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萍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二幼兒園 甘肅 武山 741300)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比如:韻律活動,它就包含有律動、舞蹈、音樂以及各種游戲等。這時老師就可以把韻律活動帶入到日常的幼兒園活動教學中,開展多種多樣的韻律操以及課件小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幼兒養成良好的韻律活動意識,還可以讓幼兒養成讓幼兒養成規則意識[1]。但是老師在開展多種活動時,必須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幼兒的一些先天性特點,盡可能的做到把游戲和音樂相結合,把兩者作為幼兒活動的主要內容。同時老師在設計一些相關的音樂游戲時,首先老師可以考慮在游戲中加入相對應的情感故事,其次在游戲中進行適當的情節性表演,教會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模仿性等,最后達到增強幼兒活動和學習的積極性,熱愛參與課堂,參與到各種游戲活動中,從而來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增加幼兒的規則意識,促進幼兒之間的和諧、友愛、團結。
比如:老師在給幼兒教《網小魚》這首歌的時候,首先可以讓幼兒一邊唱在一邊做游戲,以此來提高幼兒的興趣,然后再讓幼兒想象小魚的形象并用動作表現出來,比如做一些像小魚一樣搖動自己的尾巴、再進行上下游動等可愛的動作。但是老師在教中班的學生時,就要以音樂的律動為主,交給學生一些簡單舞蹈動作、基本的走和跑等,這些都是中班學生需要必要掌握的技能。老師可以交給幼兒的動作很多,都是可以用游戲來進行,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如:學小魚兒的動作、學小鳥的特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刷牙和洗臉等一系列動作,在幼兒能模仿這些動作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教給幼兒一些舞蹈動作,提高學生的音樂律動。總的來說,幼兒可以學習到很多律動,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律動來安排不同的音樂給到幼兒,再根據不同的律動來安排相應的游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韻律感。
在當代新課標的背景下,老師在對幼兒進行一系列的韻律活動的時候,必須要有計劃性、有安排性的進行,老師要具備靈活的思維,積極的采用游戲活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僅要在不自覺中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還要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下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同時還能對音樂進行簡單的表達和深入的情感交流[2]。并且老師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時,還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對音樂的喜愛,讓幼兒能夠把音樂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以此來提高生活情趣[3]。老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年紀不同增加不同的教學內容,當幼兒漸漸熟悉音樂游戲時,老師就可以把音樂游戲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如果需要提高幼兒的韻律就需要老師不斷的進行創新,不斷的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找到適合幼兒的方法,提高幼兒的興趣,使幼兒主動的參與到韻律游戲中。
比如:老師用《找小貓》的音樂游戲作為例子,因為這是幼兒最喜愛的音樂游戲,它不僅可以激發幼兒與媽媽之間的情感聯系,產生共鳴,還能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感受到和媽媽在做游戲的感覺。所以老師就可以利用音樂游戲這一特征創造出一個有豐富情感的音樂游戲氛圍,再利用情感來感染幼兒的情緒,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日常的教學活動里。
伴隨著幼兒年紀的增長,會使他們積累很多的游戲經驗,同時他們參與音樂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得到明顯的增加,因此幼兒的年紀越大越不會滿足于普通的音樂游戲,他們更想自己創作、設計音樂游戲。所以老師要進行不斷地探索,去發現更加適合幼兒的音樂游戲方法,選擇合適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并推動音樂游戲的發展。因為在幼兒階段的孩子通常只會對生動的、形象的事情有注意力,也會更感興趣;所以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講解只會增添枯燥和乏味,無法集中幼兒的精力[4]。這時老師就可以從幼兒的日常生活著手,選擇一些音樂游戲的實景,兵讓幼兒把自己融入到游戲里,從而增強幼兒對音樂的領悟能力。在游戲活動時,老師也可以搭配音樂,也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扮演成不同角色;幼兒也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嘗試做不同種類的家務活動,根據自己的角色融入到游戲中,從而促進幼兒彼此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以此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中勇于說出自己的意見。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的背景下,老師在對幼兒進行韻律游戲活動教學時,就必須要堅持做到本文提到的幾大方面,加強老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幼兒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充實且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