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香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義都鎮中心小學 廣東 龍川 517393)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簡單地講,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按照不同的類型如文本內容、文本表達的主題、文本結構體裁等進行歸類然后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從而達到多元化、多層次化、多視角化閱讀。群文閱讀打破了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是語文閱讀教學的突破和完善。群文閱讀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有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還有益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數量,提升閱讀質量,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方面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而讀又是閱讀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可小學生普遍存在語言組織能力差、觀察能力較弱等棘手問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2.1 設置提問環節,提升思考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已經閱讀過文本的掌握程度高低是評判群文閱讀教學成果好壞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設置必要的課堂提問環節既可以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認真積極思考的能力。群文閱讀的教學基礎是先讓學生讀一篇文章,在對文本內容較為理解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閱讀多篇類似文章,讓學生在閱讀時自行開始對信息進行提取和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在設置問題時教師應該將一組同類型文章看作一個整體,然后針對整體提出具有比較性或者歸納性的問題,學生就會為了解決問題將文章都結合在一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多種閱讀素養。
2.2 開展閱讀分享會,增強班級融入感。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自行安排時間進行定期的閱讀分享會,這是增進學生之間彼此了解程度的好機會,還可以鍛煉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尤其是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爭取做到讓他們打開自己,釋放自己的內心。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的年齡段閱讀的書籍,可以當場布置讀書任務,然后讓學生輪流說自己的閱讀感悟。[1]例如:布置《蟋蟀的住宅》這本讀書任務的時候,教師發現學生對于動物特別感興趣,在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時都有各自的見解。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順水推舟再布置同類型的動物書籍如《昆蟲記》等,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去比較和思考同種類型書籍的共通點和不同點,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開展閱讀分享會這種輕松有趣、創新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名著、圖書的閱讀欲望,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在確保了學生閱讀量的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
2.3 激發閱讀興趣,培養寫作激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主要的就需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一開始的被動學習變為后來的主動學習。只有真正培養起學生的創作激情和閱讀樂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比如在《秋思》的教學中,在進行情境導入板塊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首關于秋天的歌曲或者短視頻,來引發學生對秋天的感悟,之后再找幾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該首古詩來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之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拓展幾首課外的關于秋天的古詩,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感受幾首古詩的聯系和區別,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還確保了學生課外的閱讀時間同時還豐富了自己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氛圍輕松有趣,最終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有顯著提升。
2.4 安排家長閱讀任務,增進親子關系。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單單只有校方、老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然而如今大部分的小學生家長都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輔導孩子家庭作業,久而久之家庭關系也會日漸疏遠。因此給家長安排適量的閱讀任務,讓家長和孩子閱讀同種類型的書。在家長和孩子都有時間的時候進行親子共讀時,可以在閱讀之后讓學生和家長交流閱讀心得,找到書籍的共同之處,從而培養家長和孩子的默契。進而增進親子關系,還可以增強孩子的閱讀信心和閱讀動力,那么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都會逐漸提升。
綜上所述,以上所有的方法都是緊密聯系而又互相制約。閱讀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環節,其影響力不可小覷。群文閱讀還能夠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找對正確的教學方法,抓好各個環節,努力創造機會,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