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藝菡
(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濟南 250358)
2020年,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8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文件突出強調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要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錘煉意志、健全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莒縣各教育單位貫徹落實意見要求,重視學校體育工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利用學校現有的運動場地開發適合學校開展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項目,并以大課間活動為載體,將學校體育與學生教育完美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隨著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逐步升溫,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正在植根于每一位師生心中。莒縣學校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創新辦學思路,營造運動、健康、快樂的育人氛圍,著力打造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發展”為主題,滲透德育、體育為內容,集安全、勵志、國防、體育“四育一體”的陽光大課間。
近幾年,校園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在校園這種人口聚集性高的地方,如發生地震、火災等危險情況,學生會因為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而驚慌失措,極易發生踩踏事件[2]。此外,學校校園大課間活動若在無組織、無紀律的情況下進行,學生之間容易發生追逐打鬧、校園欺凌等事故,導致學生受傷、心靈受到傷害。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學子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肩上擔負著國家發展的重任,需要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每天的學習、生活,以激昂的斗志迎接未來。活動開展先鋒在營縣小店鎮尤其突出,小店鎮有著這樣一句話“店小能容南來北往客,山橫能育頂天立地人”,小店學校教育正融于這樣一個紅色教育文化深厚的地方,小店鎮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小店鎮的橫山是魯東南抗日根據地之一,素有魯東南“小延安”之美稱,眾多勵志形象在這片熱土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涌現了許多英雄人物,成為了眾多橫山兒女學習的榜樣,也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2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國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活發展。在當今時代,國防意識應深入每個國人心中,而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更應是時刻懷有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加強青少年的國防法制觀念,自覺履行服兵役義務,建立守衛國家的使命感。
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提出,學校體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體育強國戰略。國家多次對體育課程標準進行改革,對體育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的普及、學習壓力的增大及體育鍛煉、課外活動時間的大大減少,導致青少年的體質整體下降[3]。增強體質改善健康狀況是體育教育的主要目標。
2.1.1 活動流程
上午課間40min活動流程如下。
(1)應急疏散演練
大課間下課鈴一響,20s的哨聲響起,各班旗手按照撤離路線,迅速舉旗到達體育場安全地帶,緊接著1min的逃生警報響起,各班學生在指引教師的指揮下,體育委員在前、班長在后分兩路縱隊,快速有序地按照學校設定撤離路線奔向體育場本班旗手所在位置,參加活動。
(2)廣播播放大課間導入語,再進行勵志宣言
學生會主席帶領全體學生宣誓:“我是橫山之子,我以青春的名義宣誓:繼承先烈遺志,發揚橫山精神,牢記恩師教誨,感受父母恩情。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書青春精彩篇章,繪人生壯麗畫卷。不負父母期待,不負恩師厚望,不負天賜智慧,不負青春理想!不退縮!不彷徨!相信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爭創輝煌。我行,我能行。”
(3)軍訓隊形演練并跳校園舞
先進行軍訓時的隊列隊形演練,全體學生伴隨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音樂齊步走成兩路隊形散開,伴隨音樂《跑操進行曲》蛇形跑步9min,跑步結束全體學生伴隨3min《學習雷鋒好榜樣》音樂齊步走,走到其相應位置。音樂停止后,跟隨短音樂整理隊形,跳校園舞。校園舞結束全體集合,學校廣播中響起學校的勵志口號,全體學生齊步走,成兩路縱隊向前看齊,各班級按指定路線,有秩序帶回。
2.1.2 活動的具體要求
(1)學校組建領導機構
領導機構主要分為2個組,一個是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另一個是活動督查組,具體由政教處負責統籌安排,組織評價,校學生會協調各班的場地劃分,配合政教處對各班級進行監督檢查。
(2)學校各級工作分配
學校教研室負責對大課間活動項目的開發,針對平時活動實施出現的問題進行不斷優化;體育組實施方案、指導協調各班級開展活動;團委負責廣播系統,配合政教處做好評價工作;班主任為班級活動第一責任人,負責監督組織好班級的活動;任課教師分配到班,協助維持班級秩序,參與活動[4]。
(3)活動管理
下課鈴響后,班主任、班干部應及時將班集體帶到指定地點,體育委員做好集合整隊;活動結束后由體育委員整好隊,點清人數做好記錄后帶回教室;活動中政教處、學生會對各班級進行抽查點名;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討論大課間活動出現的問題。
2.2.1 活動出現的問題
活動開展的初期,由于學校對于活動的定位不夠準確,導致教師、學生對該活動的實施力度差,各負責崗位出現工作沖突現象。在大課間活動實施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因運動的強度、密度及運動負荷量的不適應,導致身體過于疲勞。
學校在開展陽光大課間活動時,急于達成活動整體效果,而忽視了活動的細節問題。在活動管理方面,沒有做細致的規劃,因此導致活動組織過程中出現了比較混亂的場面。
有些班級存在集體歸榮譽感差的現象,在進行勵志宣言環節,一部分學生嬉戲打鬧,態度不端正,圍成小群體聊天。在跑操和校園舞環節,部分班級跑步不整齊,校園舞隨意,動作無力、不協調。
2.2.2 保障措施
(1)合理定位
首先,對該項活動及時做出合理的定位,學校出臺《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方案》,多次開展全校性的大課間活動現場觀摩會。在此基礎上,要求體育教研組根據學校學生年齡的特點,堅持科學性、規范性、群體性、多樣性、實效性的原則,從內容、形式、時間等方面進行合理定位。
(2)強化管理
學校加強常規管理,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學校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專門制定了《“四育一體”陽光大課間活動評比方案》,建立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檢查考核注重實效,抓好落實。
(3)提升品位,提升大課間活動的育人功能
大課間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磨煉學生的意志,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良好的道德風尚。
(4)健全機構
健全組織機構,學校應做到3個“落實”,5個“必須”。3個“落實”:一是組織落實,成立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健全領導機構;二是內容落實,大課間活動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身體發育狀況進行合理安排;三是制度落實,以保證大課間活動質量。5個“必須”:必須按制訂的計劃落實,不能流于形式;必須列入學校作息時間,保證40min的活動時間,不得占用[5];必須精心安排,周密策劃,專人負責實施;必須做到師生全員參加,活動率達98%以上;必須對活動情況進行評估考核。
(5)遵循科學
構建科學大課間活動的理論體系。首先,大間活動要以務實、易于操作、易于鍛煉的內容為主。其次,大課間活動集安全、勵志、國防、體育教育于一體,組織形式多樣,以吸引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其三,大課間活動要遵循人體生理機能變化規律,從科學的角度安排好大課間活動的運動負荷,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較好的鍛煉效果。
“四育一體”陽光大課間活動的探索和實踐,使學校教師深刻認識到只有學生喜歡的德育才是真正的德育,只有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驗,美好的教育才能融入他們的血脈和精神。
“四育一體”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開展也是學校校風、校紀的集中反映,更是學校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鞏固和擴大體育鍛煉成果,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6]。“四育一體”大課間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四育”成功的喜悅及合作的重要性。
2016年以來,開展“四育一體”陽光大課間活動的單位作為全縣典型經驗被縣教育局進行推介,到學校參觀學習的教育同仁絡繹不絕。莒州網、莒縣教育信息網、大眾網等先后刊登了有關陽光大課間的文章。2016年,在市教育局組織的新教育每月一事敘事活動中某單位因陽光大課間榮獲二等獎。2017年,德育校本教材《“四育一體”陽光大課間》獲縣教育局領導高度贊揚。在此期間,學校還獲得了“全國新生命教育基地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國防教育師范學校”等稱號。
隨著各項有關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政策的提出,學校體育、學生的課外活動越來越受到社會和學校的重視,在發展體育教育的同時,也要將學生的安全教育、勵志教育、國防教育融入其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營縣各學校以“四育一體”的特色化形式作為陽光大課間的活動內容,在全方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優化了學校管理體制,使學校達到更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