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芝琴
(交城縣職業中學校 山西 交城 0305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全方面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要擁有專業知識、擁有專業素養、擁有較強心理素質和良好身體素養的綜合性人才。與此同時,隨著學業負擔和對就業壓力的增大,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頻頻出現,必須得到學校、教師、家長的重視。因此,在中職學校當中,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就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更好地進行學習。在眾多教學方法之中,體驗式教學方法有著很好的應用效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體驗式教學模式,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對相關事物進行體驗和感受,通過親身經歷來感受到更多的內容,在自身原有的知識基礎之上,構建一個系統全新的知識結構體系。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束縛,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而教師在課堂當中扮演著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等多種角色,教師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通過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同時鍛煉學生的創新與動手能力[1]。
在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進行生硬的知識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反而會使學生對于本課程的學習產生厭惡,這種被動的學習方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體驗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利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一種和諧良好的關系,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有更好的理解,有較深的感悟。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不用按部就班的對教學方案進行實施,也不用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應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與情感心理狀態,能夠極大程度的增強教學效果,有助于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1 創建合適教學環境。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教師創建合適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學習。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加深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知識的印象,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應用有限的場景,制造教學氛圍,進行相關場景模擬,讓學生進行感悟。如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讓學生用筆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優點、缺點或自己的性格特征,然后教師對其進行分析評價,讓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促使學生良性發展,擁有健康的心理。
3.2 進行舉例分析說明。在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進行舉例分析,并以此說明心理健康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案例的探討,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分析得出一個結論,然后讓學生舉手發言,說明本小組的討論結果。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能夠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在案例當中尋找到自己的影子,打開心扉,提高心理健康教學效率[2]。
3.3 利用角色扮演。在體驗式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此來增加學生的心理體驗,幫助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并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心理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心理健康知識以及相關內容進行劇本撰寫,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這種模式可以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角色的心路歷程,體會角色在面對各種情況是產生的不同情感,尤其是面對困難和坎坷的時候,是怎樣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克服的,在此過程中健康的心理又起到了什么樣的積極作者用,以此加深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中職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教師可以應用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并內化于心。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創建良好的教學情景,利用教學案例,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