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敏
(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 河南 濮陽 457000)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教學的側重點一般集中于對課本內容的講解和傳授,這與小學生而言有些知識是較難理解的,需要對其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融入,才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同時在生活實踐中也可以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知識,促進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在語文學習中讀寫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方面,通過生活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學習進步,通過生活收獲更多有價值的學習素材。
生活體驗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從語文課堂上深入地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學形式,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也需要認真地觀察其中所蘊含的語文學習素材。這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無疑都是具有促進意義的過程。一方面,學生在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人生百態,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本閱讀中的中心思想和核心情感的抒發。另一方面,學生能夠將生活中體驗到的一些豐富有趣的真實案例積累下來,成為自己在語文課堂上話題寫作的真實素材,能夠有效地豐富自身的文章,使其更加地飽滿且具有可讀性[1]。此外,學生在學習許多成語知識時,也不僅僅從語文課本中獲取,更多的是從生活實踐中學習到,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學生能夠學習到不同適用的成語和文學素材,這都是語文學習的寶貴財富。
例如,在學習新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時,課文描述了在學校中上課的情形,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學來觀察自己的學校的特點和上下課時的情景,能夠通過自身親自的生活體驗來增加閱讀的真實性和認同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踐行生活體驗教學的理念開展各種各樣豐富的語文課堂活動,通過參與活動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加接近語文知識的原始積累,給學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學習知識,滿足學生在學習中游戲,在游戲中掌握語文知識這樣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成語進行有趣的成語接龍游戲,不僅可以考察學生的成語學習和積累的能力,還能夠通過游戲學習到更多的全新成語。此外,還可以在寫作課堂上讓學生分享相關的故事,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在寫作課程之前進行良好的思路梳理。
例如,在學習“我的植物朋友”一課的習作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植物在課堂上讓學生們進行觀察,通過這種生活化的觀察學生們能夠寫出更加具有體驗感和真實性的作文,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是寫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打造語文課堂生活體驗式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真實的生活進行融合感受,還可以借助教學工具給予學生更加多樣性的情景化學習體驗,因為在一些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滿足學生實際體驗的要求,并且也不一定所有的學生都有相關的體驗經歷。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打造一個更具有貼近性的閱讀情景,能夠通過一些圖文、視頻等的配合,營造出一幅真實的體驗畫卷[2]。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課文《觀潮》時,課文描繪了作者觀錢塘江大潮的過程,詳細地描述了潮水的變化和景象。學生在閱讀這些文字內容時,如果沒有相應的生活體驗是很難產生高度的情感共鳴的,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距離。但是通過新媒體教學可以實現生活化體驗,利用收集一些錢塘江大潮漲潮的視頻,可以給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并且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者筆下的文學描述,在具有普適性的體驗教學中實現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
為了滿足語文課堂對于體驗式教學的要求,在此期間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能力,就需要將語文教學的過程與學生生活進行緊密的融合和連接,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觀察習慣,能夠從日常的實踐活動中獲取更多與課堂有關的內容。此外,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從自身的體驗出發,無論是在閱讀還是寫作中,都能夠表現出自己真實情感,并且能夠從中挖掘到文學價值,這對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和文學修養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生活體驗式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育而言,既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能夠給學生營造出一個真實、生動的課堂氛圍,也是一種具有實踐教學精神的課程模式探索,能夠時學生自身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