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通道街回族小學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古詩詞在我國文學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歷經歲月的打磨,歷經情感的凝聚,逐漸地成為具有深厚底蘊的藝術珍寶,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如今,文化自信的理念在教育領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可以說,以古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更是受到了教師的重視。因此,文章針對小學古詩詞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分析。
興趣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然而,由于古詩詞在修辭達意,語言特點等方面與現代文具有較大差異性,所以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會有一種學習壓力。他們對古詩詞往往不怎么感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語文優秀生會幫助語文學困生解決古詩詞中的難點。此外,組員之間還能相互交流有關古詩詞方面的學習心得。有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構建古詩詞高效課堂的時候應當自覺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古詩詞的研討。例如,在學習《宿新市徐公店》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就利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組中,學生就如下任務進行合作探究。任務一:《宿新市徐公店》的寫作背景。任務二:根據《宿新市徐公店》以及課本插圖,編一個有趣的故事。小組成員相互分享。任務三:組內成員之間相互討論這首古詩的所展現的鄉村美景以及蘊含的童趣。其次,小組成員就以上任務進行相互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所有成員都進行了主動發言。這樣一來,大家齊心協力,高效地完成了教師布置的有關《宿新市徐公店》這首古詩的小組任務。
在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發現學生感受不到學習古詩詞的快樂。面對晦澀難懂的古詩詞,學生學習熱情并不是很高。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就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感受無限的壓力。久而久之,學生越來越感到吃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古詩詞課堂中可以引入綠色游園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古詩詞的學習。如此一來,學生收獲到的不僅僅是古詩古詞,還有無限的快樂。
例如,在學習《芙蓉樓送辛漸》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就利用了綠色游園的模式。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我們進行一個綠色游園的小游戲吧。這個游戲的步驟是什么呢?”于是,教師把游戲步驟告訴學生:第一關,根據提示補充詩句。第二關,根據詩句進行翻譯。第三關,快速搶答。在綠色游園的過程中,教師負責出示相關考題。學生只有在答對的情況下才能進入下一關。誰最先通過第三關,誰就能順利地進入游園之中。這樣的游園游戲有效地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了《芙蓉樓送辛漸》這首古詩。
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常常發現學生不能對古詩詞進行有效鑒賞。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古詩詞的整體架構以及細微之處的理解處于不清不楚的狀態。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入支架式教學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能對古詩詞的結構美、細節美以及語言美產生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有鑒于此,語文教師在構建小學古詩詞高效課堂的時侯應當主動地利用支架式教學法,從而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例如,在學習《墨梅》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利用了支架式教學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墨梅》這首古詩向我們介紹了有關梅花的內容。請同學們朗讀這首古詩,想一想這首古詩從哪些方面寫的梅花?這株梅花有哪些特點呢?”其次,學生就這首古詩進行了認真地朗讀。而后,有的學生說:“古詩寫了梅花的顏色、形態、味道。”還有的學生說:“這株梅花的特點是清香迷人,灑脫淡定,自信不俗。”還有的學生說……再次,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如下支架。支架一:了解作者,理解詩意。支架二:分析詩境,感受品質。支架三:拓展延伸,借物喻人。對于這些支架,學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完善第一個支架的時候,學生對《墨梅》這首古詩進行了認真的翻譯。在對第二個支架進行分析的時候,學生分析了《墨梅》這首古詩的內涵:梅花象征了不與他人同流合污的品質。在解讀這三個支架的時候,學生共同討論了利用借物喻人手法的其他古詩。總之,這樣的支架教學法有效地使學生對《墨梅》這首古詩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
綜上所述,教師在古詩詞課堂中,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模式,激發了學生的探討興趣、利用綠色游園模式,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入支架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從而有效加強了古詩詞課堂教學的質量,使古詩詞課堂揚起了高效的風帆,進而使學生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感受詩人的悠悠情思與詩歌中的深遠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