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蘇州 215200)
電子類專業涉及面廣泛,所以電子類專業所涉及的專業分類也較多,選擇性較多,知識面較廣;主要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類、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封裝技術、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水聲工、應用電子技術教育、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波傳播與天線、電信工程及管理、醫學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
通常電子類專業分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大學科。每個學科下又分很多的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一般分為電路與系統、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的整體設置靠近于電子學類的基礎應用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般分為:通信與信息系統、信息與信號處理。電子類分項太多,所以對學生的要求也就更為嚴格,系統。而且根據現實情況的不同,分析清楚要主要學習的內容,和實踐結合研究出一套適用于學生自身,以及中職學校教學和使用的一門重要專業。
就現情況而言,中職類院校開設的電子類專業一般教學模式是理論知識教學結合實驗教學、實踐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過于老舊,理論知識很多都是早幾年前的知識,在現實企業生產中可能已經更新換代甚至已經淘汰,所以所學的知識總是有滯后性,大多數知識不能在今后的就業領域中應用[1]。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師還在以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授的理論知識多,方法單一,學生動手條件少,造成學員在實驗中不能做到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影響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及創造力的培養。
在當下,中職學校應該加大對學員在實踐教學中的教學力度,做到實踐教學和傳統理論教學相結合,在院校中校方應該加大電子專業類實踐教學改革力度,為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做出實質性的改進,做出內容整合、調整,在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做到多層次,彈性式結構、而且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教學體系針對學員個人做到專業性、計劃性培養,并在走進社會后能夠更快地融入到電子專業的工作環境中。社會實踐的引入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的改革,在整體改革過程中須要加強整體的規劃和系統的建設,從實踐體系、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和實驗室開放管理、實驗教師隊伍等方面綜合設計,配套實施。讓電子專業對專業人員的培養做到定點培養,指向性培養。在教學中,豐富課程內容,讓理論知識更加接近社會,接近企業,讓所學,有所用。比如在電子專業課程中有一門電子CAD的課程,學習的目的是在現實企業中輔助設計電路板、電路圖。學員大多學到的只是軟件本身的各個命令用法,忽視軟件制作電子線路板設計,制作加工工藝流程這些專業方面的知識。這需要老師改進教學計劃讓學員能將專業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中[2]。
實踐性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在現實中,中職學校教師專業性老師一般分兩類:一類是年輕的老師。一般這樣的老師都是剛畢業走出社會,基本的都沒有很多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他們的教學內容不能完全地適應于社會的需求。而另一類是年齡比較大的老師。他們大多是在學校一直工作,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教學的內容大多依賴于自己以往的知識架構和認識水平,根據自身的經驗影響對學生的影響。這種情況要看教師能力對學員的影響。而且在學員實踐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有些問題教師并沒有遇到過,這要求教師不但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外,還要具備較強的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校方也應該為教師請專業電子類行業精英對教師的進行專業培訓,學校內部讓教師之間形成競爭模式,能者多勞,多勞多得,也可以邀請有社會企業一線的生產經驗的人員進入課堂,讓學員更能切身感受真實企業生產一線實際操作中的經驗,更接觸一線環境,為進入社會更能好的融入生產一線中,為以后的自身提升做出扎實的基礎知識。
對于有條件的中職學校,會在校內建設電子設計訓練基地,有效的培養學員的現場實踐與自身創新能力。根據電子類專業的就業特點,建立相應的電子設計實踐基地。在實踐基地的教學,培養出一批專業性強、有能力的學生,以他們為示范標桿起到帶動作用,為學習班級營造一個優秀得專業學習氛圍,發揮其影響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止通過訓練實踐性的東西,而且在平時,也進行一些競賽類的活動,為學員創造一個競爭的環境,督促學員進行學習實踐,最終把學到的電子類知識,利用到現實中去,學員在得到好成績的同時,也激勵了學員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在學員提高的同時,學院的名氣也得到了宣傳和影響,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專業,這個學校的能力。在教學方面,充分發揮訓練基地的優勢,更好的培養了學員的專業能力。為學員建立完善的培訓計劃,按計劃實施的同時,根據學員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及時更正學習規劃,對學員做針對性的培養,讓學員在自己擅長的方面、優勢搞得方面做得更好,更精。對自己以后針對性發展做堅實基礎。在培養方面,對學員的規劃是分階段的,從最基本的簡單單元電路到一個整體系統的設計,逐層深入,綜合培養經學員的綜合電子設計開發能力和電子工程實踐能力。
在校外和專業的電子企業深度合作,可以邀請專業的電子技術人員來為學員未來接觸電子行業做一些一線經驗的培訓,讓學員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在讓所學的東西在實踐中落到使用的地方,更加了解電子工程設計的要求,提高學員快速適應社會一線工作的能力。校方也可和企業加強溝通聯系,把學員的學習和企業的發展聯系起來,讓學員在學習電子專業的同時,進入企業現場實踐,讓學員進行實訓教學,在實訓期間,有企業的技術人員為主要的指導操作,學校老師配合企業對學員進行教育管理[3]。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場內實訓期間,方便了學員把學校學到的東西和企業學到的東西有效地聯系起來,在鍛煉了學員的操作能力的同時,大大加深了學員對現行企業電子線路知識和傳感器理論和實踐的深刻理解。在校方和企業間建立一個互惠互利的良性關系。學院培養了人才的同時,企業也得到了低成本的服務,讓這樣新興的教學模式做一個長久的合作發展。培養更多的電子類專業人才。
在電子類專業教學中,校方要為每個階段的學員做一個針對性的工作規劃,在實踐過程中,校方也要多的組織教師進入企業,聽取企業培養人才意見,總結經驗,研究內容。聽課,研討,協助教師制定適合相應其學員階段的教學計劃,教師之間經常組織座談會,研討會。即使了解學員學習心理,動態。交流學習經驗,聽取學員實踐中提出的好的建議,對教學計劃適應學員的培養做出切實可行的整改,努力提高教學質量[4]。
綜上所述,在電子類專業人才培養和實踐教學的改進過程中,要做到所有的教學改進措施都是為了更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要堅持以培養專業的人才為向導,以學員的培養為主體,充分發揮實踐教學改革所帶來的好處,讓學員的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學員在創新能力的綜合性培養。為電子類行業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高能力的優秀技能型人才。為國家的電子行業發展做出更加高標準、高效率的貢獻。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更加高效地促進電子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