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麗珊
(福建省仙游縣大濟鐘峰小學,福建莆田 351200)
小學教育作為學生接受正式教育的起點,對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行為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是學生正確觀念、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目前,全球都面臨著嚴峻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和正確的環保意識意義重大。
美術教學在教育中主要承擔培養學生對美學的認識的任務,其在人們形成正確觀念、意識方面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小學階段,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觀念和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使小學生學會從生活、社會和大自然中發現美,并建立美學認知形態[1]。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建立美學認知,還能增強小學生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所以,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意識,使其在廢舊材料的收集、改良、制作和使用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收集并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教學資源,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鼓勵學生積極解決問題[2]。教師可以通過廢舊材料的再利用,讓學生樹立更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其美術核心素養。
美術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門基本的必修課,大部分小學生不會強烈排斥,而且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也形成了一定的美學意識。但由于小學生個體差異明顯,所以對于小學美術教育來說,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要有所改變。目前,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課堂教學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小學教育工作者提升對其的重視程度。
在廢舊材料的有效利用方面,很多教師存在意識上的誤區,對廢舊材料的利用過于單一,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不能夠很好地引導小學生樹立認知意識,也不能很好地提升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環保意識。
小學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不能合理引導學生將本地生活資源、自然資源等與教材教學相融合,與當下的素質教育要求相違背。
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結合小學美術教材要求,創新教學方法,以貼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前提,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加強對自然資源、本地生活資源的有效利用,在豐富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美術教育做出合理的引導和示范。
要想充分發揮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首先,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認知理念,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加強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通過引導、課上講授討論、課下收集制作、展示作品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其次,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在教學美術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制訂符合小學生特點的備課方案,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小學是學生動手能力、興趣發現、想象力培養的重要階段,也是其對美學認識的重要階段。在小學美術學習過程中,通過廢舊材料的再利用,小學生能夠從另一個角度來認知美學,能夠培養變廢為寶的觀念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3]。在小學生學習美術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鼓勵和肯定學生,讓小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教師可以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利用廢舊材料做出相應的作品,讓小學生在欣賞作品中激發學習興趣,并鼓勵其大膽嘗試制作。
相較于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現代素質教育強調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而廢舊材料的再利用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課程,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活動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收集廢舊材料的過程中,直觀地感受物質和價值的變化;在廢舊材料的剪裁、再制作的過程中,提高其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使其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在作品展示過程中,激發小學生的成就感及培養其藝術審美能力。
例如,教師在保護地球的作品展示活動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泡沫、快遞紙箱、礦泉水瓶、舊衣服等廢舊材料,來共同制作一個符合主題的作品,并賦予該作品理念。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合作創作出很多符合主題的作品。
由此可見,教師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收集廢舊材料,并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動手制作,在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僅局限于教育本身,而應放眼于自然、生活,引導學生在自然環境、社會生活中發現并有效利用本地資源。例如,在美術作品的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強調自然資源的引入,如可以將秋天的落葉、被修剪的樹枝、草叢的雜草等作為作品素材,引導小學生在自然生活環境中形成對美學的認知,從而培養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小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又如,教師可以建立廢舊物品回收平臺,鼓勵小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收集廢舊材料,并鼓勵學生交換使用,從而讓學生樹立垃圾分類、節約資源等環保意識。
綜上所述,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要求,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觀念,是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創新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不僅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還能夠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小學生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總之,廢舊材料在小學日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利用,能增強小學生的美感,提升其藝術審美能力,讓小學生直觀感受到“藝術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