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雯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第三小學 江西 上饒 334000)
小學生正在處于身心發展中,心智正在處于建設當中,在這個重要的成長過程涉及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可以讓小學生對語言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不只是僅僅的用來交流,還有諸多其他重要意義。在這個重要的過程中,教學不僅僅是重點,重點還應該是在教學過后的作業布置,正確的作業布置可以讓學生在教學過后有效的進行復習,對教學的內容有正確有效的回憶,達到更加高效的學習效果。現如今的小學英語作業布置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傳統的作業模式太過單一,學生缺少學習興趣,教師對作業的評價更是過于單一,優良差,意義不大,用處很小,基本不能夠讓學生的作業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幫助,某些小學生本身在學習中就不是很積極,加上教師的監督不足,最后導致這部分小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低下。本文主要討論了幾個關于布置作業的關鍵點,注意到這些問題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
現如今的一線教學中,傳統布置的作業往往會讓小學生學習到很晚,經常完成語數外作業之后已經是十一點甚至十二點,這種現象在小學高年級體現的愈發明顯,這對小學生的生理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小學生本身就處于身體發展階段,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夠讓課后作業作為課業負擔壓力耽誤小學生的身體發育,超量的作業不僅能讓小學生有課業負擔壓力,并且還達不到教師教學的目標。教師應該轉變由教師主觀布置作業的意思,要重視學生為主體進行作業布置。例如在《happy new year》學習當中一般的傳統教學模式都是布置都是課文和單詞的翻譯和抄寫,這樣的效率低下,只能讓學生明白課文是什么意思,不會應用所學內容,沒有切實掌握教學重點內容。很多學生側重于完成紙面任務,只是簡單的抄寫,機械的抄寫,沒有用頭腦去記憶,缺少對英語單詞和重點短語的背誦等等。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綜合起來作業太多,語文和數學科目的作業太多,這時候教師應該詢問學生其他學科作業是否量太大,要根據學生可以完成作業的量去布置作業的量,在學生可以完成的范疇內進行作業設計,才能有效的保證作業的有效性和質量。如果其他作業過多,教師應該適當刪減英語作業,為了保證寫作業能夠達到寫作業的目的,將側重點放在一個點上,比如說抄寫記憶單詞和翻譯課文句子就應該有所取舍,選擇一個點,否則兩個都布置,最后導致兩個作業側重點都達不到預期效果,沒有任何意義,鼓勵學生完成一個種類的任務,起碼可以保證學生能夠有效的完成作業。科學設計作業要求教師要放棄主觀意識太強的作業布置思想,要多多的詢問學生,聽從學生的意見,在合理的范疇內讓學生選擇翻譯作業或者是抄寫作業,最后提升英語作業的質量。
傳統的作業模式需要進行創新改善,將作業的形式多樣化,不要一直是布置抄寫翻譯類的作業。例如在《colours》課文的教學中如果要布置傳統形式的作業,那就是抄寫各種顏色的單詞。教師應該抓住課文特殊的內容,按照學生的喜好,將作業進行合理的設置,例如說教師可以分發一些各種顏色的紙張,讓學生在紙張上書寫紙張的顏色,或者是聯系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說學習紅色,蘋果就有紅色的,讓學生將“red apple” 寫在紅色的紙張上,這樣就進行了有效的作業創新,還能聯系其他的英語知識。教師還可以將作業形式變成朗讀形式,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家長幫助學生錄制英語朗誦的作業,通過微信的形式發語音或者用手機的錄音機功能錄制,最后家長發給老師,老師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播放學生前一天錄制的作業,學生的興趣會提高不少,這種作業形式創新的情況下可以落實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避免了海量作業以至于最后使作業變成形式而無實質內容。多樣的作業形式要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根據合適的實際情況布置相應的作業,做到以學生為主,注重作業的有效性,讓學生切實的參與到作業當中,最終提升作業的質量。
學生交完作業,并不是萬事大吉,最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教師批改作業。批改作業中要注重作業評價,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簡單的紙面檢查和優良差的評價,缺少實質性有效性的評價。從多維度上考慮更是缺少了對英語口頭和背誦的檢查,讓學生有“漏網之魚”的存在。在作業的檢查中要教師要將學生的問題指出來,用詳細的語言描述問題,必要時還要找學生談話。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抽出三五分鐘時間來進行上一天的作業評價,教師要歸類評價學生的作業,針對完成的好的學生評價,進行鼓勵,標榜,完成的差的學生這是適當的批評與鼓勵。對于背誦和朗誦,教師則可以設置作業檢查小組,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組內設置優秀的學生作為小組長,然后組內學生互相檢查,這樣的效率非常高,教師也要在組內進行抽查,不能全權放給小組,這樣讓學生也能感覺到教師對作業完成情況的重視。查閱作業和評價是小學英語作業有效完成的保證,教師一定要重視起來。
保證小學英語作業的有效性,要以學生為主體,以當天的教學內容為基礎,進行科學的作業設計,量不可以很大,形式也要多樣創新,最后教師要注重作業的審閱批改,綜合這些重點注意才能有效的將作業達到想要的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