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承湘宇
1.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要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然而,加強教師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任務之一。師德師風是教師隊伍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具備“四有”之“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是黨和國家強基固本、凝魂聚氣育人工程的主力。教師黨員作為教師隊伍的先進代表,需因勢而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1]。
2.堅定理想信念,落實立德樹人。教師黨員肩負教書育人任務的同時,還需保持黨員的先進性,自我革命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首要行動,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教師黨員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引,是教師黨員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精神支撐和內在動力?!抖Y記》有云:“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苯處煹陌駱邮痉蹲饔茫瑹o形中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就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面鏡子,教師黨員要提升自我道德層次、注意自身言行舉止,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3.堅定理想信念,方能履責于行。教師黨員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潛心研究者,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將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學生的個人理想相融合;教師黨員要做好理想信念的堅定傳播者,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理想信念的深刻內涵,內化和穩固理想信念;教師黨員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踏實踐行者,充分發揮其自身教育學生與管理學生雙重身份的作用,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1.回望歷史路,砥礪勇前行。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俄國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大地迎來了新希望、新方向和新選擇。從第一部黨的綱領制定到開辟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從新中國成立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從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到大力建設社會主義,從改革開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每一步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仡欀袊伯a黨黨史,中國共產黨屢屢經受挫折與磨難,卻始終沒有被打垮,其根本原因是有無數共產黨人懷抱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2]。
2.以黨史磨礪,以黨史鑄魂。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全黨同志做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以昂首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時刻牢記教師黨員應以服務學生為中心,以高度的責任感,顧大局、講奉獻,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讓黨的理論滋養初心,讓黨的使命愈加明晰,應用好歷史這支“清醒劑”,促使教師黨員頭腦更清晰,行動更有力,理想信念更堅定,努力為教育教學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3]。
1.新時代新需求,信念弱化現象存在。新時代教師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需求產生新變化,雖然在教師黨員中開展了一些有關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但在教育供給與實際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在新媒體和自媒體盛行的大環境下,教師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加上對新媒體的理性認知還不夠,容易被社會上消極的文化思潮所牽引,導致部分教師迷失自我,理想信念不堅定,價值觀出現偏頗,十分不利于教師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2.新時代新挑戰,理論學習有難度。我們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為“十四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黨和國家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高校教師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內容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關理論制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以及黨的領導下有關教育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國家國情和黨的革命、建設、歷史經驗等。但是,其相關理論知識都具有十分嚴密的邏輯性,學習中想要貼近時代、更好地消化存在一定的難度。
3.新時代新視野,體系建設急需創新。新時代教師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缺少科學化、規范化的模式。教師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機制建設、平臺載體建設、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急需創新提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對教師責任機制缺乏明確的規定,表面上各部門都在參與相關工作,但并未形成合力,都是“零碎化”的模式。對教師的考核而言,重硬指標缺軟指標的考核,監督考核體系機制的建設還不完善,教師黨員由于擔心影響教學進度和科研工作,大多的精力都在追求短期的教學或科研成果,對理想信念的學習缺少動力。
1.黨史領學,以育人為驅動,提升教師黨員理想信念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和事業繼續向前推進的必修課”。學習黨史能更好地幫助黨員教師吸收和傳承黨的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學懂弄通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提高自身干事創業的本領,深化對學生成長的規律、教書育人的規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的認識。高校教師黨員應在“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進一步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履行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和創新精神,立足自身平凡的崗位,創造不平凡的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黨史導學,以文化為載體,推動教師黨員理想信念開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新時代堅定黨員教師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黨組織建設,推進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領悟初心使命、發揚優良傳統、凝聚思想共識的重要途徑。黨員教師全方面地了解黨史是弘揚愛國主義文化,培育正確的歷史觀,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推動理想信念教育開展的載體。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營養劑”,回顧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最后到強起來的歷程。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任務,以文化為載體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物在高校教師中的覆蓋率,增強新時代新思想的學習開展與考評,建立學習型、創新型教師黨員隊伍。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敢于創新思維,推進我國文化建設實現“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標要求[4]。
3.黨史促學,以實效為標準,創新教師黨員理想信念體系建設。教師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體系建設可以從三方面著手:第一方面,工作體系建設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核心,從政治使命的高度加強教師黨員對理想信念教育認識,切實把理想信念工作內容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全方位,形成全員聯動的“三全育人”新格局;第二方面,內容體系建設可以從四個方面的內容入手。馬克思主義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學思想體系,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思想體系,是我們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內容[5]。理論學習要因時而進、因事而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引導教師黨員的是非價值觀判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現實內容,教師的職業特殊性要求教師必須自覺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三方面,方法體系建設要結合時代特點,要從理論與實踐入手,線上與線下入手,以新穎有趣的方式,增加理想信念教育對教師黨員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通過搭建學習平臺,開展學習研討,讓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提升教師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質量與實效;通過創新活動窗口,在黨的重要節日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社會服務活動等,讓教師黨員在實際生活中增強對理想信念的體驗;通過完善教育基地,建立黨史、校史教育文化角,增強教師黨員愛國、愛黨、愛校、愛崗的情懷,在時代脈搏中增強堅定理想信念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