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妹 宿遷學院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全過程中融入德育是積極踐行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出臺的學校體育的文件《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意見》中提出:強化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1]。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是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根本任務,在教學中傳授健美操相關的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想品質的培養,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實現“三全育人”[2],充分發揮健美操教學對大學生德育塑造的重要作用,也是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需求。
健美操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選項課程,傳承著優秀的體育文化,注重愛國主義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激發學生提升全民族身體素質的責任感。通過健美操文化中的愛國情懷、責任擔當、文化自信,讓學生認知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堅定“四個自信”,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健美操具有著美學價值,融健康與美一體。美是健美操的靈魂,健美操的美首先體現在形體美,即練習者的良好的體型、體態美。其次是動作美,健美操動作設計優美,充分展現了身體的協調性。還有表現美,有活力的面部表情和服裝打扮、歡快動感的音樂和靈活有力的動作,整體展現出健美操的美的核心表現美,讓大學生體會到健美操彰顯的青春活力,滿足大學生對美的追求和需求。通過對健美操中體現的美的理解,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
大學生需要足夠的自強自信,這樣才能促進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以發展,通過健美操可以發現自身的美,展現自身的美,提升美的自信,在教學中構建交流和展示的平臺,克服畏懼、自卑等不良心理,在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中變得越來越自信,勇于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樹立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自信中不斷發展、逐漸強大。
健美操是節奏性的項目,需要在音樂伴奏下集中注意力完成練習,稍不留神就可能忘記動作以致跟不上節奏,長期堅持練習可以提升自制力和毅力。注重動作的規范性和統一性,通過反復訓練要求高質量完成規范統一的動作,在不斷學習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通過健美操規則準則讓學生懂得敬畏規則,用規則體系約束言行,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意識。
健美操課程目標應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堅持把立德樹人融入健美操教學的各個環節,明確德育目標,體現大學生堅強的意志與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三觀,強體強國的熱愛國家意識,美學意識,培養勇于挑戰、不斷奮進的堅強意志力,永不滿足、積極進取的創新能力,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自信自強不息的優良品質,堅定理想信念,充分體現健美操的在德育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健美操相關的理論及技術教學內容中多融入德育元素。在健美操運動概述中介紹健美操發展趨勢、精神及文化,介紹優秀大學生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獲得的優異成績為國家帶來的榮耀,展現出愛國主義和拼搏奮斗精神,讓學生認知其優秀品質,認可其人格魅力。通過規則介紹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通過技術及技術組合的學習培養學勤學苦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審美意識。通過音樂、動作及隊形的創編培養創新創造意識和美學意識。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微課教學,讓學生了解更多知識,提高人文素質。
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堅持以學生發展中心,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運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采用能實施德育的新方法與手段,推行合作教學、小組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榜樣引領式教學等方式。利用小團隊讓學生學會人際間的交流溝通,培養樂于助人的優良品質,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通過榜樣引領讓學生正視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理性分析,尋找提高的辦法,在挫折中磨練意志,以正確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去應對,培養進取意識。在小組合作與競爭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互相支持協作,取長補短不斷創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創新意識、協作意識、競爭意識。
課程評價目的和功能是診斷與激勵,從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把德育作為健美操課程評價的一部分,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身心健康發展的變化,能夠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課程評價采用全過程、多層面考核,關注學生的差異度,具體體現在尊師重教、平時表現、互學互助、技術水平、教學比賽、課后練習、課外實踐等環節,引導學生不斷完善人格、培養勤奮好學、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勇于拼搏的精神,規則意識、服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