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綿綿
(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靈秀鎮塘園小學 福建 泉州 362700)
數學一直都是重要的學科之一,但是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有著較高要求,這對于思維能力還比較差的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策略不斷的進行完善,對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缺陷進行有效彌補,讓學生可以更高效、高質量的掌握數學知識。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很多數學教師還沒有轉變課堂教學關系認知,一直將自己當做課堂教學主體,對教學進程進行嚴格把控,對學生學習進行嚴格監管,對學生的需求和意愿比較忽視。教師掌控著教學全過程,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下作業都在教師掌控之中,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教師灌輸的知識,完全不需要發揮自主性和主動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差,學習效果也不理想,甚至還有一些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
2.1 通過對課程設計進行調整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理論知識講解和習題練習,但是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不敢興趣。基于此,數學教師就要對課程設計進行調整,以此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為此,教師可以將課堂導入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利用實際生活的吸引力,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導入環節,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述和知識點有關的故事,利用故事的吸引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開始階段。例如,學習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將課堂導入環節設計為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圖形,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輕松的理解圖形知識,還可以提高教學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提升。
2.2 利用前置作業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很多數學教師往往都會一股腦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需要跟隨教師的講解進行記憶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思考和提問。但是小學生的智力還沒有發育成熟,思維能力也比較低,如果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沒有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就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為此,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階段利用前置作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前置作業,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新知識進行了解,同時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哪一部分知識不理解,從而可以在課堂上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重點學習,還可以針對這一部分知識對教師進行提問,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3 通過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數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系,開展數學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符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將數學教學和生活進行聯系,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進行培養。例如,學習“可能性”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夠設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抽獎情境:元旦到來之前很多商場都在搞促銷活動,學校附近的超市也搞了個投色子游戲,顧客只要購物超過200元就可以參加游戲,顧客需要同時投擲兩個色子,如果顧客投出的兩個色子點數相加得2就是獲得了一等獎,如果相加得3或11就是獲得了二等獎,如果相加得5.6.7就是獲得了三等獎,但是很多玩投色子的顧客都沒有得獎,這是為什么?大家可以自由組合為小組進行討論,探究一下這個游戲有什么秘密。通過將學生放到生活化情境中進行思考,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對生活的重要性,還可以對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提升。
2.4 以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基礎就是運算、概念和定理,但是這些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用語言對學生講解數字概念,然后讓學生進行習題運算,有些學生就會產生困惑。針對這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字概念轉化為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讓學生的數理思維可以得到發展,還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字概念。例如,學習除法和分數相關知識時,很多教師都會通過分蘋果或蛋糕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除法和分數概念,但是教師不能只是用語言描述這一過程,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描述進行想象,這樣學生很可能會出現理解失誤。對此,教師需要利用具體的事物讓學生感悟除法和分數概念,如,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將一根粉筆折成幾段等,這樣學生的數理認知就會變得比較具體。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對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進行提升,就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通過對課程設計進行調整、利用前置作業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以及以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數學概念等,可以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還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可以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