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蘭妹
(福建省清流縣第一中學 福建 清流 365300)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新課改政策推行的重要舉措。開展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提升學生的基本的技術素養,結合其他學科學習,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目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起步較晚,還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比如教學設備不配套、教學工具欠缺,臨時配備的教學人才還需要磨煉等,導致通用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還不高。在資源匱乏的時刻,倘能夠把生活中的資源應用于通用技術教學之中,會有效提升通用技術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對于快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通用技術人才有重大意義。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實踐性、操作性非常強的學科,通過深入挖掘通用技術和生活中的內在聯系,能夠利用創新技術為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生活化創新需求[1]。基于這個理念,教師在高中通用技術的課題和課外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活動實踐,并把這些生活經驗和通用技術教材結合起來,創造一種技術與生活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方式,并在有效的教育教學中提升學生個人技術素養。事實上,高中通用技術教材編制過程中,也充分考慮了生活資源,并把它作為教材的內容支持。為此教材和生活相聯系,并把其中的技術應用于生活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更加突出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通過生活化通用技術課堂還能夠幫助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生活化教學資源和通用技術之間存在的很大的聯系,技術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創新發展需求衍生出來的,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和技術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如果通用技術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那么教學中缺少了實際體驗,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得不到鍛煉,也就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此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應用非常重要。
2.1 實物展示。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們展示真實存在的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加深刻地印象。抽象的理論通過直觀的展示表達出來,提升了學習樂趣,降低了理解難度,也發揮了實物的最大效用,體現了教師的聰明智慧。技術教學的本身就具備實用性特點,實物展示技術可以更直觀、更有效地展示技術的力量,揭示技術的本質,讓學生更快捷地掌握技術的操作要領。
2.2 案例討論。在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用的教學案例有兩種。一是使用教材中涉及到的教學案例,二是生活中具備一定經驗的案例[2]。大部分的教師趨向于選擇使用教材中的案例,這樣耗費時間去尋找和思考。但是這些案例來自于教材,學生提前閱讀教材時已經了解了,所以呈現時學生已經了解,不新穎,不好奇,也會對教師不服氣,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倘若教師科學合理的地采用生活案例教學,會讓學生豁然開朗,會心一笑,欣然接受。教師講出了樂趣,學生聽出了興趣,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成為必然。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把學生以及家長的生活經驗共同調動起來,幫助學生加深對于知識技能的學習積極性。
2.3 任務驅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多地開展教學活動,布置具體任務給學生。任務驅動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任務的完成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3]。任務確定前,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了解真實的學情,確保任務的實用性。教師要和學生把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要點、技術要領討論清楚。要鼓勵和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到任務的完成中,讓每個人都有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從而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所有學生的實踐能力。
正是通過一系列的任務支持和實驗的驗證,讓學生們了解結構的形狀對于穩定性產生的影響,同時學生們也了解到結構穩定性的影響三要素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通過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能夠引導學生參與到動手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路,提升教學效果。
2.4 問題教學情境創設。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多種問題情境,把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也能夠利用問題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本節課的知識點。例如在學習系統的分析原則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首先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車輪都是圓形的,為什么?”學生們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得出結論圓形的車輪才能夠行駛的更加平穩。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車輪是其他形狀的,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最終教師結合理論知識,為學生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講解。
在通用技術課堂上應用生活教學資源,能夠幫助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經驗,掌握通用技術課程知識點,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