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艇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陜西西安 710068)
體育課程在中學教學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同時教師也意識到體育也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秘密武器[1]。可是仍然有一些學生對運動的參與度不高,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體育課疲憊乏味,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互動時,就會形成散亂低效的上課狀態。所以,教師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教學理念,將學生的運動天賦調動起來,以多元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教師不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而只是片面追求體育課的成績。在授課過程中,采用極其嚴厲的教學方法,不給學生緩沖過渡的時間,學生對體育教師有刻板印象,不敢詢問教師的上課進度和測試強度。而教師上課講述的要點,很多學生不愿意聽從。由于教師不具備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懂得如何開展游戲教學、互動教學,在上課過程中教授千篇一律的內容,教師對于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否則很難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積極參與性。體育課堂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及師生互動,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肢體動作,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2]。教師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只是進行單一動作模仿,難以全面掌握具體的動作技巧,不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依舊存有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強制的教學手段,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課堂參與感不強,缺少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老師不知道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于內心敏感的初中生直接批評,這使得很多學生感到不滿。此外,教師并沒有給予學生主動參與的權利。在課堂上,教師規定學生必須按照老師的想法去做,雖然這是標準的動作,但是學生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也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錯誤,久而久之,動作只能越來越不符合規范。此外,在課堂上,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例如不同的學生喜歡不同的運動,而教師強制他們做一種運動,因而一定會有人因為不擅長而被批評,實際上,他們也有在其它方面的長處,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主動權,因材施教。
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習慣使用單一的口令命令學生做各項運動,所以,學生也與體育教師充滿隔閡。例如,教師讓學生上課前,通過跑步熱身,但是學生經常有各種小動作,因為初中生處于叛逆期,不喜歡被規則束縛,更喜歡表現自我,而且長期的熱身令學生大汗淋漓,沒有多余的精力應對接下來的課程。但熱身是體育課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健康的運動方式會使學生身體酸痛,產生各種問題。所以體育老師可以讓學生課前通過跳繩比賽、健身舞、同學互動鍛煉等方式完成熱身。這些游戲互動可以使學生自發參與其中,不知不覺就鍛煉了身體。此外,如果在體育課上播放動感的音樂,更有益于釋放學生的壓力,使他們緊繃的精神得到放松,不再害羞,全心投入體育課程中。
由于學習競爭壓力的增加,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而體育老師沒有關注個體的差異,不考慮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這樣也會造成課堂上的突發事故[3]。例如,一部分學生由于先天缺乏運動天賦,自身過胖,導致他們跑步的時候氣喘吁吁。體育教師需要針對這些學生制訂循序漸進的鍛煉方案。此外,體育課程的運動密度需要與學習任務的密度呈互補的趨勢,當學生課業壓力過大,高壓的體育鍛煉會使得學生更加緊張,上課時沒有精力,產生疲憊感。也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考試課而分心。因此,當學生面臨一些重要考試時,體育教師應該合理調整上課時間,給予學生部分時間自由安排。并且將課程與學習進度緊密結合,考前適當減少運動,考后通過有趣的體育游戲釋放緊張情緒。
適當的運動能夠幫助學生調節身體機能、平衡學習壓力,在日常的體育鍛煉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適當的鍛煉緩解學習壓力。教師要從每一位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出發,并且從體育課的專業知識角度來為學生提供意見。由于現代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學生的肥胖率逐年增加,身體素質與以往相比也有所下降,再加上電子產品的影響,很多學生都不會主動地安排運動時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引導,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安排,循序漸進加強運動,按照科學合理的計劃來落實鍛煉計劃,提升身體素質。
學生對體育老師的刻板印象是無法溝通,不理解學生。但是大多數體育老師已經在新課改的引導下,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即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通過師生對話,增加彼此的信任,以便課程順利開展。例如,一般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問題、生活中的煩惱時,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班主任或者家長,但是卻忘了幫他們放松情緒的體育老師。所以老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在學習和運動方面的優點要給予表揚,對于不足的學生更要鼓勵,給予他們自信心。
體育教師應該充分發現他們的優點,在值得精進的運動上支持鼓勵他們,并針對學生的弱點提出適當的訓練建議,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部分教師采取命令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不夠密切,這就使得部分學生會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與教師缺乏溝通。新時期教師應逐步轉變自身的固有教學觀念,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重視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4]。體育老師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緩解生活壓力,讓他們能夠獲得更為健康的學習日常安排計劃,在體育鍛煉當中獲得快樂。不論是從身體角度,還是從心理角度來看,體育課對于學生都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需要廣大教師進行合理的教學革新,突出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每個學生的興趣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打籃球,有的人喜歡踢足球,所以要想使所有的學生做同一件事,那必然有表現不佳的人出現。所以教師可以開放體育器材室,申請購買高質量的體育運動器材,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鍛煉方式。在課堂上授課時,可以詢問學生最喜歡的游戲,通過游戲形式完成課堂任務。例如打籃球,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內的合理搭配,以投籃計分的形式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指出學生在投籃姿勢、力量上存在的不足。一旦投入比賽,學生就會通過各種方法嘗試贏得比賽,這個時候,體育課堂訓練效果能夠大幅度提升。
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動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因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記憶和生活經歷都有所不同,在體育鍛煉上水平和層次也會產生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來進行規劃。但是教師面對的學生眾多,教學任務重,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來完成體育鍛煉的任務[5]。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鍛煉情況,來制訂系統、完善的教學方案,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實際的鍛煉過程中不斷吸納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技巧,改善體育學習效果。
如果學生出現了問題,教師需要先反省自身的教學環節是否有不當之處,因為教師是引導學生興趣方向的重要人物。在課堂上,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放低姿態,在最適合學生放松心情的時候,成為他們的良師和益友,教他們如何通過正確的、高效的鍛煉方式培養健康的身體[6]。體育精神與學習精神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都需要堅持勇敢,一時的鍛煉也許不會改變個人的精神面貌,但是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一定會克服畏難心理、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