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彥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宋疃鎮軍王小學 安徽 淮北 235000)
約翰遜曾說過:“為了寫作,一個作家的絕大部分時間是花在閱讀上;一個人要翻遍半個圖書館才能寫成一本書。”由此可見閱讀對于寫作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是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的。因此我們要在學生的小學階段讓學生掌握閱讀和寫作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從小就有一個堅定的讀寫基礎。
閱讀的收獲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精彩的故事情節的了解上,背后的是作者凝練的文字,對于作者所描寫的優秀的句子和段落,需要讓學生加深學習的印象。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往往對于文字沒有那么深的感悟能力。但是對于較為優秀的作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摘抄,讓學生準備一個專門累積素材的摘抄本。通過對優秀的文字的積累讓學生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同時為自己的作為積累足夠的素材。
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0課所學習的課文是《美麗的小興安嶺》。文章對于小興安嶺的四季進行了描寫。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讓讀者對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感同身受。如此優美的詞句對于小學生而言正是那種可以理解的,但是通過自己現有的文學水平寫不出來的文章。如此文章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對內容進行摘抄,同時讓學生可以自行去找一些關于四季的描寫進行摘抄。讓每一個學生都養成有摘抄的習慣,除了課本中的內容之外。課本總有被抄完的一天,屆時學生只能通過拓展課外閱讀進行摘抄。使學生積累相關素材之外可以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讓自己接受更廣的文學天地。
隨筆練習相較于完整作文寫作來講比較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作為日常練習,在課本中往往會學習到很多的和生活身邊有關的情節,天氣等等。課本中的內容也是圍繞生活中而來的,讓學生適當的和課文作者描寫同樣或相似的情節,在結合原文對自己的啟發,自行進行模仿寫作。對學生的習作也能夠有很大的提升[1]。
例如四年級上冊的語文學習中,我們會在第一單元第2課學習到課文《走月亮》。文章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講述了他眼中的月亮和阿媽一起在月下漫步的情景。月亮是每一個人都見過的,古今中外多少作者都通過了月亮寄托了多種多樣的情緒,以浪漫為主的情緒占據了大多數對于月亮的認識。我們見過很多次月亮,但是學生是否有嘗試過描寫月亮呢。在閱讀學習過課本后可以讓學生重點去觀察一下頭頂那一彎明月。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感去描寫一下月亮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和作者的對比,讓學生在練習中有一定的寫作思路。可以根據作者寫作的角度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隨便的去寫。隨筆練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是讓學生在通過隨筆的練習中提升對于寫作的興趣,讓學生知道寫作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在完成一個小片段的時候對學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種提升。讓學生有寫作時候的成就感。
學生在學習課本中的內容的時候往往很容易對課外的內容產生興趣,尤其是作為著名文章節選的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知道除了課本中的故事之外,文章中的人物還有其他的發展或者階段。可以很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結合自己本身的興趣,加上教師的合理引導,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拓展[2]。
例如六年級上冊語文學習的第八單元中的第24課《少年閏土》是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故鄉》中除了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形象,文章按照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的情節順序。我們學習的少年閏土主要描寫了和閏土的童年歡樂,從第一次見到閏土到和閏土分別的畫面。文章節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相信通過課本的學習學生都會對魯迅童年的小伙伴閏土產生興趣。教師可以把文章留做家庭作業,問一問學生誰知道閏土長大后是什么樣子的嗎?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結合學生對課本之外的內容的興趣,讓學生自行的去找到原文了解一下。讓學生結合課文再和原文進行對比,寫一寫閏土的成長,從小時候跟作者講很多新鮮事兒的那個少年,到長大后經歷的是什么生活。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讀一讀魯迅先生的《故鄉》。拓展自己的閱讀范圍,在閱讀的同時結合文章的實際情況,簡單的描寫一些相關感受,在鍛煉學生寫作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驗收學生閱讀成果。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成績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樂趣,學生自然而然的會去主動的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對于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要充分的融合習作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和寫作深度融合,相輔相成的共通提高。