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 薛金霞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體育教學研究部 云南麗江 674199)
瑜伽已成為當下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方式之一,在健康生活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瑜伽感興趣,不僅因為它能夠強身健體、愉悅身心,主要還是其蘊含的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中,文化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瑜伽不僅具有較強的健身價值,其美學價值和教育價值等也逐漸凸顯,這也是該項運動能夠在全世界推廣的主要原因。在不同時代瑜伽所體現的文化價值具有差異性,在對其文化價值的多元化特征進行分析時,應該以時代特色為基礎。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1]。從廣義角度看,瑜伽是一種哲學概念;從狹義角度看,瑜伽則是重視人的身體與精神高度統(tǒng)一的一種運動形式。瑜伽已經成為當代人開展健身運動的主要途徑,能夠通過身體的鍛煉,達到心靈的凈化,升華自身道德修養(yǎng)與精神世界。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健康的身體,更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解放[2]。瑜伽的發(fā)展主要經歷了原始瑜伽、前古典瑜伽、古典瑜伽、后古典瑜伽和近現代瑜伽5個階段,在500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經歷了由“神化”到“人化”、“邊緣”到“核心”、“民族”到“世界”的完美蛻變。特別是近現代的瑜伽運動,與宗教、哲學和科學技術的融合使瑜伽運動進入了醫(yī)學、教育、心理、藝術和體育等領域[3]。
養(yǎng)生文化、健身文化和人本文化等,在當代瑜伽中得到充分體現,這也是其保持強大發(fā)展活力的關鍵。瑜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練習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對人的身體素質的鍛煉,同時又在人體本身的運動機能范圍內,通過自身意念和動作的協(xié)調控制,增強人們的身體平衡性。
除了能改善人體生理機能外,瑜伽更加注重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改善,使練習者能夠真正關注自己的內心,實現整體感受,覺知身體的欲望和活動,尤其是在冥想練習中,能夠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統(tǒng)一。
文化的發(fā)展在不同歷史階段必然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為其注入源源不斷的發(fā)展動力,滿足其未來發(fā)展需求。在全球化趨勢下,瑜伽文化的封閉性逐漸被打破,多元文化的融入使其擁有新的發(fā)展動力。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與融合,包括了瑜伽服飾、文化等內容,能夠真正滿足當代人的心理需求。同時,瑜伽市場的不斷擴增,正是得益于其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
3.1.1 道德修養(yǎng)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fā)展中,對于人的道德修養(yǎng)發(fā)展更加重視,這也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發(fā)展水平的關鍵因素。當代瑜伽具有良好的德育價值,對于人的涵養(yǎng)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瑜伽最早作為宗教的修行方式,如佛教、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等,其德育價值主要體現在《瑜伽經》當中[4],其中,“八支行法”是練習瑜伽的主要方式,對于人的道德修養(yǎng)具有較強的約束作用;“勸制”和“禁制”等都對人的行為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有助于其在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下健康生活;對于道德的規(guī)范與約束,通常是以經典中的“不害”作為基礎,進而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方式與思想觀念?!惰べそ洝分匾暼说拇缺采?,用于克制情感上的樂苦善惡,以達到內心的真正平靜。
3.1.2 注意力
執(zhí)持、禪定和三昧,是瑜伽八支行法的內三支,對于練習者的注意力要求較高,需要排除雜念影響,實現對自我精神世界的凈化,在修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控制思想波動。在專注的狀態(tài)中能夠實現自我內省與反思,尤其是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化生活中,人們需要借助瑜伽放慢節(jié)奏,重新審視自我,以更加健康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投入到生活、工作和學習中。
3.1.3 意志力
只有保持強大的意志力,才能滿足瑜伽修行的相關要求,包括調息、坐法和制感等。同時,瑜伽習練也是對修行者意志的磨練,在瑜伽的練習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如外界環(huán)境、內心情緒等,只有不斷克服障礙,才能促進個人意志力的提升,使人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增強克服困難、永不服輸的勇氣。
3.2.1 動作的藝術性
瑜伽的藝術性與審美價值突出,其體式完成主要是依靠對動植物的觀察與模仿,且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其體式更加符合人體特點,具有高度科學化的同時,藝術性特征也愈加明顯。其能夠鍛煉人體不同的神經、腺體和肌肉,促進人體柔韌性和平衡性的提升,使練習者能夠達到身體各部位的有機協(xié)調與勻稱。瑜伽體式具有舒適、緩慢和優(yōu)美的特點,通過有規(guī)律的深呼吸使整個身體達到放松與和諧的狀態(tài),有助于活絡肌肉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不僅能夠有效鍛煉關節(jié)的內部組織,還能夠增強人體韌帶和肌腱的彈性,且在練習中,人體的形態(tài)之美被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是其特有的藝術性,是豐富人的精神涵養(yǎng)的關鍵途徑。
3.2.2 音樂的祥和性
瑜伽練習離不開音樂,這也是輔助運動的關鍵因素。自然性和休閑性是瑜伽音樂的基本特點,在多種自然元素的聲音當中,能夠給人帶來平靜與祥和之感,達到凈化心靈的效果。瑜伽音樂與其動作特點密不可分,其體現出來的寧靜、細膩和高雅也是瑜伽文化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較為夢幻的音樂當中,能夠給練習者帶來悠閑的感覺,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在較為平和的音樂當中,能夠使人暫時忘掉紛擾,獲得身心上的解脫。這些都體現了人對真善美的極致追求,能夠開闊人的心胸,使人保持較強的活力。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jié)奏逐漸加快的趨勢下,人們更加愿意在瑜伽當中“慢下來”,全身心地感受生命、體驗生活。
3.2.3 繪畫攝影的優(yōu)美性
隨著當代瑜伽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采用繪畫和攝影等方式展現瑜伽的文化價值。習練瑜伽時能夠淋漓極致地展現人體之美,呈現出人的整體氣質與生命內涵,實現身體和心靈的高度統(tǒng)一,因此成為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文化源泉。尤其是在瑜伽的起源地——古印度,很多藝術家都會將瑜伽文化作為藝術品的題材,其中油畫是最常見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充分展現了瑜伽的文化內涵[5]。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攝影作品的出現重新定義了瑜伽的文化內涵。在豐富的瑜伽攝影作品當中,人們能夠獲得較強的審美體驗,比如影視作品《功夫瑜伽》,充分展示了瑜伽的外在形式與內在文化,是引導人們健康生活的有效方式。
社會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再加上眼花繚亂的科技世界,人們的健康水平每況愈下。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飲食結構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尤其是都市人不再承擔較為繁重的體力勞動,由此引起的“三高”問題和肥胖問題等,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瑜伽健身運動的適用性較強,對于練習者的年齡和性別沒有過多要求,在人體生理機能的提升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是增強身體素質的有效方式。當今社會,較多知名人士、影視明星等都對瑜伽情有獨鐘,這也使得瑜伽文化價值的推廣更加快速。瑜伽的呼吸、體位法和冥想,不僅有助于促進人體系統(tǒng)的整體性,在舒經活絡的同時更能夠加強對人體內分泌的調節(jié),使練習者保持充足的精力,逐漸消除在現代生活中產生的疲勞感,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3.3.1 瑜伽體位法
現代瑜伽的發(fā)展更加科學化,人體的各項系統(tǒng)功能都可以通過長期的瑜伽練習得到加強。瑜伽體位法是瑜伽動作的基本形式之一,能夠在姿勢豐富的肢體動作當中使人達到身體和心理的和諧統(tǒng)一。瑜伽體位法主要包括站立體式、坐立體式、前屈體式、扭轉體式、倒立體式、后彎體式和躺臥體式[6]。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長期堅持練習,能夠實現對人體四肢的有力強化,保持脊柱和韌帶的彈性;同時,有助于激活人體神經系統(tǒng),對人體內循環(huán)加以改善,增強人體免疫力[7]。如站立體式可以促進腳踝、膝關節(jié)靈活性的增強,使人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鍛煉身體兩側不同部位的肌肉組織;前屈體式能夠改善人體腎上腺和腎臟功能,促進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的激活,使人可以更加靈活、清晰地思考問題;倒立體式能夠刺激人體腦垂體腺,增強人體內分泌協(xié)調性,增強人的記憶力。
3.3.2 瑜伽呼吸法
瑜伽的練習離不開呼吸法,這是增強其健康價值的關鍵要素。在練習呼吸法的過程中,應該適當降低速度,同時保持呼吸的綿長性,增加血液含氧量,實現對心理情緒的有效調控。人的呼吸系統(tǒng)也可以由此而得到充分鍛煉,實現對內臟器官功能的有效提升。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完全呼吸法等是瑜伽呼吸法中最常見的形式。其中,胸式呼吸要求練習者能夠用胸腔吸入空氣,使其能夠最大限度擴張,在呼氣的過程中能夠向下壓肋骨,通過正確而科學的胸式呼吸法練習,能夠實現對心臟的鍛煉,增強人的注意力;腹式呼吸要求練習者能夠用腹部吸入空氣,通過腹部的收縮與擴張實現對腹部相關內臟的鍛煉,增強人體消化系統(tǒng)功能,多用于睡前練習,能夠改善人的睡眠質量;完全呼吸結合了上述兩者呼吸方法的特點,能夠喚醒人體內部器官的多種功能,增強人體生理腺體的機能。
3.3.3 瑜伽冥想法
人的思想在不斷發(fā)展,由此而引發(fā)的困擾和煩惱也在不斷增加,這是導致現代人身心疲勞的關鍵因素。而通過瑜伽冥想可以使人暫時忘卻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紛擾,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分放松[8]。在冥想當中,身體處于極度放松的狀態(tài),能夠改善人的思想與意識,其中舞蹈冥想和藍圖冥想是兩種最普遍的冥想形式。舞蹈冥想要求練習者能夠在特定音樂當中舞動身體,實現聽覺對身體動作的引導,進入到祥和的狀態(tài);藍圖冥想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在引導者的藍圖當中任思緒遨游,從現實生活的紛擾中解脫出來,傾聽自己的內心聲音??傊?,在緩解人體神經系統(tǒng)疲勞方面,瑜伽冥想能夠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使人從憂愁與焦慮的情緒當中掙脫出來,體會到生命的快樂。
3.4.1 社會經濟效應
“瑜伽熱”引發(fā)了巨大的瑜伽經濟效應,這是彰顯其社會價值的關鍵。健身會所的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健康問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將個人收入投入到健身當中。瑜伽成為健身會所必備的課程之一,尤其是瑜伽教練需求量的提升,使得健身領域就業(yè)通道不斷擴增,瑜伽導師培訓機構的收入增加,瑜伽相關的服務和產品等也在不斷增加,如瑜伽服、瑜伽墊等器材,促進了我國產業(yè)結構的多元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產值。
3.4.2 健康理念滲透
和諧社會的構建,不僅需要維持社會的基本安定,更需要每一個人保持身心的健康。瑜伽運動中體現的健康生活理念逐漸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成為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指導理念。在有規(guī)律的瑜伽練習當中,能夠使人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節(jié)奏,同時注意健康飲食,促進人體素質的改善,增強人體的免疫機能。瑜伽練習更加注重人的內省與反思,有助于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尤其是當前互聯(lián)網行業(yè)、設計行業(yè)等壓力較大的行業(yè)領域,瑜伽的健康生活理念受到從業(yè)者的認可,全民瑜伽的時代已然來臨。
3.4.3 促進民間交流
在全球化趨勢下,現代瑜伽也突破了傳統(tǒng)封閉保守的弊端,在增進民間交流方面體現出巨大的價值。世界瑜伽協(xié)會的數量達到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分布,其中包括中國、印度、美國、新加坡和孟加拉等。印度加爾各達是世界瑜伽協(xié)會的總部所在地,有幾十萬名瑜伽教練和導師,其注冊會員也達到了百萬之多。通過瑜伽文化愛好者的相互交流,能夠實現世界文化的融合,是推動全球化進程的關鍵。
研究認為,瑜伽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在提高道德修養(yǎng)、集中注意力和增強意志力;瑜伽的美學價值體現在體式的藝術性、音樂的祥和性,以及繪畫、攝影的優(yōu)美性;瑜伽的健身價值主要是通過體位法、呼吸法和冥想法的三者合一從而達到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瑜伽的社會價值則是其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健康理念的滲透,并能夠促進民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