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普尺
(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扯休鄉中心小學 西藏 薩迦 857400)
1.1 學生主體地位缺失。學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雖然新課程改革之后,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學生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寫作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學生寫作的主題、結構、文體以及內容等都被受到了限制和約束。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導時,會直接限定文章的主題和文體,并把自己認為優秀的寫作結構、寫作材料等一股腦地傳授給學生,并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自由去自主構思和創作。這樣的教學方法沒有切實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平衡發展,從而造成兩極分化的現象。教學活動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構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幫助他們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素養,使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是由老師在課堂上唱著獨角戲,學生也應該積極參與進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而不是老師說什么我就聽什么。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該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只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學質量會有著顯而易見的提升。
1.2 課堂氣氛沉重。在寫作過程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寫作氛圍對于寫好一篇文章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導寫作時,應該讓課堂氣氛保持輕松愉悅,這樣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才可以遵循自己最內心的想法,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并且提高學生的寫作趣味性。但是在大部分的寫作課堂上,老師往往都是采用無聊死板的教學方法,既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和綜合能力,也使得學生對寫作毫無興趣可言。
1.3 范文使用不當。范文指的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參照的模板,小學生在最開始學習寫作時,范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在才接觸到寫作時,對于作文的概念還不是特別的了解,創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對他們來說有著一定的難度,因此,范文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通過范文,小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篇完整的文章是怎樣寫出來的,怎么把好詞好句應用到寫作中。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教師在進行初期的寫作教導時,運用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老師通過合理的利用范文,讓學生對范文進行模仿,在這一模仿的過程中,學生對作文的概念以及如何進行寫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范文在寫作教學的初期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當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維有了一定的提高時,他們對寫作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對詞句的運用能力也有所提高,有了創作出一篇完整文章的能力。因此,在寫作教學的后一階段應該要停止范文教學。
2.1 將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系。在寫作過程中,只有做到對生活進行積極的觀察,才能創作出有感情、有深意的好文章。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要教導學生通過寫作來描繪生活,把創作和生活緊緊聯系起來,借此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還可以教導學生們怎樣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材料、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把生活中出現的事物或人寫進作文中,不僅可以讓文章更加出彩,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2.2 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教師對于學生品德、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承擔起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教師的言行舉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必須要隨時端正自己的態度、注意言行,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教學水平、綜合素質也都時刻影響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謹記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3 創造輕松快樂的寫作環境。輕松愉悅的寫作環境能夠讓老師的寫作教學更具有效果,因此,教師應該適當調整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營造出一個愉悅的寫作氛圍,提高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在寫作時收獲快樂和滿足。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藏文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讓學生愛上寫作、主動寫作,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讓學生能夠創作出更加優美的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