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實驗學校,江蘇南京 211800)
近年來,生活化教學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且被廣泛應用于各學科。其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尤為突出[1]。教師利用生活中的熱點事件,讓學生了解事件中人物的道德品質,普及事件涉及的法律觀點,使學生能夠很快從抽象的概念中建立具體的道德與法治概念,從而顯著提高教學成果[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而實現這一教學理念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從而更好地培育良好品德。本文圍繞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展開了分析與探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表達了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民群眾所要追求與向往的理想精神世界,也是建設美好明天的基本綱要。
眾所周知,未來的發展屬于青年人,青年群體代表了祖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幫助青少年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教育工作的首要及重要任務之一[4]。小學階段,學生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建立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樹立良好的“三觀”尤為重要。教育部設立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就是為了將相關的思想道德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二十四字核心理論是良好“三觀”的具體內容,也是青少年要踐行的行為準則。
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具體的實例作為表現載體,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也需要教師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化素材相對應,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素材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比如,“國家機構有哪些”是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重點內容。從題目來看,其要求學生了解國家都設立了哪些機構。教師可以從中共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下設的各分支進行講解。教師也可以通過講解各機構的組織架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但以上只是基本知識的講解,這樣的講解無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有效聯系。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從“為人民服務”的角度開始講解,通過“拾金不昧”的相關案例,讓學生了解公安系統是國家機構之一,也是國家機構的縮影,這也表現出國家機構的宗旨是為幫助人民解決問題,即為人民服務。
通過這樣的講解方式,教師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敬業、公平”等內容,從而很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課堂內容進行生活化聯系,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
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思考國家機構還為人民提供了哪些服務,如社區服務。社區通過垃圾分類的宣傳語,讓街道甚至整個社會發生改變。這反映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文明”的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舉例,然后深入剖析觀點,最后提高理論層次,實現教學目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很多人工智能設備被應用于教育領域。無論AI 人工智能技術還是VR 技術,都可以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6]。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使用現代化工具,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情境中理解知識。
例如,在教學“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這一重點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VR 模擬警察抓捕犯罪的情境,讓學生明白警察是如何勇斗歹徒的。警察不僅要有強大的體能,還要有強大的智慧。
這樣的“安全模擬演練”,在其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法治”等內容,能夠有效地將道德與法治課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起來,通過具象的展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7]。
課堂互動對任何學科的教學都十分重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生活化素材加強課堂互動,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8]。例如,在講解“人大代表為人民”的重點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法庭情境。學生可以自主組成興趣小組,通過對不同案件的了解、分析,扮演不同人物,從而更好地理解法治精神。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深入觀察社會現象,如插隊等。學生在課堂上匯總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將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聯系起來,能夠更好地理解與記憶相關知識,提高學習水平,從而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傳統的理論教學逐步被生活化教學所取代[10]。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取得的成果尤為顯著。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聯系不夠緊密。而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教師能夠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例相結合,利用現代化技術呈現生活場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課外活動,從而增強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進而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