成員之間就會產生討論,學生就會主動思考如何讓其他成員接受自己的思路。
除了理論問題的討論研究,教師還可以甚至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尋找答案。例如在《簡單機械》這一章節中,學生會接觸到一些制作起來較為簡單的物理機械,例如杠桿和滑輪等等。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自己制作簡易的杠桿和滑輪,讓學生通過實踐找到機械能的轉化規律。實踐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讓學生更容易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組學習除了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以外,也可以塑造學生的競爭精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競賽類的情境。
例如,在學習《透鏡及其應用》時,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出簡易的望遠鏡和凸透鏡成像的小工具。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學生對于知識細節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點點數據的差異都有可能導致學生操作中存在問題,教師可以以小組評比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制作,評比方式既可以是時間,也可以是質量,還可以是精細度。具體要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進行安排,在同樣的要求和標準下,讓小組之間進行競賽,對于優勝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加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由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應試教育是有一定差異的,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及時的給予小組學生一定的鼓勵。小組學習的評估方式要更加的全面和具體,要摒棄掉傳統的、僅僅以學習成績作為評估標準的評價方式。教師要看到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和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和參與度,對于態度認真的學生和能夠展示出自己獨特想法的學生給予大力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教師的認可和表揚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引導和發掘學生的創造力,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更加全面地進行思考。
除了教師要改變自己評價的標準以外,還可以增加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環節。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內成員對于課題的完成度和分工情況是最為了解的,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內的成員互相評價,并且積極參考組內反饋的意見,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人能力。這樣的評價機制也更加有利于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方便學生日后針對學習內容展開合作,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