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蘋
(福建省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福建莆田 351100)
高階思維指的是以理解、記憶與應用為基礎發展而成的綜合性分析、評價、整合與認知能力,不僅是高層次心智活動的結果,還是個人認知能力的體現,通常以創新、邏輯、批判性和創造思維的形式存在[1]。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閱讀文本為依托,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使其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與價值,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一項難度相對較大的任務,對師生雙方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初中生的思維不夠成熟,再加上缺乏英語語言環境,中英語言、文化差異較大,因此,他們在閱讀中極易產生思維障礙。對此,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首先要做好新課導入工作,利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引出閱讀主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并開口交流,啟發他們的英語思維,為高階思維培養做好準備[2]。
例如,仁愛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1 Playing Sports 中的Topic 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中Section C部分的課文以“體育運動”為主題,主要介紹Ann一周的體育活動。課堂上,教師提問:“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o's your favorite play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引導學生結合已學知識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運動項目和運動員。然后,教師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將來想要從事的工作,從而在檢測學生對上節課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引出新課,初步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接著,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出示課文中出現的運動圖片,包括爬山、打籃球、跳高與跳遠等,并提問:“What kind of sport is she doing?”引導學生回答:“She is cycling/jumping...”帶領他們學習新單詞與短語。然后,教師提問:“How often does she go cycling? What does she do on Sundays? How long does she stay in the gym every day? What is Ann going to do in the school sports meeting?”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尋找問題答案,并根據Ann的活動時間表,描述她一周的運動情況,以鍛煉學生的知識整合與運用能力。最后,教師提問:“How do you feel after doing sports?”引導學生討論運動對人體的益處,拓展他們的思維深度。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有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要注重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主動發言,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把握好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銜接點,適當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強閱讀課堂的吸引力與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閱讀文章內容,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3]。
例如,仁愛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5 Our School Life中的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中Section C部分的Jane′s Day是一篇小短文,主要介紹中學生Jane的一天。教師可由談論Jane的學校生活導入課文:“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the passage. What does Jane usually do at 6:20 a.m.?”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與觀看圖片回答:“She usually gets up at 6:20 a.m.”教師追問:“What does she do at half past seven?”學生回答:“She goes to school...”由此,教師通過提出層層深入的問題,引導他們進行文本閱讀。接著,教師播放課文錄音材料,要求學生聽錄音補充課本第5頁1a剩余表格內容并核對答案。學生通過仔細閱讀課文,找出新單詞,并猜測詞義。然后,教師點評并糾正學生存在的理解錯誤,然后讓學生根據表格復述短文。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快速找出文中含有交通方式與頻率副詞的句子,并提問:“Can you tell me other expressions about frequency and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使其說出更多自己知道的交通方式和頻率副詞,如never、seldom、sometimes、often、usually、always, by car/subway/bike/plane和on foot等,以發散學生的思維。
閱讀教學屬于初中英語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文本由單詞組合而成,涉及結構布局、主題內涵及人文素養等知識,有著極強的可讀性與研究價值。在具體的閱讀教學環節,初中英語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采用各種方式對文本進行整體閱讀、反復閱讀,從而使其既理解課文大意,掌握詞匯、短語、語法等基礎知識,又能通過研究文本的謀篇布局,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培養邏輯思維[4]。
例如,仁愛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6 Our Local Area中的Topic 1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中Section C部分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My Home,主要涉及方位介詞短語,there be句型,以及特殊疑問詞how many、how much的應用。由于本課涉及談論家庭的房間結構和布置,教師應積極創設真實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反復操練已學到的關于方位和家的結構、擺設的相關詞匯,使其獲得整體認知。課堂上,教師先提問:“How's your home? What are there in your home? What is the dream bedroom like?”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家庭擺設及理想中的臥室,并在紙上畫出來,利用英語口語進行簡單描述,從而進入新課學習。接著,教師指導學生在課本插圖的輔助下自主閱讀課文,思考問題:“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Do you like the home in the picture? Why?”使其說出文中的房間布局。然后,教師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并討論自己是否喜歡這樣的房子,并簡單說明理由,從而讓他們了解課文內容。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注意文章的結構布局,著重分析作者介紹家庭布局的空間順序,強化邏輯思維訓練。最后,教師要求學生模仿范文,寫一篇介紹自己家庭的小短文,從而實現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培養他們的高階思維。
雖然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常規環節與常用手段,但是有的提問往往不夠深入,只停留在表層,或者問題較為簡單,學生只要簡單思考就能作答,這樣的問題意義不大,反而影響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教師應圍繞閱讀文本靈活設計問題,注重提問的趣味性、啟發性與層次性,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實現高階思維培養[5]。
例如,仁愛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的Topic 1 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中Section C部分的閱讀文本是一篇旅行指南,主要介紹旅行中的各項事宜。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先提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說出當天的天氣狀況。教師再問:“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要求學生說出一年四個季節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以及自己最喜歡哪個季節,并簡單闡述理由,從而利用生活化問題活躍他們的思維。接著,教師結合本部分1a的短文提問:“If you plan to travel,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at preparations need to be made?”指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與個人認知討論旅行前的準備,引出課文主題,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然后,教師提問:“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introduce about travel?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travel? Which countries are introduced? What are you most interested in?Why?”使學生在問題的導向下深入閱讀文章,從中找出答案。學生對文中出現的幾個地點進行對比和綜合分析,并用英語表達出來,有效培養高階思維。
初中生的思維相對簡單,不善于從多個角度看待與分析問題,而且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通常以掌握知識與技能為主,對思維的訓練不夠重視,高階思維的培養更容易被忽視。對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適當拓展教學內容,圍繞閱讀主題巧妙設置一系列開放性話題,鼓勵他們根據個人認知暢所欲言,讓學生自由表述各自的看法、觀點和見解,引導學生批判性地看待事物,進而發展他們的高階思維。
例如,仁愛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3 Our hobbies中的Topic 1 What's your hobby?中Section C以舉例的方式具體講述某一種愛好,通過介紹scrapbook的制作過程,呈現單詞background、paper、glue、scissors、stick、friendship、stupid等,并結合制作過程引出話題,即在談論事情或制作時要注意思維的條理性。課堂上,教師先介紹scrapbook,然后提問:“Do you know scrapbook? Who can scrap very well?”要求學生結合個人認知討論剪貼簿,交流各自對剪貼薄的認識和了解,并指導學生學習單詞hobby,進而簡單交流自己的業余愛好。
接著,教師提問:“What do you know about hobby?”同時在課件中出示一組常見的業余活動圖片,讓學生說出其英文名稱。然后,教師給出開放性話題:“What's your hobby? Why?”要求學生先說出自己的愛好,并用句型“Because...”簡單闡述原因。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詢問:“What do you like, Why?”用句式“I like...,because...”作答,同時一起評價各自愛好是積極還是消極的。
最后,教師帶領學生認真閱讀課文,讓他們模仿scrapbook的制作過程,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使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養成互幫互助和認真傾聽他人建議的好習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美好的事物都需靠勤勞的雙手來創造,進而培養他們的高階思維。
綜上所述,高階思維是學生進行高效英語學習的關鍵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高階思維培養當作一項系統性工程,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心理與思維特征,不斷探索、創新與改進教學方法,從多個層面、不同視角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幫助學生深層次地學習英語,為其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