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存喜 魯仕翩 陳海東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自2015年以來,中國短兵在廣州健公書院得到了一定的復興和發展。至今已進行超十次以上的規則研討會,舉辦了規模從幾十人到近百人不等的短兵觀摩交流比賽若干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可以看出中國短兵在健公書院形成的初具完備的技術體系就有了一定的借鑒價值。又加之在健公書院進行了一定時間的短兵運動的學習和實踐,因而對中國短兵有了初步的認識。此次將中國短兵中的十個基本步法的練習內容和訓練方式進行介紹并對其實戰用法進行說明。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同時希望更多的短兵愛好者能參與短兵運動中來,共同推動短兵運動的發展。
步法是短兵技術中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也是中國短兵技術應用的基礎。對于步法的重要性,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拳經》曾表述為:“腳法輕固,進退得宜”。同樣,李小龍也說過:“搏斗是移動的藝術。”還有大家熟悉的穆罕默德·阿里,他在場上的精湛技藝令人嘆服,有人形容他的出拳,像蜜蜂刺人一樣的犀利,而他腳下的步法,又像飛舞的蝴蝶一樣輕盈、靈活。他也獲得了自己唯一的一枚奧運會金牌。而他獨創的步法,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蝴蝶步。[2]之所以說它重要,是因為它在配合攻防動作的同時能對敵我雙方之間的距離進行調控從而創造有利時間和空間。因此,習練者應該嚴格按照短兵步法中的規范性、整體性、協調性、靈敏性等的技術要點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應用短兵基礎步法。
中國短兵包括上步、退步、左移步、右移步、左交叉步、右交叉步、前墊步、后墊步、蓋步和插步這十個基本步法。下面對基本步法的具體練習方法進行介紹。在介紹過程中都是以正架進行說明,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練習基礎步法之前都需要有預備動作。預備式的具體練習要求為:首先,練習者呈立正姿勢站立,兩腳站在直線的兩側,直線寬度約1到2厘米,隨之左手持握貼近短兵護手盤下面的兵身位置,使左拳拳心貼緊左側腰間,兵尖朝地面傾斜45度。其次,以鎖握式為例,右手大拇指鎖扣食指第一指處,并用虎口貼近護手盤,其余三指緊握兵柄,順勢將短兵從腰間抽出完成一個從腰間到頭上方再到胸前的弧線的動作。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完成的同時也要保證腳步動作的配合完成。腳法具體要求為前腳向前邁步并使腳尖朝向正前方,后腳腳尖向外斜45度并使后腳跟微微抬起,兩腳之間的距離大約兩腳長,重心在兩腳之間,目視前方,并使得短兵與手腕的夾角為135度劍尖的高度與鼻尖高度一致,后手自然展開。特別注意預備動作中有兩種持握短兵的方式:一種是開握式,一種是鎖握式。鎖握式已經在上文進行說明。接下來主要看一下開握式的做法,開握式要求右手拇指打開并用指尖頂住護手盤,其余四指并攏緊握兵柄。開握式的優勢在于更好的進行刺、挑等技法的應用。[3]
基礎步法中上步和退步、前墊步和后墊步與蓋步和插步都是前后運動路線的步法,左移步和右移步、左交叉步和右交叉步都為左右運動路線的步法。下面對其進行逐一介紹。
前后運動的基本步法包括上步和退步、前墊步和后墊步與蓋步和插步這三組動作,上步的具體做法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前腳向前邁一小步的同時,后腳向前蹬地,最后成預備式的動作,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便于下一個動作的進行。退步的具體做法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后腳向后撤一小步的同時,前腳向后蹬地,最后還原成預備姿勢。前墊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后腳向前蹬地向前墊步,同時前腳向前上步,最后成預備動作。后墊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前腳向后蹬地向后墊步,同時后腳向后退步,最后成預備動作。蓋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后腳蹬地向前腳前方約一腳的位置上步,隨之后腳向前上步,最后成預備動作。插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前腳蹬地向后腳后方約一腳的位置退步,隨之前腳向后退步,最后成預備動作。
左右運動的基本步法包括左移步和右移步、左交叉步和右交叉步這兩組動作,下面進行對其進行逐一介紹。左移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后腳向左平移一小步的同時,前腳隨之向左,重心保持在兩腳之間,最后成預備姿勢。右移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前腳向右平移一小步的同時,后腳隨之向右,重心保持在兩腳之間,最后成預備姿勢。左交叉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前腳向左交叉的同時,后腳隨之向左,重心保持在兩腳之間,最后成預備姿勢。右交叉步是在預備式的基礎上,后腳向右交叉的同時,后腳隨之向右,重心保持在兩腳之間,最后成預備姿勢。
可以看出,短兵基本步法基本都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的運動路線。這些基本步法的掌握需要通過科學與合理的訓練方法來實現。對于短兵基本步法的訓練,筆者深受馬廉禎教授在講述通備十二打手訓練過程中四個階段的影響。這四個階段是由規范、效率、節奏、到最后的風格的過程。這對短兵基本步法訓練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總體來說短兵基本步法訓練應該遵循動作的準確規范、到流暢通順再到最后節奏明晰化。首先,要重視短兵基本步法的規范性。練習者需要按照短兵基本步法的要領進行學習,逐步使動作規范化。其次,要在規范的基礎上使動作變得流暢通順。最后,要形成強烈的節奏感。這種節奏感是通過短兵實戰的方式建立起來的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
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對于短兵基本步法的練習是尤為重要的。馬賢達老師認為步法技能,尤以兩腿、兩足和踝腕關系緊密相關,可以通過跳繩、短距離跑、負重半深蹲的訓練手段使短兵步法得到提升。[4]通過跳繩可以有效增加兩腳和踝腕的力量和靈活性。一般將時間控制到10到20分鐘就可以有效提升耐力,一般進行三到四組,每組三分鐘200次的跳繩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兩腿、兩足和踝腕的速度、力量以及靈活性。短距離跑提升兩腿速度和力量的有效手段,但是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充分熱身并選擇相對平整和柔軟的場地進行以防膝蓋損傷。負重半深蹲的具體練習要求身體直立,挺胸收腹,頸后或胸上負杠鈴做,可做各種角度的下蹲或半蹲起立練習,也可采用各種站距的蹲起練習,共重復5~8次。[5]這將更好地提升腿部力量。當然,隨著訓練技術和水平的不斷提升,出現更為科學高效的方法提升兩腿、兩足和踝腕的力量、速度及靈活等基本要求。軟梯訓練是一種更為高效提升腿部速度、耐力、靈活、協調的方法。根據采用軟梯訓練進行實驗,對照組均采用傳統靈敏素質和步法移動的訓練方法進行實驗。實驗組步法移動測試結果與對照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于靈敏素質和步法移動能力較差的青少年兒童,軟梯訓練和傳統的靈敏素質和步法移動訓練方法都能起到顯著的訓練效果。[6]又比如,針對基本步法的核心訓練,訓練的重點肌群力量和本體感受能力,使運動員所具備的環節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從而為專項技術動作水平的提高和改進神經肌肉系統的功能提供最大化的支持。[7]先進、科學的方法需要被挖掘和嘗試來為短兵基本步法訓練服務,這是需要進一步深入的問題。
總之,短兵基本步法需要通過合理、高效的訓練方式進行鞏固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繼承先賢留下實用、高效的訓練方式,同時也要吸收現代體育中的科學訓練方式。在此過程中,不斷借鑒和吸收其他體育項目的訓練方式。比如,擊劍的步法訓練、歐洲劍的使用方法等等,最終吸收各家之長,融通兼備,從而更好的推動短兵運動的發展。
一方面,要通過步法來創造適合實戰過程中的距離。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安全距離、警戒距離和危險距離三種。當雙方兵尖大于30厘米就是安全距離,此時可以放松,適當進行休整。雙方兵尖等于30厘米就是警戒距離,這時可攻可守。當雙方兵尖小于30厘米就是危險距離,因為危險距離可以選擇進攻也可以選擇防守,因此應該保持高度緊張的狀態。通過把控短兵距離感可以合理分配體能,調控節奏,制造時機,從而使距離在短兵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的步法的移動獲得對抗中的主動權。在實戰中想獲得進攻中的主動權就需要充分的利用步法的移動。戚繼光在《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提到:“一霎步隨機應變,左右腿沖敵連珠,恁伊勢固手風雷,怎當我閃驚巧取”。先有閃驚,后有巧取。戚繼光《拳經》的內容。以通天炮為例,通天炮是通過身體的突然擰轉來改變敵我之間的空間關系,從而獲得有利的進攻空間,從將全身之力通過腳下的擰轉將力量從腳掌、膝、胯、腰、大臂、小臂、拳峰依此傳遞,最終使得通過擰轉所獲得的力量得到有效的發揮。在敵我雙方進行短兵對抗的過程中,敵方的進攻被我方的一個躲閃避開,閃躲的目的在于為進攻創造有利的時間和空間從而達到閃驚巧取的效果。閃躲是實現巧取的前提條件,這個閃要顯得驚巧、精妙就是需要不斷強化的內容。在短兵對抗中,便是通過閃身主動避開對手的進攻,而后在對手的空擋位置給予反擊。馬明達教授將這種通過自身躲閃的防守方式稱為主動防守,這往往也是首要選擇的防守方式。這種防守最大的優勢在于使自己在競技過程中處于主動狀態。閃的幅度和距離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如果閃的空間太大,就無法進行反擊,甚至被對手再次進攻。如果能將閃的距離把握的恰當好處,就能將對手鎖定在自己的攻擊范圍內,再通過熟練和輕巧的劈或刺進攻動作,就能在躲閃進攻中成功應用到“閃驚巧取”的戰術思想。短兵基本步法的使用對于直接進攻和間接進攻的啟用是相得益彰的。向前的步法可以用于直接進攻,在實戰中抓住時機后往往可以達到后發先制的技擊效果,這種效果的實現需要步法的快速、敏捷。關于間接進攻,李小龍先生提出漸進間接進攻(簡稱IPA),第一個動作(佯攻)要長且深,從而誘使對方閃避。第二個動作要迅速果斷,也就是先長后短。[8]這對前進步法的速度和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兵基本步法的穩固和輕便是實現漸進間接進攻的關鍵條件,這需要習練者用心練習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巧和智慧。
總之,短兵基本步法在實戰中的作用主要在于配合攻防動作的同時能對敵我雙方之間的距離進行調控從而創造有利時間和空間。在充分掌握短兵基本步法后需要通過實戰來檢驗基本步法的應用。在實戰的過程中要重視基本步法在距離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好步法為自己把握主動權創造時機,從而獲得對抗中的優勢和樂趣。
中國短兵運動的基本步法是短兵技術中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練習者需要將基本步法作為基礎的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和琢磨,才能逐步深入短兵基本步法的妙用。短兵的基本步法要避免過于單調的訓練方式從而采用多元的訓練手段才能更好地調動短兵練習者的熱情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