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宜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學 廣東 深圳 518048)
處于初中階段主要教育目標在于培養綜合性人才,在教學學生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因此德育教育將會成為初中課程中重要內容。再加上初中階段學生處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與干擾,教師則應當注重學生德育教育,落實德育教育目標,對于初中生進行積極正向引導,便于學生未來全面綜合發展。
在初中階段展開德育教育首先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具體原因在于網絡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非常迅速,其中可能會包含不良信息。如果初中生一旦接觸到,可能會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誤入歧途。因此,教師則應當注重對于學生德育品質培養進行正向引導,充分利用我國優良傳統文化融入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優良德育品質,實現學生健康成長教育目標。其次在學校課程教學中,任何的學科內容不可能是相互獨立的,兩兩學科之間相互促進的情景時常存在,因此在具體學科教學中,恰當融入德育教育內容,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科學習積極性,并引領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例如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德育品質,岳飛的精忠報國、范仲俺的憂國憂民以及漢文帝劉恒親奉湯藥等故事融入到語文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明確孝道,引領學生們樹立正確世界觀與人生觀。
2.1 德育教育融入生活情景,共同解讀德育事件。教師在具體德育教育過程中,善于結合學生的生活情景,注重融入學生熟悉的情景,帶領學生們融入其中,針對熱門話題,積極展開主動探討,并在探討中發表自己的觀點與認識,并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德育認識,在討論與傾聽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對于社會熱點事件的正確認識,并規范學生自身德育行為,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例如教師為學生們呈現最近網絡上比較熱門的事件,組織學生們針對其展開討論,比如司機連續闖三個紅燈送嬰兒去醫院事件,面對嬰兒父母以及司機行為應當如何進行評價,學生們七嘴八舌的展開了討論,有的學生說司機的行為是正確的,因為司機是見義勇為的行為,他用自己的行為踐行了善良的德育品質,但是嬰兒父母的行為卻不對,沒有為司機作證,反而讓司機面臨失業風險,這樣的行為不值得提倡。還有的學生說,在做好事的同時,還應當注重留有證據,采取措施之后再實施,避免自己陷入類似網約司機的困境。學生們在深入探討中逐步樹立正確德育認知,對于學生優良德育品質的形成將會起得極大促進作用。
2.2 設立德育知識框架專欄,熏陶學生德育品質。德育教育環境對于學生德育品質的形成也會產生極大影響,當學生們處于良好德育環境中,能夠凈化自身的心靈,并陶冶學生優良情操,形成優良德育品質。因此教師在班級中,注重展開多種形式德育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們積極參與其中,為德育教育內容的實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優良德育品質的形成。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立德育教育知識框架專欄,并注重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德育知識進行宣傳,為班級中的其他學生樹立榜樣,并感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
例如教師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預留出一塊空白位置,為學生們設計德育知識專欄,在專欄中,可以設計德育名言,也可以設計德育小故事,讓學生們每天路過教室,都會看到其中德育內容,并受到熏陶。在專欄中也可以將某個學生的優良德育事件呈現出來,注重對學生的表揚,并為其他學生做好榜樣力量。
2.3 德育教育強化法治教育,提升德育教育質量。在學校中具體展開德育教育,還應當注重落實法治教育,具體原因在于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無法深入有效認識與了解德育知識。因此,教師在展開德育教育中,注重時常滲透法治教育內容,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讓學生們真正認識到作為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在享受社會相應權利的同時,也應當遵守相應的法律義務,踐行德育行為,全方位促進初中德育教育質量的提升。
例如初中生伴隨年齡的逐步增長,其獨立意識也在逐步增強,卻不懂的如何保護自己,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并不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例如當存在校園欺凌,我們可以通過模擬法庭讓學生知道在遭遇校園欺凌情況下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又比如有的學生在放學之后,經常會出現闖紅燈的行為,帶著自己的學校的定制的“禮讓行人”的旗幟,讓汽車停下通行的步伐,教師引導學生們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作為社會人,在享受司機禮讓行人待遇的同時,也應當遵守交通規則,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踐行學生德育品質。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最為關鍵階段,教師應當引起足夠重視,關注德育教育內容有效落實,完善初中德育教育課堂教學方法,高效應用學校教育資源,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校園德育教育環境,引領學生們踐行德育行為,養成德育品質,真正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