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宇鵬 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教育行業也不例外。而在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以來,為教學活動帶來較多可能。而與其他科目相比較,體育教育較為滯緩,所以教學改革不徹底,就無法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也無法使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因此,教師需將相關意識、觀念樹立起來,需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教學改革。
通過調查發現,多數高中院校的田徑教學效率與理想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表現為: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其根本原因為:教師將重點放在了考核上,認為學生考核過關就可以了。但設立田徑教學的目的并不只是對學生進行考核,而是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人才。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對教學活動喪失熱情,使教學活動受到直接影響。
教學模式是否先進可直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影響。通過調查發現,雖然素質教育已進行多年,但教師并未將教學模式的創新重視起來。具體原因為:田徑教學不屬于主科,且考核不是很嚴厲,可以突擊完成。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并未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具體表現為,在教學活動中直接讓學生進行田徑比賽,很少介紹相關器材、設施[1]。
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是教育部門明確提出的任務。而其中的體指的是身體素質。在各科中,只有體育可以強健學生的身體,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教師理應將體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但體育教學在高考中占據分值不高,且其可通過突擊練習取得好成績,所以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將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希望自己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身體素質受到了影響,無法全面、健康地成長。
學生應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對知識進行探究。體育教學雖與其他科目存在較大差異,但這一點應當是不變的。而通過調查發現,田徑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占比不高,且體育在高考中的分數不高,所以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對自己考上大學沒有幫助,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此外,田徑運動較為枯燥,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無法發現田徑教學的魅力,不愿參與到教學活動中[2]。
課程銜接質量可直接對教學活動效率、質量造成影響。而部分學校存在課程銜接質量較差的問題,使教學效率、質量直接受到了影響。具體表現為: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銜接質量較差。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水平較低,不明白初中田徑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高中田徑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常會出現教師將初中教學當作重點的問題。而這種教學活動會對教學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同時,學生學習和以往相似的知識時,興趣不高、積極性不強,教學質量受到了直接影響。部分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于田徑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應當與教學內容相銜接,而多數教師未將其重視起來,導致教學內容出現了嚴重脫節,教學資源受到直接影響。
體育教學也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之所以一直沒有被取消,是因為其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所以,教師不能因為體育在高考中的分值占比較小便將其忽視[3]。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將田徑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如此,才可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才可幫助學生將終身體育的意識樹立起來。首先,學校需要明確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教研會、培訓工作使教師將田徑教學重視起來。其次,教師需明確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是形勢所趨,也是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性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師需將信息技術的運用重視起來。再次,教師需明確健康的身體是學生積極面對高考、考上理想大學的前提。最后,教師需明確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學習情況設計教學活動。如此,才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才可讓學生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眾所周知,學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究,即便在教學活動中遇到問題,也會迎難而上。雖然田徑教學與其他科目存在較大差異,但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教學活動中學習到知識,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力。雖然高中生已經有了豐富的學習經驗,且在長時間的學習中掌握了相關知識,但田徑教學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想要解決學生積極性不高、興趣不高的問題,教師就需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興趣愛好,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喜歡玩游戲,所以教師可將田徑教學與游戲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教師可將警察抓小偷的游戲引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為警察,一組為小偷。分好組后,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游戲規則。多媒體設備具有圖文聲結合的特點,所以可以使學生快速了解游戲規則,并基于游戲規則完成田徑訓練。此外,教師可借助獎懲機制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誰可以獲得勝利便可獲得相應的獎勵,輸掉比賽的人需按照勝利者的要求做一件事。如此,原本枯燥乏味的田徑教學便可以生動、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現于學生面前,便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多媒體技術的引入雖可為教學活動帶來新的可能,但學生畢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強;有的學生的綜合素質較差。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未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了統一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實現了無差別對待,但部分學生“吃不消”,部分學生“吃不飽”。因此,教師需將分層教學重視起來[4]。
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根據田徑教學的特點制作微課視頻。因為微課視頻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錄制微課視頻實現因材施教。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傳輸微課視頻,使學生直觀看到知識、體驗知識。而在實踐中發現,微課視頻的應用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可以確保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但在錄制微課視頻時,教師需做到圍繞重難點知識進行。因為田徑教學中存在較多重難點,只有對相關知識進行教授,才可幫助學生了解重難點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需要對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確保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知識、掌握知識。而在觀看微課視頻時,學生可以隨時暫停、返回,即便第一遍觀看微課視頻時無法理解知識,也可通過重復觀看解決重難點。如此,便可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教師可將相關教學平臺利用起來,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為知識講解提供便利。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校園網利用起來,在校園網中上傳相關視頻讓學生觀看,并利用課后時間進行實踐。借助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對田徑教學產生興趣,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教學情境的創設可將學生帶入真實環境中,并在相關環境下探究知識、學習知識。而學生對趣味性內容感興趣,所以教師需將趣味情境教學法利用起來。但想要使趣味情境教學法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出最大效用,教師就需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進行了解,并通過分析、探究找到最佳的方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感受到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可以不斷豐富自身視野。同時,在實踐中發現,趣味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在進行“快速跑”的教學時,教師便可采用趣味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因為傳統的教學活動較為枯燥,雖然可以勉強完成教學任務,但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時,教師可將信息技術運用起來,通過呈現電視劇片段、相關圖片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教師可以將《士兵突擊》的片段呈現于學生面前。在看到這樣的視頻后,學生可對軍人產生敬佩之情。此時,教師可告訴學生自己有一個方法,可使學生成為“軍人”。聽到這樣的話語后,學生可呈現興致勃勃的狀態,主動詢問教師接下來的環節是什么。隨后,教師可將準備好的編號分發下去,借助編號分發這種方式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好小組后,教師可將一張紙撕成三份,一份上寫100m,一份上寫200m,一份上寫500m。寫完之后,教師可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以抽簽的方式確定跑步距離。而在教學活動中,很有可能出現兩個小組抽到同一個距離的問題,所以教師可以讓這兩個小組進行比賽。如此,便可實現教學情境的創設,便可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很多學生認為,田徑訓練是枯燥的、乏味的,所以只讓學生進行田徑訓練的話,學生無法對田徑活動產生興趣,教學實效性可因此受到影響。而在實踐中發現,輔助訓練項目的設計可解決這一問題。具體而言,輔助訓練項目的設計可以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以使學生的疲憊感、疲勞感減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壓腿、原地高抬腿、拉伸等。但在設立輔助訓練項目時,教師需將節奏、規律放在重要位置,需要考慮到學校的實際情況。倘若學校的場地有限,教師需要采用手心手背、抽簽等方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同時,教師需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因為體育運動皆有危險性,而教師有責任與義務為學生的身心安全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對輔助訓練項目進行合理搭配,并在講解動作要領時將安全提醒做好,避免學生在運動中出現逞能現象,明明身體能量消耗過度也還堅持運動。此外,教師需明確,短跑對學生的能力、素質有著較高要求,所以在短跑訓練中,需基于此開展輔助練習,使學生的反應能力、起跑速度得到提高。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做到分組訓練。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可為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提供便利,可使教學活動呈現多樣化、趣味化特征,可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性,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便利。但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時,教師需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改革的目標、課堂內容。如此,才可將田徑教學的質量提高。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明確田徑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教師需采用有效手段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實現分層教學,做到因材施教;教師需采用趣味情境教學法,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寬;教師需對輔助訓練項目進行設計,增加田徑運動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