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琴
(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拉斯特鄉寄宿制學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課堂是老師與學生相處的地方,透過老師這扇窗看世界,有時老師迸發耀眼的采擷學生靜默;有時老師點評學生或亢奮或掃興;有時老師汩汩滲透學生猶疑探察;有時老師期待而學生答非所問……多彩且嚴謹的氛圍,孩子游在其間,學在期間,教學貴在習得。學有所用,更能激發孩子的內在需要。一展身手,點評、鼓勵;指導理解賞析,及時內化知識技能,有效地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同學互評中的欣賞,是孩子心尖尖的熒光,跳蕩喜悅令學生愈發著迷這份感覺。可是,行為容易改變,偏離初衷丟開之前的事情,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吸引,比如:踢球、剪紙、看手機……精力和時間不能合理安排,顧此失彼。
具有生命意義上的平等、更接近教育平等的本質。
課堂輕松愉快,這份興致需要向課外延伸,然而,課外時間孩子們習慣的農村生活環境,有很多因素,贏得他們的時間。時間受阻隔,一旦成為老師難以跨越的溝壑,孩子的主動性也難培養,積極性也會下降。
學生課內或課外表現穩定,既能在安靜中感受聽課的樂趣,也能夠在做事中保持這份心情,得益于培育者心靈深處有香氣,這種現象,如種子之于發芽。若土壤適宜發芽,具備潮濕的條件就夠;種子的生命活力,長出瘦弱的主干,這是教學藝術與實際操練相分離的結果。強有力的扦插很必要,有時松軟的土壤里慢慢發芽也需要,任由孩子的心靈飛翔,才能在得閑暇時惦記這份快樂。
當學習沒有任務的壓力,這對孩子而言,教育才具有生命意義上的平等,更接近教育平等的本質。
在每一個化零為整的契機里,起初的培養是很必要的,例如:邊搓變形膠邊聽課,邊吹口哨邊寫字,聽課時總對一些事著迷戀戀不舍;寫字時,總喜歡把本子扯歪了寫,甚至把本子轉到離正向90度寫;象征性完成作業;津津有味地沉迷一些事情,把學習拋到腦后。
每一個有進步的表現,都有一個階段痛苦地堅持的過程。擠時間,如早自習、課間、不受硬性指定等情況,這需要校方支持,其他任課老師配合,這時候如果有老師占用自己安排部署的時間,行為銜接受打斷是必然的,學生自己有興趣或自我覺悟、自我管理是唯一能取得效果的。對一個班級而言,需要培養一個共同的習慣。改變浪費大量的時間現象,做事拖拉的等。喜歡而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去做事,念念不忘去做事,比動員家長的支持有意義,因為主動性的成長,是獨立個體自律的表現,這個過程漫長,但值得去探索,值得期待。它以生命愉悅為特征而培育人。
語文學習,通過賞析人物品質,學生既獲得享受也受到品質的陶冶,優化自己的思想,初步具有文學的審美情趣,有這樣的意識,孩子就有了自我覺悟,我們應當教他做事有速度的方法安排適合的內容,讓孩子樂于去做,趣猶未盡地專研,成為方興未艾的生活經歷。這種追求美好事物,強烈渴望揭開心中謎團的情感,形成上進心。
課堂是個有趣,有料的地方,對不會分配時間的孩子來說,對各學科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都是挑戰,顧此失彼,學生信馬由韁,對新鮮事物的體驗、對難以抵擋的威懾力,終抵不過時日里自己心中的趣,習慣在家沒有約束力時,行為隨性有很長的一個過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良好學習習慣。任知識靜靜地流過心間,行為無序,老師組織與要求總不得心應手。這多方面學習不協調現象,語文教材育人的功能性著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通過解讀父母的愛,解讀人物的內心豐富的情感變化,學生思想境界第一次有了根基,思維品質的提升,最終幫助學生改變無序狀態,變自律自主。
語文課堂設計以嚴謹寬厚的風格,以對學生的了解為基礎,找準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點,緊扣目標設計一個接一個的環節。點撥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的訓練,助推學生的支架,合力指向形成語言表達,提升思維品質。
首先,課堂上建立學生良好的互動習慣。
1.合作學習有興趣。
2.欣賞點評有信心。
3.學生分享有快樂。
4.總結點評有方法。
其次,以扶為主的教法。
1.由淺入深搭建支架。如:認讀生詞之后聽寫;范文示例之后習作。
2.總結概括一類的問題,提供關鍵詞或關鍵短語,降低句子表達難度。
再次,居家作業完成基礎知識題、搜索資料等,學生整體表現滿意后逐漸加大要求。
如:訓練閱讀理解,幫助學生先理解重點信息,之后完成練習。
又如:訓練仿句仿段,引領學生先分析句段形式特點,對出色表達范讀贊賞。
自主完成看拼音寫詞語、組詞、縮句等有能力解決的題。
最后,個人表現,量化表格促堅持。
1.實踐分類:超前完成、即時完成、延遲完成。
2.具體分:摘抄、背誦、聽寫、分享課外所得。
以多種方式去培養人,發掘學的價值,發展學生的個性,彰顯人性的完美和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讓每個學生在成長中發展、生成、創新和飛揚。學習是心靈的成長,而不只是在形式上有一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