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雅
(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銀子湖學校 寧夏 永寧 750100)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們受到的教學是一樣的,所以常常會出現作文千篇一律的現象,他們的習作往往缺乏新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策略,應用不同習作能力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每一位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要想有效地推動分層教學法的進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層是前提。因此,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之前,需要結合著自己同學生之間的接觸,按照學生的習作能力將他們進行分層,方便自己在之后的教學工作中應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如果教師并沒有重視分層這一環節,那么之后的分層教學往往難以或者較好的教學成果。
基于對學生的充分了解,教師可以將他們分為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習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和習作能力介于兩者之間的學生。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寫作思想,能夠以較為優美的語言行文,能夠寫出較為出彩的文章。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往往討厭寫作文,寫作的基本水平較低,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枯燥乏味。介于兩者之間的學生能夠基本沒有錯誤地完成文章,但是并沒有較大的亮點。對于學生的分層,教師不必要告知任何一位學生,只要做到心中有數即可。而與此同時,最初的分層策略是可以根據學生在之后的習作練習中的表現進行調整的,這將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分層習作教學。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學的共性和個性進行一定的結合,讓自己的教學能夠為全班學生所接受,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在引導下樂于作文練習中,讓他們能夠較為充分地意識到自己需要跟隨大家的進度開展習作練習,但是也需要在習作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個性。教師在開展習作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創設不同的習作目標,引導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達成這一目標從而有效提高整體的習作水平。
例如在教授完《春》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以“春天”作為習作的主題,引導學生能夠結合著自己在課文中所學的內容,從情感表達、結構層次等方面對自己的習作設定一定的目標,要求自己能夠在能力的范圍內實現個人的成長。在完成設定的目標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比如,部分學生會描寫春天的景物如花、樹、草等,在描寫完景物之后再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一定的表揚,讓他們能夠堅定習作的信心。但同時,學生也需要對自己提出更好的要求,如將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進行融合,進而讓自己的文章更為特色。
與此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習作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討論的形式更好地抓住習作的重點,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比如對于習作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重點挖掘寫作的思路、寫作的意義等較為表面的東西,讓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習作任務,在此基礎上讓自己的表達能力有一定的特點;而對于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從文章深度和文章的創新性兩個方面進行討論,鼓勵他們深剖文章的寫作意義,從而更有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討論的形式,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更好地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這對于提高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習作水平有較大的幫助。
在開展習作教學的過程,教師需要結合著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中的指導作用,在為學生解答習作中遇到的困難的時候有效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習作任務。尤其是對于習作能力不同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指導方式,讓習作能力較弱的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習作任務,做到不出錯;讓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有更為自由的習作表達,讓他們能夠充分結合自己的個性開展習作任務。但不論是在對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指導還是對習作能力較弱的學習進行指導,教師需要讓自己的教學過程具備一定的趣味性,易于學生理解接受,從而能夠取得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完《背影》的內容后,教師可以以“父愛”作為主題進行寫作練習。由于學生對于“父親買橘子”這一情節并不熟悉,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父親接孩子上學”的視頻,讓習作能力較弱的學生通過觀察視頻,能夠從人物、事件等方面完成基本的寫作任務,讓習作能力較弱的學生能夠結合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寫作,從而實現分層教學。
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引用分層教學法,在根據學生的習作能力對其進行分組的前提下采用個性與共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幫助每一位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同時也能夠發揮自己的個性開展寫作練習;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讓不同習作能力的學生能夠在自己能力的范圍內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一定的提升,從而有效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提高習作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