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琪
(天津市靜海區成人職業教育中心 天津 靜海 301600)
勞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歷史傳承下來的美德,中職學生作為未來的職業工作者需要具備這種美德,這是中職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生存和立足的根基?;诖耍新毥處熞瀼芈鋵嵉轮求w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讓學生可以正視、理解勞動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也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并讓學生明白自身目前的主要勞動是學習,是為了在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終身勞動,終身奉獻。
1.1 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建設發展的客觀要求。勞動教育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都是黨中央和國家高度重視的教育課題,而勞動教育的實施也為國家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半個世紀,國家相關部門先后下發了多個教育意見與教學計劃,促使勞動教育的目標和內涵不斷被豐富。中職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應該是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黨的十九大中重點強調要培養高文化、高技能、高素質的創新型勞動隊伍,將勞模精神和匠人精神傳承并發揚光大。另外,培養學生崇尚、尊重勞動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勞動最光榮”的內涵,讓學生具備真誠勞動和創新勞動的能力是近幾年黨和國家重點強調的中職教育任務。
1.2 是中職學校培養職業人才的客觀要求。中職學校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勞動者,因此,勞動教育是中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元素。中職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勞動力人群,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教育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新鮮血液,確保企業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結合學生所學一技之長讓家長可以放心的將學生交給社會,交給國家?!拔逵苯逃耐茝V和落實,促使很多中職學校開始構建自己的勞動教育體系,旨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促使中職學??梢愿咝瓿山逃繕?。
1.3 是新時代中職學校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要求。中職學生還處于青春叛逆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既擁有糾結的心理狀態,又有一腔熱忱,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而且中職階段的學生正是提升道德素養,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加上中職學校的教育特性需要培養高職業素質的學生,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一方面學生在勞動過程中能夠學會團結、合作、尊重、分享、真誠、誠信等優秀人格品質,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感,并引導學生感受什么是工匠精神。[1]這些都可以全效培養學生的心性和意志,助力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發展。
2.1 學生勞動意識薄弱。受社會和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職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責任都比較薄弱,懶字當頭,不想勞動、不愿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等現象逐漸在孩子的身上顯現。其主要原因分兩個大方面,一方面是家庭原因,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在家庭的勞動教育中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幼兒和小學時期對很多時期充滿好奇,愿意嘗試,會主動幫助家長處理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時家長會很高興自己的孩子愿意勞動,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勞動沒有了興趣,而家長也希望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久而久之學生就不再主動參與勞動。二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生活條件隨之提升,加上國家生育政策的影響,很多學生從小備受寵愛,家長的溺愛也讓學生的勞動意識非常薄弱。另一方面是學校原因,近些年中職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并不多,在物資、師資等方面都沒有充足的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基本都是以大掃除的形式開展,這樣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
2.2 勞動教育本質被扭曲。勞動教育作為“五育”教育之一,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很多中職學校中,教師并不能將勞動教育的價值以正確的形式發揮。部分教師會在學生犯錯的時候將勞動教育以懲罰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使得很多學生會認為:“表現不好,調皮搗蛋就會被罰干活?!弊寣W生在潛意識里對勞動有抵觸和排斥感,并給勞動教育的本質打上消極的標簽。[2]
2.3 勞動教育形式單一。中職學校中的勞動教育形式單一,而且并不獨立。主要體現在,在日常學校生活中開展勞動教育是以打掃教室、宿舍以及校園衛生的形式開展的。在課程教學中開展勞動教育則是依托于專業課程的職業技能訓練,這樣的教育形式讓學生對勞動教育的概念沒有準確和全面認知。要知道勞動教育并不能與職業技能訓練畫等號,職業技能只是學生未來參加社會勞動的一種能力,將二者混為一談無法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觀、職業觀和價值觀。
2.4 勞動教育體系不完善。勞動教育是新時期中職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有科學且完善的教育體系支持。但是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并不重視對勞動教育體系的構建,使得中職勞動教育缺乏豐富的教育內容,完善的課程體制以及科學的評價標準等。而且學校在對勞動教育的投資上也顯得厚此薄彼,這些都使得中職學校的勞動教育效率與質量難以實現質的提升。
3.1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價值。首先,學校和教師需要先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秉承素質教育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刻解讀勞動教育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開展正確的勞動教育。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這需要教師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恰到好處的引導,將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論思想進行有效的融合,在結合實踐體驗,讓學生可以在勞動體驗中感受快樂勞動、創新勞動的內涵和意義,明確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傳承價值等。[3]最后,教師需要對中職學生的勞動教育進行有效的設計規劃,讓學生時刻感受勞動教育的氛圍,定期體驗不同形式的勞動,在天長日久的堅持中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
3.2 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在豐富中職學校勞動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時候,教師要有生活既教育的認知,將勞動教育的場所遷移遍布至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大層面可劃分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為學生構建完善的勞動教育系統。在校期間,教師要做好基礎的勞動理論教育工作,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勞動教育內容進行提煉融合,為學生打好思想教育基礎。勞動教育無處不在,教師要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專業技能訓練、校園教育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給學生不一樣的、豐富的勞動體驗,助力學生從多方面認知和感受勞動。比如:教師可以借鑒“課程思政”理論創新“課程勞動”理論,將勞動教育與中職教學進行融合,豐富勞動教育的渠道與平臺,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勞動大局觀。另外,教師也需要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近距離接觸社會勞動,感受企業文化,領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培養學生不怕吃苦、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進而端正學生的勞動態度。
3.3 完善健全勞動教育的保障機制。中職學校中健全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構建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學校要重視對勞動教育的師資支持,招聘和培訓出一支健全的高品質的教師隊伍。對學?,F有的所有教師進行思想提升和職業培訓,讓教師們以最好的狀態面對教育工作、面對學生,為學生樹立工匠榜樣。同時聘請專業的勞動教育教師,為中職教學的勞動教育課程提供專業支持。其次,中職學校要針對學生的勞動教育組建專業的教學小組,將學校各個部門進行整合聯動,并就勞動教育的開展實施做出職能與責任的劃分。[4]最后,中職學校要針對勞動教育的開展和落實來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找準勞動教育目標與中職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結合中職勞動教育實際情況以及素質教育要求,將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勞動觀念、勞動精神等有層次的融入教學評價中,以此來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激勵和監督。
3.4 將家校聯動教育有力落實。家庭的教育價值和教育責任并不低于學校,甚至高于學校。家長作為學生的啟蒙者和終身教育者,有責任也有義務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勞動教育。因此,中職學校和教師要建立多元化的家校聯動模式。首先,對家長進行培訓教育,端正家長的勞動態度,提升家長的教育意識,革新家長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師要通過講座、座談、網絡平臺等方式建立與家長之間的無障礙溝通渠道,為家校聯動教學提供平臺,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的促進中職學生的成長發展,提升中職教育目標的完成效率,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質青年勞動者,中職學校領導人和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構建完整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和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以豐富的勞動內容和教育形式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本質。學校也要落實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并通過強有力的師資、物資和教育評估制度的保障提升勞動教育的效率和質量,進而實現學生勞動意識的提升,勞動習慣的培養以及勞動觀念的樹立,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