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祥 東莞市厚街鎮國庫支付中心
國有資產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正常穩定運轉、落實公共管理職能的關鍵基礎,通過對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有利于發揮出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能力。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要在國有資產的運營管控方面加強力度,避免發生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向著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方向不斷探索,針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實現更進一步的規范。
目前在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工作中,存在普遍的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重要性認知不足的問題,管理人員忽視了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意義,導致實際的管理工作無法提高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工作質量。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片面地認為固定資產和國有資產是相同的,管理國有資產就是管理固定資產,這是一種典型的錯誤認知。缺少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正確、全面認知,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流動資金的保值、增值工作落實不到位,重資金輕物的現象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中普遍存在,限制了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的綜合成效,對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和未來的穩定發展形成了不利影響[1]。
制度保障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目前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中,缺少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應用管理措施。按照財務部門印發的相關文件,在實際的應用中效率不足,難以考慮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原則,實踐應用效率有限,現行的資產運營管理制度不符合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的實際現狀和目標要求,導致已經構建起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表面,無法提高整體的資產管理工作質量。缺少有力的制度依據,限制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更進一步的探索和發展。例如,在國有資產的處置方面,部分人員會將相關的手續流程簡化,甚至存在違規操作的現象,導致國有資產中出現了不合理的提前報廢現象,資產評價存在普遍偏低的情況,針對資產的管理工作難以落實,隨意處置國有資產,形成了資產浪費等問題[2]。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應采取有效的監管措施,提高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但是落實到實際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中,卻受到了傳統理念的影響,缺少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導致沒有將有力的監管措施落實到實際,忽視了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甚至對于部分固定資產和設備設施沒有進行管理。盲目處理的現象十分普遍,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浪費和不必要的資金投入等,缺少對國有資產的有力監管,降低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綜合水平,形成了國有資產浪費的問題。
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首先要從意識層面樹立起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明確認知,針對現階段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問題,管理人員要提高自身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明確認識,重視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將其作為重要的環節,納入到干部考核工作體系中,對工作內容進行細化,督促管理人員強化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意識。通過干部考核機制,將領導干部人員的力量調動起來,提出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改變傳統的國有資產管理理念,實現全方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加強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的創新探索,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落實國有資產運營管理。采取責任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進行明確的劃分,結合合理的獎懲制度,督促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在使用和配置國有資產的過程中消除違規操作的現象,嚴格按照規范的流程使用國有資產。加強制度建設,要求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落實日常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提高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成效。針對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活動是必不可少的,行政事業單位可定期組織和開展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相關培訓,邀請行業內的專家組織和開展培訓講座、專題會議、研討會等,培養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層人員的國有資產管理意識,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新方式方法、核心思路的了解與掌握,更進一步地將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協同作用發揮出來,共同提高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嚴厲打擊忽視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現象與問題,提升人員的自身意識,改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問題[3]。
目前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中,缺少相應的制度支持,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制度建設的步伐,建立起完善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制度,對貪污腐敗的現象提高管控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結合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問題,對于當前的工作現狀進行改善,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措施,提高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結合實際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現狀分析,制定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國有資產管理條例,應用到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中,積極響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結合資產的請購、驗收、配置和資產調配等各個不同的環節,建立起完善的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和流程,提高流程規范性、可行性,將現階段存在的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問題最大限度地改善。落實責任制,明確人員的職責分工,督促人員重視國有資產的運營管理工作,結合宣傳教育使國有資產管理人員樹立起法治觀念,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在完善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制度下,提高工作水平,結合考察、清查等制度,約束人員的工作規范性,避免發生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工作中人員互相推諉責任的現象。結合閑置的國有資產,要做到精細化的管理,不斷完善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為行政事業單位各人員行為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據[4]。
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各項條例能夠落實到位,需要加強對資產的核算和監管工作的力度。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人員要將自身的職能優勢發揮出來,不斷地提高工作水平,清查現有的資產,通過嚴格的審查,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資金流動取證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規范入賬,為后續的核算監管提供依據。當出現了不合理的資金流動時,需要徹底清查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問題,結合相關的規章制度內容,以賞罰分明為原則,處理不按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辦事的人員,營造良好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環境,強化人員的資產管理處置意識。對于預算管理工作,管理人員要改進其中存在的不足問題,消除資產采購工作中的不合理現象,在日常工作中落實預算管理,全面貫穿預算和監管工作。通過定期組織和開展突擊檢查等活動,深入調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工作現狀,保證有效的監管工作能夠落實到實際的資產管控工作中。以常態化的檢查為目標,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結合國有資產占有和專項審計工作,檢查當前在國有資產運營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問題,進行相應的改進和處理。在嚴密的資產核算、資產監管工作中,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嚴格控制國有資產的信息登記、信息入庫,掌握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5]。
綜上所述,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中,要結合國有資產運營管理的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問題,制定可行的解決措施,提高對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知。改變傳統的資產管理理念,適應新時代發展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更高要求,致力于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和穩定運行,為民眾提供有力的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